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2014高考语文作文预测

安徽高考作文
2014/6/6
这篇2014年安徽宣城高考作文预测是零二七高考网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好好感受,勤于思考,多读多练,从中吸取精华。
【作文题目】
校园里,二人正在修剪路边冬青树,两个学生看到便议论起来。一个说,冬青树被修得整齐划一,失去了个性。一个说如不修剪,虽然有了个性,却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请从“个性与价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点击查看:2014年各省高考作文题目及满分作文欣赏
【思路点拨】
“个性”,又是一个寻常话题,一个似乎已经被我们思考过许久“咀嚼”过许久似乎已经不会有任何问题了的寻常话题!
个性嘛,不就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吗?
“张扬个性”不就是敢于“宣传自己”,勇于“推销自己”,在大厅广众之中敢于勇于“为自己喝彩”吗?
莫非我们还有什么地方没有考虑过,没有考虑周全?其实,还是古人讲得好:“泾溪石险人惊竞,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问题常常就出在这里:越是我们自认为安全的地方,就越隐藏着“杀机”。因为你的懈怠与麻痹,因为你的自负与自持,一个很容易展开很容易铺叙很容易幻化成美妙文字的话题,就会把你弄得焦头烂额,就会把你弄得“左支右绌”……这也许就是笔者始终在强调“此时此刻”,“想”比“做”更为重要”的原因。
想,想些什么呢?你总不能从文章的一开篇就直着嗓子喊:时代呼唤个性,飞速发展的世界需要有个性的人,“张扬个性”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敢于“张扬个性”的人是最具有创新意识的勇士……一直喊到文章的结束吧?得找到说话的突破口,得找到能把“话题”说得尽可能透彻尽可能深入尽可能生动而美妙的切入点!面对“个性”这样一个话题,突破口与切入点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首先得想到,个性是创造的原动力,是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这是由个性的种种特征所决定了的。不人云亦云,不苟同于他人,不囿于他人已有的建树,不轻易地改变自己的操守……勤于思考,敏于发现,敢于坚持,勇于创新……这才是“个性”的种种特征。也正是由于这些“个性”的“棱角”,使得有个性的人的心中始终燃烧着创造的烈焰,始终躁动着创造的不安,始终灵动着非凡的思绪。
个性的种种特征,又决定着有“个性”的人的行为与表现,在常人的眼中总有几分似乎说不清楚的“叛逆”、“怪诞”、“孤僻”、“傲慢”、“张狂”……一句话,在安常守顺的人的眼中,有“个性”的人的行为与表现太“出格”,太“离谱”,太“桀骜不驯”!也正因为如此,有“个性”的人就使得一些“人”不舒服,受刺激。于是,掐尖,打岔,磨棱角;于是,诋毁,贬损,孤立他……有“个性”的人之所以遭受到种种非议种种打击种种磨难,原因就在于此吧!也正是从这个角度上讲,才有了“每个人的个性都应尊重”、“良好的个性需要发展”、“培养个性是教育的目标”的种种呼唤吧!
有了上面的思考,再来行文,一切也就有了根基,就有了着落,就不再是“空对空”地发一些不痛不痒不凉不热不明不白的议论了!可以这样讲,时代之所以呼唤个性,飞速发展的世界之所以需要千千万万有个性的人,就因为那是能使世界日新月异,能使生活无比绚烂的活力与动力。于是,我们在文章中,给那些领导者们,给那些教育工作者们进上一言:不要因为有个性的部下、有个性的学生——一切有个性的人的身上闪耀着“不合常理”、“有悖常情”的光辉,有着太多的“奇思异想”,有着太多的“离经叛道”,一句话,他们“不乖”,“不驯服”,“不听指挥”,就视他们为“异类”,就视他们的行为为大逆不道,旁门左道吧!
是的,有个性的人,确实不如那些平庸的部下,那些乖顺的学生们“听话”,好“摆弄”,因为,他们的身上有“刺”,有让人面子上经常“过不去”的“激烈”。但古人讲得好“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不是吗?用模子浇注钢锭,那是生产的需要;但如果用模子去铸造人,果真铸造出“模样一律”的钢锭般的人来,则是教育的悲哀,则是未来的不幸。步调一致,众志成城,万众一心,那是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但众口一词,异口同声,千琴一调,则是生活的悲哀,则是世界的不幸!“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天公果有知,会降下无尽的人才来的,但愿那所有带着“刺”降落到世间来的人才们,都能够得到呵护、关爱、培植,最终在那有“刺”的地方开出最灿烂的花来!
怎么样,沿着这样的思路,作出这样深入的剖析,再来为文,就不仅顺畅,不仅真切,而且接近透彻了吧?
