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港大思培科技职业学院2014年招生章程(江苏)(2)

江苏高考最新信息
2014/4/24
2、教材特色与教学改革
学院采用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的专业课课程时,可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课程作部份(不超过25%)修改。学院也开始对香港的教材内容更新变革,以培养符合人才社会的需要。
a) 自编教材:教师还针对原版教材的难度改编或自编教材,[如”学术英语”(EAP)及”当代世界” (CW)]。 从实际案例出发, 融入个人实践经验, 结合专题研究教学法, 深入浅出引导学生, 以克服学生学习进度的参差及行业信息变更等在教学中遇到的实质问题.
b) 中外教材结合: 一方面有选择地吸收国外优良的教材以求在专业知识领域与国际接轨, 另一方面也开始结合国情使用国内优质教材以培养适合国内经济及生产发展需要的人才, 在教材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进程中达到专业互相匹配,、优势互补.
如:税法(Taxation)+ 大学英语(College English)
c) 多元化教材:国内外教科书相结合, 视听教材, 信息同步的互联网, 校内电子学习平台, 期刊、杂志的引用形成了多元化、灵活多样的教材体系.
如:管理学视听材料,大学英语语音实验室教材 + 校内电子学习平台
3、国际性的师资队伍
我院秉承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秉持“超越知识获取,注重实践学习”的教育理念,通过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在海外聘请有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和英语教师,目前占64.9%的英语及专业课教师为外籍教师,给学生提供国际化的语言环境和东西方融通的文化氛围。为更有效提高专科学生的英语能力,我们也逐步增加在海外留学并有工作经历的海归双语专业课教师,以保证小班教学的实施和质量。目前海归双语教师共13人,占专业教师20% 以上。
学院所聘的专业课教师中,不少在国外企业当过经理、财务总监、业务经理等等。按照在企业工作两年以上作为具有“双师素质”的标准,学院教师中双师型人才有36人,比例达43%,对在专业课程中的实践知识传授,很有帮助。
4、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方法
学院为培养学生英语职业能力,针对专科学生的实际,加大投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a)大班教学小班辅导、英语与双语结合
根据学生的专业与英语成绩,专业课采用大班教学小班辅导、英语与双语结合的方法。专业课不以行政班组合,改以教学班授课,虽然增加管理难度,但为学生提供了适合自己水平的教学服务,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努力都得到提高。
以“会计学导论”为例,共有315名学生就读此门科目,分3个大班进行理论教学(1小时英语教学),再分13个小班(平均25人)进行辅导课(2小时双语教学)。辅导课的分班以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准,英语能力较强的班级,老师可以多用英语;英语能力较弱者,老师可以弹性使用双语教学,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理念,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b) 大一强化英语
为培养学生英语职业能力,我院坚持“三年英语不断线,大一是打好基础的关键”的做法。
大一第一学期的课程主要以公共基础课为主,同时编排占30%以上的大学英语课程,并安排外籍教师教授听力和口语,以真正落实强化英语教学,加强学生的英语掌握能力。大一按入学英语成绩分班教学,一般学生,每周安排上3学时的英语口语以及4学时的英语语法及写作。对于较弱的学生,加强至8学时的英语语法及写作辅导。
学院在本一学年第一学期对学生英语进行强化, 待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后, 再引进难度较高、 以英语作为教学媒介的专业课, 以令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语言应用技能及专业知识.
c) 晚自习英语辅导
为培养大一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提高英语能力,我院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大一学生的晚自习。每晚2小时自习,前1小时安排统一的英语辅导课程,由英语组教师根据白天的英语教学内容安排练习、听力或阅读,学习成绩优异的高年级学生按指定内容到班级辅导,两名英语教师值班指导。出勤与纪律由学生会检查,辅导员负责管理。由于组织到位,内容落实,认真学习的学生提高较快。
d) 重视平时师生交流
学院尤为推崇交互式的教学方法, 重视师生间的交流。我院教师行坐班制,学生可以随时前往寻问、探讨。教师会鼓励学生采用英语询问,并用英语解答,必要时也会采用双语解答学生的疑问。教师积极参加学生会课外组织的活动,乐于与学生互动交流,在课余交往中锻炼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比如英语俱乐部的活动都是师生共同参与, 学生介绍国家文化, 教师烹饪该国特色菜肴, 合力完成文化展示.
e) 学院注意创造全方位、立体化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场景
课堂教学中学生问答和作业均需使用英语,强化口语教学与培训;学院创建商务英语实训室、英语俱乐部,创建、设计一定的场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经常开展以英语训练为主要目的的学生课外活动。
实训室: 商务英语专业实训室里设立模拟办公室及会议室以营造不同情境来多方位地鼓励学生应用职场英语.
英语倶乐部:此俱乐部鼓励学生在此开展一系列英语活动, 比如举办”文化之夜”推动学生使用社交英语;把中国话剧“花木兰” 搬上屏幕,又把狄更生小说改编成话剧等。
学生课外活动: 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还表现在把学生带出校园, 积极在社会上进行实践与应用. 利用寒假组织香港游学团带学生到香港大学及其他大学进行学术交流;组织学生参加汇丰银行“才智之星”英语培训项目;英语教师带队组织学生至上海世博会参观,用英语讲解世博会场景; 组织夏令营等活动来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水平。
5、 社会效果
a) 英语水平高于省内一般专科:根据我院过去几届学生入学英语成绩统计(英语分数已折合成百分制),2005级学生入学英语平均成绩只为56分,2006级学生平均英语成绩为57.8分,2007级学生为62.2分。经过我院对学生的英语强化培训,自2008-2010年,与省内专科院校的大学四六级平均分相比,本院英语四级成绩平均介乎385-416分之间,高于省内专科平均分17-25分。六级成绩平均介乎347-364分之间,高于省内专科平均分4-34分。四级高于425分介乎43-55%,六级高于425分占24%。且学生英语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交流能力较强。
b) 就业单位层次较高、用人单位反映好:学院的双语教学,专业课上外教多元化的授课方式以及在校期间进行职业资格的培训等教学特色,培养出了英语口语好、知识面广、专业扎实以及具有国际视野的毕业生,已被苏州及长三角地区需要英语的企业所认可。毕业生纷纷被埃森哲(世界500强企业)、苏州科文中心(国有企业)、金鸡湖大酒店(国有企业)、中铁集团(国有大型企业)等知名企事业单位录用。毕业生就业区域也逐步形成以苏州地区为中心,面向全国的格局。近来更是有不少企业慕名而来要求招聘毕业生以及开展校企合作,如金陵观园大酒店、澳门豆捞有限公司等。
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满意度比较高。普遍认为我院毕业生综合素质高,英语基础好,尤其口语较好,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擅于学习,提高较快,能较快地适应岗位工作。经过一年多的锻炼与实践,不少人已成为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如2009年4月8日《姑苏晚报》报道的我院2009届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戴伟未出校门便被企业以每月底薪4000元。
c) 为苏州英语教学改革及企业服务:学院英语教学水平在苏州地区被公认,为推进苏州市英语教学改革,苏州市教育局组织高中英语教师到我院观摩英语课堂教学,学习我院教师的教学方法。根据苏州中学英语老师的要求,应苏州市教育局教科院的邀请,我院英语教师在2009年暑假完成了对苏州及其辖市内200多位中小学教师的英语教学培训, 并成功地为受训教师举办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方法展示,为地方教育发展尽力。苏州维景国际大酒店是我们的实习合作伙伴,酒店为学生提供实习,我们为酒店员工开展英语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