陕西理工学院2014年研究生招生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简介

陕西考研动态
2013/9/27
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简介
(0710)
一、生物学一级学科简介
生物学是陕西理工学院长期发展的重点学科之一,生物学一级学科授权点目前在以下五个二级学科方向招生硕士研究生: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本一级学科以号称“中国最大生物基因库”和“物种分布中心”的秦巴山区的生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开展生物科学研究,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建设发展。依靠实力强劲的研究团队、先进的教学科研设备、丰硕的研究成果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已建成陕西省重点实验室1个,13115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区域科技服务平台7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名牌)专业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示范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双语示范)课程1门。
二、培养目标
研究生通过学习,系统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研究工作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阅读本学科外文文献及进行一般会话;毕业后能独立地在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及相关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指导、资源开发、教学及管理工作。
三、二级学科硕士点简介
(一)植物学(071001) 以秦巴山区及周边地区的资源植物、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开展植物资源综合研究。培养具有植物资源应用基础研究、药用植物与天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等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与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一:植物资源学 以秦巴山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以生物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开展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药用植物和特种经济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应用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二:植物生物技术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与手段,开展地道药材、秦巴山区特有植物资源和保护植物试管微体繁殖、中药指纹图谱和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
研究方向三:植物天然产物研究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与工程方法,开展资源植物品质分析,次生代谢产物提取、分离、纯化与活性成分开发利用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四:植物分子生态学 以秦巴山区特殊地理环境所孕育的独特生态环境和丰富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积极开展秦巴山区珍稀特有植物的保护生物学、传粉生物学研究,开展秦巴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及其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生物技术研究。形成以植物保护生物学研究为主的研究特色。
(二)动物学(071002) 以秦巴山区及周边地区的动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在动物生物多样性、动物资源研究与管理及动物生理生态学等方面开展研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能独立从事动物科学研究、教学与相关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一:动物生物多样性研究 应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动物地理学和保护生物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手段,研究动物分类、分布及系统发育关系,动物区系特征及形成, 及其与动物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保育策略。
研究方向二:动物资源研究与管理 以秦巴山区的动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应用动物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动物种群的分布规律、动物群落及其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动物资源状况;研究动物资源的科学管理,评价自然资源及其环境质量。
研究方向三:动物生理生态学 运用生态学、组织解剖学、生理学、现代生物技术等理论与方法,研究动物类群生态学特点与生理学特征、环境因子对动物生理机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生物活性物质的药理、毒理作用。
研究方向四:动物分子生态学 本研究方向主要开展秦巴山区珍稀特有动物生态生理学、栖息地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形成了以秦巴山区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为主的研究特色。同时,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开展陕南中药材害虫调查与研究、经济动物生态生理等方面的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三)微生物学(071005)立足秦巴山区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珍稀及食药用价值较高的微生物资源进行保育及利用研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的微生物学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一:微生物资源保育与开发研究 结合秦巴山区微生物资源丰富的特点,开展植物内生菌多样性、珍稀食药用菌保育及利用研究。
研究方向二:微生物代谢活性物质研究 以秦巴山区丰富的植物内生菌为研究对象,以生物工程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开展植物内生菌代谢活性物质研究。
(四)细胞生物学(071009)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动、植物细胞工程、逆境生理和天然维生素D类似物的开发和利用研究,培养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与相关管理工作,具有创新精神的细胞生物学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一:维生素D类药物的研发 维生素D类药物的药剂学、药理学研究,维生素D类药物分析及临床诊断试剂盒的开发和应用研究,秦巴地区天然维生素D类似物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二:植物细胞逆境适应 通过各种生理、生化及蛋白组学、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植物或农作物的抗旱、抗寒、抗盐碱等逆境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