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程大学2022年攻读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河北考研招生简章
2021/12/1
河北研招院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汇总
及时关注报考院校招生简章信息可以清楚了解目标院校学校概况、报考条件、报考日程、联系方式、学制、费用等事项。为帮助考研考生及时了解到目标院校招生简章公告信息,小编整理“河北工程大学2022年攻读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内容,了解一下~
河北工程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河北工程大学是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水利部共建高校,河北省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二层次高校,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语典故之都”邯郸市。占地4098亩的新校园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76.65万平方米,校院环境优美。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工程特色鲜明,现有工学、理学、管理学、农学、医学、文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教育学、历史学11个学科门类。学校现有教职工2379人,其中专任教师160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763人。
学校建设有3个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有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4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8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以及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学校拥有河北省唯一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授予水利工程博士学位),拥有河北省唯一的水利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机械工程等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工商管理(MBA)、土木水利、电子信息、农业等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现有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3137人。
依托津京冀协同发展机制,我校与天津大学等开展硕士研究生合作培养,在水利部综合事业局、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等大型企事业单位建有100多个研究生培养与科研基地、研究生工作站。学校先后与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与爱尔兰唐道克理工学院合作举办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作为第一主编单位,与美国阿拉斯加大学、英国朗堡大学、乌克兰国立建筑技术大学联合创办Scopus 数据库和ESCI收录期刊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一、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入学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后可以报考。国(境)外本科生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后可以报考。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提交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书面意见。学校接收的推免生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二)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代码03510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 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的各项要求。
2. 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三)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代码03510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 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的各项要求。
2. 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可报考法律(法学)专业学位。
(四)报名参加工商管理(专业代码125100)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第1、2、3、5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二、招生专业、招生计划
招生专业、招生计划及相关说明详见《河北工程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目录中所列各学院招生计划(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暂按2021年招生规模拟分配,待教育部下达计划后调整公布具体招生计划,最终招生人数以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