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招生简章(2)

辽宁高考招生简章
2014/5/15
大连海事大学招生专业介绍
经济学(本科类)
经济学
本专业主要侧重于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海运、港口及物流系统各环节,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及较强的分析和研究经济问题的能力,能够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分析工具和现代技术手段的高级应用型经济人才。
经济学专业 的教师队伍在年龄、职称、学历结构上比较合理,教学与研究的整体水平较高。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经济学专业的教师团队取得了较多的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近几年承担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部级、市级以及企业的研究课题。
本专业学制四年,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英语基础。毕业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航运经济学、时事财经英语、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运输经济学、港口经济学、网络经济学、技术经济学、航运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基础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管理学、物流基础、供应链管理、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国际货运代理与租船合同、税法、运筹学、证券与投资、国际商务函电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是在港航企业、物流企业、银行生产企业和政府部门从事货运组织、营销、统计等业务工作和经济分析、预测、规划、投资评估等经济管理工作,也可在政府部门和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金融机构从事理论与政策研究,应用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等工作。
法学(本科类)
法学
法学(海商法方向):
本专业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法学基础,熟悉海运和相关业务,精通海商、海事法律,能够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的复合型、外向型、应用型的海事法律高级人才。
本专业方向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刑法、行政法、物权法、债权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海商法概论、船舶船员法、海上运输实务与法律、海上保险法、海事法、专业英语等。
就业方向:毕业去向主要是除升学、出国、从事公务员工作外,亦可到港航企事业单位、金融保险机构、律师事务所等相关行业就业。
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
本专业方向培养掌握法学基础理论,能够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于业务实践的复合型、外向型、应用型国际经济法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方向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刑法、行政法、物权法、债权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导论、国际税法、国际贸易法、国际金融法、国际技术转让法、国际投资法、国际商事诉讼与仲裁、专业英语等。
就业方向:毕业去向主要是除升学、出国、从事公务员工作外,亦可从事与海事相关的货物运输、保险、金融等领域的工作。
英语(本科类)
英语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已形成了职称、学历、年龄、知识结构合理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9人、讲师4人、博士8人、学科学术带头人2人、硕士生导师16人。绝大多数教师都有海外留学经历,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项、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项、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项。现有6个本科实习基地,与英国雷丁大学开展“4+1”模式、与美国曼达尔学院开展“2+2”模式的联合办学项目,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了长期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
本专业现设有英语语言文学和商务、海事英语两个专业方向,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文化素质、扎实系统的英语语言理论基础、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英美文学赏析能力、航运及商务相关知识和实践能力,并能够在航运、经贸、外事、文化、教育、大众传媒等领域从事国际航运、进出口业务、商务和外事口笔译、新闻出版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视听、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笔译、语言学导论、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学术论文写作、第二外语、海事翻译、航海概论及海事管理、商务英语写作等。
就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是在港航企事业单位、外贸企业、外事、旅游、政府部门、教育科研和新闻传媒机构等从事相关工作。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也可以继续深造,攻读数学或相关学科的硕士。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后获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实变函数、复变函数、近世代数、泛函分析、数据结构、微分几何、拓扑学、多元统计分析、微分几何、程序设计和算法语言、数学建模、智能计算等。
就业方向: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