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理学院2012硕士研究生预调剂信息(2)

浙江考研调剂
2012/3/22
070205凝聚态物理
凝聚态物理是200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点,依托浙江省重点学科和宁波市纳米材料重点实验室,设有凝聚态物理研究所。
学位点主要研究由大量粒子组成的凝聚态物质的结构间相互作用和粒子的运动规律、动力学过程以及它们与物理性质之间的联系,新型材料的设计制备。
目前学位点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近20项,科研经费250余万元,先后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
学位点现有教授4名、其中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名,副教授2名,讲师3名。学位点负责人、博士生导师诸跃进教授,在聚合物体系自组装、纳米材料、铁电薄膜、新型低成本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近年来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先后在ACS nano, Phys. Rev. B,J. Chem. Phys.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刘新才教授在磁性材料、杂铜物性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应用性成果,在国内外高水平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部分成果在企业得到应用。
学位点现有3个研究方向:(1)软凝聚态物理:聚合物体系自组装、纳米药物结构;胶体动力学;随机共振和混沌共振,蛋白马达,耦合超导结,神经网络;表面与界面系统的反应扩散动力学;(2)介观体系结构与性质:半导体量子点、碳纳米管、石墨烯等低维系统的电子结构及输运性质的研究;(3)纳米材料与器件:纳米磁性材料、磁性纳米颗粒和空心球、纳米核壳结构材料、聚合物/纳米粒子高介电常数复合薄膜、新型低成本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联系地址:宁波大学理学院
联系人:穆老师
联系电话:0574-87600794
邮编:315211
E-mail:munan@nbu.edu.cn
070207 光学
光学是200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点,依托浙江省重点学科和宁波大学优势特色学科,设有光学研究所。
学位点主要研究方向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中的量子现象,量子光学和新型光电子器件原理、设计与特性测量。
目前学位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重点培养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科研经费300余万元,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建有设备总值近400万元的实验室。
学位点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1人,讲师2人,其中博士4人。学位点负责人宋同强教授,近年来先后主持过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和2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其中30余篇被SCI录用,其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好评。目前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项,2002年获宁波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2004年获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6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四位)。梁先庭教授在量子信息与量子器件研究、化学与生物小分子量子性质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在Phys. Lett. A、Chem. Phys. Lett.与Phys. Rev. B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多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被聘为台湾成功大学客座专家。
学位点现有3个研究方向:(1)量子光学: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中的量子现象;(2)非线性光学:光学材料的非线性效应及应用;(3)超快激光生物物理学:量子生物学与超快激光测量。
联系地址:宁波大学理学院
联系人:穆老师
联系电话:0574-87600794
邮编:315211
E-mail:munan@nbu.edu.cn
★070220光电子学
光电子学是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隶属于一级学科学位点物理学,依托浙江省重点学科和宁波大学优势特色学科,设有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学位点主要研究方向为导波光学与光传感技术、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和微纳光电子学。
目前学位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项目,宁波市国际合作计划项目、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科研经费400余万元,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光电子技术方向有设备总值近400万元的实验室,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方向以宁波市光电子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具有总价值400多万的设备可用于研究和产品开发。
学位点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2人,讲师2人,其中博士7人。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周骏教授,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美国光学学会、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员。在光电子功能材料和光电子技术的应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在国际高水平杂志 Optics Letter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和Optics Express等刊物发表论文110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基金、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项目、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和宁波市国际合作计划项目等17项,2002年获第三世界科学院通讯表彰(TWAS Newsletter, Feb.2002),1999年和2005年,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各1次;2010年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次,2009年获宁波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次。2010年被宁波市委市政府授予宁波市“劳动模范”称号。
学位点现有3个研究方向:(1)导波光学与光传感技术:光纤与波导器件光传感技术及其产品开发;(2)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电子材料的合成与表征、光电子器件的设计与特性测量;(3)微纳光电子学:微纳光电子学理论、新型光子器件的原理、设计与微纳制备技术研究。
联系地址:宁波大学理学院
联系地址:宁波大学理学院
联系人:穆老师
联系电话:0574-87600794
邮编:315211
E-mail:munan@nbu.edu.cn
★070221 固体电子物理
固体电子物理是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隶属于一级学科学位点物理学,依托浙江省重点学科,主要培养既具有扎实的固体电子物理基础知识又具备在固体电子材料与固体电子器件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位点主要研究电子(或空穴)在固体材料和器件中的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固体电子材料(特别是新型固体电子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制备, 固体电子器件(尤其是新型固体电子器件)的设计、制造、测试和应用等。
目前学位点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5项,以及人才工程科研项目2项,科研经费总计354万元。本学位点团队近五年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9篇。
学位点现有教授和研究员4名(其中包括浙江省钱江特聘教授两名),副教授和副研究员4名,讲师2名。本学位点所有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学位点负责人王能平研究员是浙江省钱江特聘教授,近年来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人才工程等多个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先后在Phys. Rev. Lett., Nano Lett., Phys. Rev. A, Phys. Rev. B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浙江省钱江特聘教授潘孝胤研究员已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人才工程等多个科研项目,他在密度泛函理论的研究以及该理论在量子化学、纳米材料等方面应用的研究已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并已将其研究结果发表在Phys. Rev. Lett., Phys. Rev. A, J. Chem. Phys.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学术骨干段香梅研究员已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人才工程等多个科研项目, 近年来在Appl. Phys. Lett., Phys. Rev. B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学位点现有如下3个研究方向:
(1)低维结构材料与纳米电子器件:研究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石墨烯、以及纳米线中的电子输运性质;用分子束外延(MBE)技术制备半导体量子点,研究其光学特性,以及用DNA纳米技术来制备具有独特性能的纳米结构;研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在光的作用下,表面以及吸附于表面的分子的激发态性质。
(2)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基于第一性原理,研究氧化物光催化剂的能带调控理论,以期提高材料对可见光的响应;太阳能电池的设计和制备,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界孔膜制备技术及与之相关的基本物理化学问题、界观尺度电荷转移及其传输机制的研究,新型电解质的探索及其电子转移与传输基础研究,高效、稳定、低成本柔性电池研究以及电池组装技术。
(3)电子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新型介电材料、压电陶瓷、铁电材料的制备技术和方法,探讨各种电子功能材料的结构、性质、物理机制等基础问题,并探索其在电子材料元器件、新型传感元器件等方面的应用。
学位点主要就业方向:1) 在国内外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 到电子和微电子企业从事科研、生产、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 3)在学校或研究所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联系地址:宁波大学理学院
联系人:穆老师
联系电话:0574-87600794
邮编: 315211
E-mail:munan@nbu.edu.cn
理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更多浙江考研相关信息请点击 浙江考研网:/kaoyan/zhejiang/Index.html
如果大家需要了解宁波大学2012年考研成绩查询,2012考研分数线,考研调剂,研究生招生简章等考研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