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高考默写背诵文言文过关检测

高中语文
2023/4/1
2023新高考默写背诵文言文过关检测一、文言文必修(10篇)
1、《论语》十二章过关检测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3)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7)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8)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9)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人而不仁,如礼何?
(2)朝闻道,夕死可矣
(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10)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11)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劝学(节选)(《荀子》)过关检测
(1)《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_________”。阐明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个常用成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的本性与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6)《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反面举例的句子是:_________。
答案
(1) 学不可以已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6)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过关检测
(1)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3)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作铺垫。
(4)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天啊!”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中有形象的描述:_________,_________。
(5)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
(6)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7)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中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离骚”者,犹离忧也
(2)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4)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5)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6)《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7)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4、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过关检测
(1)文章一开始,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首先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组比喻,从而引出了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组排比句从反面来说明问题,从而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政治意图。
答案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
5、师说(韩愈)过关检测
(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的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老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师生各有所长,可以相互学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对比,批判了当下人们不良的学习风气。
(4)《师说》中,表明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5)《师说》中,表明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6)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描述的现象一致。
答案
(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6)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6、阿房宫赋(杜牧)过关检测
(1)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并控诉秦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桥比喻为横卧在河面上的龙,使静态的桥有了动态之美。
(5)《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宫殿、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6)《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六国珍藏的玉石金鼎,被秦人搜刮来之后像土块、铁锅一样胡乱地堆积着,“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7)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5)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6)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7)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7、六国论(苏洵)过关检测
(1)“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苏洵在《六国论》一文中用作论据,把它高度浓缩为“_________,_________”11个字。
(2)《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危害良将,不能武力抗秦坚持到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8、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过关检测
(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生事”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2)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3)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9、赤壁赋(苏轼)过关检测
(1)《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气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空相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时军容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赤壁赋》中描写了客人吹洞箫的内容,开始是正面描写,写洞箫的声音呜咽、不绝如缕,接着用侧面描写“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洞箫声音的悲凉。
(6)《赤壁赋》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7)《赤壁赋》中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4)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5)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6)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7)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10、项脊轩志(归有光)过关检测
(1)在《项脊轩志》中,作者通过描写妻子当年亲手种植的枇杷树如今已长得枝繁叶茂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庭阶上时不时有小鸟前来觅食,人来了也不会被吓飞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可爱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2)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3)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二、文言文选择性必修(10篇)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过关检测
(1)文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真的子路急忙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着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3)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4)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12、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过关检测
(1)太史公写作《史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报任安书》中描写古代“圣贤”历尽磨难,始终不屈,献身著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对古代圣贤历经磨难著述丰富总体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3)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13、过秦论(上)(贾谊)过关检测
(1)《过秦论》中最能表现秦始皇统一天下,势不可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3)《过秦论》中用整句描写秦始皇据险固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言陈涉出身贫寒和地位低贱。
答案
(1)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4)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14、礼运(《礼记》)过关检测
(1)文中体现人才得到重用,社会成员间和睦相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表现人们对财富和劳动的观念都达到了一定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15、陈情表(李密)过关检测
(1)形象刻画自己幼年寂寞、孤独惨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对比说明尽孝时短,尽忠时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乌鸦反哺为喻,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现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来报答君王之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比喻手法写祖母刘氏年老病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3)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4)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5)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16、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过关检测
(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写了作者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表达了作者归心似箭的心情。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作者拄扙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4)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认为自己走入迷途还不太远的自怨自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归去来兮辞并序》表现陶渊明在回家途中,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6)《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作者在园中散步,情景交融,作者似乎已经与自然融为一体,悠然地享受涉足园子的乐趣。
(7)《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
(8)《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写作者跟乡里故人的交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9)古代诗文有许多描写自然万物欣欣向荣的名句,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10)《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现自己快然自足于隐居生活,与亲戚愉快地谈心,怡然自得地读书弹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3)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4)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5)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6)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7)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8)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9)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0)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17、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过关检测
(1)《种树郭橐驼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概括了树木的本性,也揭示了种树的要领。
(2)《种树郭橐驼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一般种树的人关心太过,什么都放不下,结果适得其反,压抑了甚至扼杀了树木的生机。
(3)《种树郭橐驼传》中,对“养人”之不善,文章先简要地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以概括,这与上文“他植者”养树管理之不善相呼应。
答案
(1)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2)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3)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18、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过关检测
(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3)《五代史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9、石钟山记(苏轼)过关检测
(1)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中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的批评。
(2)《石钟山记》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石。
答案
(1)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2)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20、登泰山记(姚鼐)过关检测
(1)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作者不言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雪,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反射的光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太阳将出时的景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天地相接的地方,有一线云层,显现出奇异的颜色,霎时间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样子。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太阳正出来,赤红得像丹砂一样,下面有晃动着的红光承托着。
答案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2)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3)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