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辽阳高考语文作文预测

辽宁高考作文
2014/6/5
这篇2014年辽阳高考作文预测是零二七高考网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好好感受,勤于思考,多读多练,从中吸取精华。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上世纪四十年代,诗人鲁藜以“泥土”为题写了这样一首小诗: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这首小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却富含哲理,启人深思。读这首小诗你产生了哪些联想?又有怎样的感受和认识?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击查看:2014年各省高考作文题目及满分作文欣赏
【思路点拨】
鲁藜的《泥土》主要表达一种人生的自我定位,一种切入生活的态度,及由此体会到的不同人生感受。当然还有更多的立意角度,比如泥土的平凡与伟大、泥土的奉献精神、泥土对万事万物的意义……打开思路,海阔天空。具体来讲,我们可以这样构思谋篇:
单从“泥土”的字面意思分析,可以联想到“土地”,从时间与空间两个方面联系我们生存的大地,人们生活的环境,进而结合环保问题,关注生态污染、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现实焦点,适合写成具有现实意义的科普文、文艺小品文、调查报告等。
从“泥土”还可引申出家乡、故土、土地、家园等多个含义。泥土之上,生活着各式各样的人,他们每天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所以不妨选取土地上生活的人、发生的事、变化的景、激发的情等角度,并以此为素材写作记叙文或者小小说,当会另有一幅故事图景。
由“泥土”联想到生活其上的人,以及这类人“泥土”一样的生命状态、生活方式、思想情感,比如乡村、农民、艺人等,集体也好个体也好,都可与“泥土”联系在一起,他们平凡普通,坚忍顽强,执着不屈,但“泥土”一样的品性自有其神圣、伟大、崇高的地方值得人们热爱、感佩、景仰、赞叹,适合写作抒情散文或者散文诗之类的文体。
由“泥土”的某种品格生发联想,比如泥土的奉献精神、泥土的宽广胸怀、泥土的任劳任怨、泥土的无私奉献等等,只要选取一二角度,深入挖掘,由物喻人,由此及彼,选用故事新编、独幕剧、童话故事、寓言小品等均无不可。
当然也可以考虑写作评论或者杂文类文章,或赞扬泥土般的精神、宣扬泥土的博大,或批评忽略泥土的现象、糟蹋泥土的做法、残害泥土的行径等等,展示前景,指陈利害,分析后果,提出警告,引起重视,发出呼吁,同样都能写得生动、深刻。
【范文】
解读泥土
有这样一种味道:香香的,而又涩涩的,我们都很熟悉;有这样一种感觉:塌实温暖,而又平凡,我们都不曾离开;有这样一种情怀:魂牵梦萦,终生不舍,而又甜蜜美妙……这一切,都源自泥土!
泥土,是那样富有却从不张扬,是那样宽广而决不矜夸。世间万物,除了天空,大概就都属于泥土了。天空给人高远、缥缈、可望永不可及的感觉,泥土恰恰相反,它温情、平易、和善,总给人一种母亲的感觉。争春的群芳根植于泥土,躁动的走兽踩踏着泥土,形形色色的建筑依托于泥土,我们人类更是片刻也离不开它,其中也包括我们旋转不息的思想。
泥土是世间最大的宝库,它终将会把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所有的点滴和细节,一一托起展示,整理收藏。那或深或浅的纹路,那高低起伏的地势,那漂浮不定的尘埃……只要你用心去阅读,总能读到自己熟悉的内容。
尤其是雨后的泥土,完全可以看作天与地激烈争论后留下的印记。那无辜的禾苗,拔节的小草,涨起的河流,甚至泥地上的鸿爪,道路旁的脚印,庄稼上的纹路,都显示着天地交流后的痕迹——泥土,记录下来,悄悄收藏,等待有心的人来解读、感受、体会。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的,惟有爱,惟有深沉的虔诚的热爱,才是对泥土最好的最应该的回报。泥土是世间最公平的法官,一切在它眼里都是等同的,众生平等,万物齐观,恐怕只有在泥土面前才能真正实现。
你是否记得,在某个角落里,你流下了泪水,点点滴滴落进了泥土里,滋养了大地,同时也催生了一个充满希望的花季?你是否记得,在某个时刻,你心花怒放欣喜若狂,欢呼雀跃绽露笑靥,只有泥土颔首不语而又将一切默默收藏?你是否还记得,刚刚吹灭的18岁生日蜡烛的时候许下的心愿,也同样被泥土记下?甚至失意时的迷惘和惆怅,生病时的虚弱与苍白,跌跤后的疼痛与忧伤……泥土都是最忠实的见证者。
先哲告诉我们,世间万有终将归于泥土,最终的最终,水归水,土归土。所以,泥土是这个世界上最忠实的见证人,人类个体自身短短几十年,更无法逃脱泥土的观察和审视。活着的时候你尽可以踩踏,蹬踹,挣扎,或者征服它;死后,却只能交给它,归泥土收藏。
飘零的落叶要回归土地,飘舞的蒲公英要寻土扎根,离家的游子要回归故里。是的,见证者与收藏家,就是泥土的全部含义,也是如今的我能读出的关于泥土的全部含义。
泥土,多像一本最方便阅读的书呀,简单而深奥,宁静又热闹,平实而博大。
点评:这是一篇托物抒情的散文,很有散文诗的味道。文章通过表达对泥土的认识与体会,紧紧抓住泥土富有、宽广、博爱、公正等特点,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尤其是下雨时泥土的特征,以及与自身阅历相结合的点染,显示着作者不一般的观察思考能力。文章最后归结于“见证者与收藏家,就是泥土的全部含义”,进而提炼出泥土像“一本最方便阅读的书”加以概括,不仅层次清晰明了,而且见解独到,确实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难能可贵。而字里行间隐含着的热爱之情与哲理深思,在简洁清新的表达中,我们也不难体会出来。
★2014官方QQ交流群将发布最新高考信息,请考生及家长及时关注!点击加入!
关注官方微信,高考重要信息一个都不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