应该再说几句告诫的话。真正的“个性”是建立在正常而健康的人格之上的!万不可将一切“荒唐”与“怪诞”的行为与表现,全当作“个性”,继而宣扬,继而“张扬”。要知道,横冲直撞,胡搅蛮缠,冥顽不灵,“不服天朝管”,“天马行空,独往独来”,是不能与“个性”划等号的!另外,话题本身的倾向性也已经决定了我们思考的方向与写作的指向,我们只能从“良好的个性”,“才有魅力”,“才有创造”,才应“尊重”,才是“时代的需要”,才是“教育的目标”来认识来分析来展开,才符合题意。
还应该再说几句叮咛的话。所谓“张扬个性”,“个性”需要“张扬”,是因为中国——古老的中国有许多老话,许多“古训”对人,对人的“个性”的束缚,已经到了非“铲除”的地步了!那些出自善意流传了很久的老话太多太多。可惜的是整日守侯在“象牙塔”中的考生们,对此是很“陌生”的,笔者但怕在写作文时,一旦需要了,张口结舌,想说说不出来。因此,提醒一下考生们,一旦需要了,下面的这些老话就可以用来作为“靶子”,进行剖析,给予批驳,在这样一个颇带有几分思辩味道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文章从“言之无物”提升到“有的放矢”的高度。
如,“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人怕出名猪怕壮”,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卧着”……不一而足。
单就针对“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卧着”这句老话为例,我们就可以说出很多漂亮的话来。“时代在进步,新世纪的阳光已经洒满人间,是‘龙’怎能消消停停地‘盘着’?是‘虎’又怎能老老实实地‘卧’着?为什么一定要等待着伟大的伯乐去‘发现’来‘物色’,然后才可以‘大展宏图’呢?若果真是‘龙’就来它个‘九天遨游’;若果真是‘虎’,就一定要啸傲山林!鲁迅先生在他的遗嘱中曾讲过:‘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做做。’是在告诫海婴也告诫了人们,不要好高务远,应该讲求实际;但换个角度再看看,‘倘有才能’呢?‘倘有才能而又有机遇展示才能’时,难道能够因为怕被别人说成‘出风头’,‘太张扬’,怕被别人指责为‘尾巴翘到天上去了’,就甘于寂寞,就‘夹起尾巴’安于‘做小事’吗?不。这不是时代的精神,未来的生活正在奏响着铿锵的旋律,是决不会需要那些畏葸不前,连自己的才能都不敢宣示都不想自觉奉献出来的庸人的!”
【范文】
冬青树物语
校园里,工人正在修剪冬青树,两个学生看到便议论起来。一个说冬青树修剪得整齐划一,失去自己的个性;一个说,如果不修剪,虽然有了个性,却没了价值。
两位同学的议论,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前者强调个性,后者强调价值。那么个性与价值是否总是这样对立呢?有个性是否一定意味着将失去价值——反之亦然呢?
在我看来,个性和价值是成正比的,它决定着价值、代表着价值。
英语有句名句:艺术是我,科学是我们(Art is I,science are we。)。意思是说:艺术追求个性,科学追求共性。换言之,艺术品水准的高下、价值的大小,常常取决于其个性是否凸显。古今中外,大凡为人们认可的艺术家,必然是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家,是创作出了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艺术品的艺术家。
试想一下:李白的飘逸不群,杜甫的沉郁顿挫,曹雪芹的博大厚重,鲁迅的尖锐辛辣,哪一个是可以拷贝的?有人说,世上能使他感慨万千的事物只有三种,一种是人与人之间的深沉博大的爱,一种是群星万千,气象万千的银河,另一种便是李白俊逸不凡的诗歌。李白有如此慑人心神的魅力,皆由于他不凡的个性。
如果没有个性,就没有米罗点彩的抽象,毕加索夸张的变形和梵高疯狂的色彩;如果没有个性,就没有吴昌硕的山,林风眠的花和八大山人傲骨铮铮的莲。
至于贝多芬桀骜的人格,梵高疯狂的色彩,尼采令人瞠目的自大,不正是与他们杰出的作品和伟大的形象紧密连接在一起的么?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正是他们与众不同的突出的个性,颠覆了人们原有的认识和陈腐的观念,在艺术发展的历史上开创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时代。个性是璀璨的星光,使这些伟大的艺术家们在艺术的天空中永远熠熠生辉。
实际上,个性之价值,又岂局限于艺术领域之内。说当今的时代是崇尚个性的时代,估计不会有多少人反对。历史告诉我们,个性往往是和人才“捆绑”在一起的,是和创造性和创新能力捆绑在一起的。尤其是在经历了漫长的扼杀个性、铁桶般禁锢创新能力的黑暗时代的血的教训之后,人们更是懂得了保护个性、展示个性、张扬个性的重要。只有庸才,才会在庸庸碌碌、唯唯诺诺的奴才和敢作敢为、个性彰显的人才之间选择前者。
当然,我们崇尚个性,并不等于赞同刻意的标新立异和我行我素。而且在特定的条件下,收敛个性,强调共性与同步,也自有其价值。比如在军队等团体中,我们决不会认同以个性为旗号而置集体纪律于不顾的所谓的个性。
冬青树只有经过修剪,才具有价值,与上边的情形大概类同吧。
★2014官方QQ交流群将发布最新高考信息,请考生及家长及时关注!点击加入!
关注官方微信,高考重要信息一个都不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