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2014年教育工作要点(3)

湖北高考最新信息
2014/3/31
9.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强化教研、科研部门的“研究、指导、服务、管理”职能。加强学校常规教研活动管理,抓好集体备课和课堂教学指导,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性,深入推进校本教研。加强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继续做好各级课题的立项、研究、结题及转化推广应用工作。围绕学校和区域教育教学改革、推进高效课堂、减负、学科教材教法和班级建设与管理等开展行动研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三)以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0.推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城市住宅小区幼儿园配套建设和管理。指导、扩大城市学前教育资源,支持集团化、连锁办园。加强农村公办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提高保教质量。支持城乡民办幼儿园规范普惠发展。积极开展创建学前教育示范县工作。
11.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组织实施《县域义务教育中小学布局规划》和《襄阳市主城区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规划》。推进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五有配套建设行动计划”,改善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坚持办好必要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指导南漳县、保康县和老河口市顺利通过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襄州区、高新区、谷城县、襄城区和枣阳市顺利通过国家复查认定。争创“湖北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示范县”。
12.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支持普通高中开展校际合作和国际交流活动,办好国际学校。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探索建立高中与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体化通道。实施优质高中资源增量工程。继续改善省、市示范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快薄弱高中学校改造,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完成襄阳三中迁建工程60%以上的形象进度。逐步化解部分市直学校建设债务,支持部分县(市)区一中规划实施迁建工程。
13.推进职业教育集约化发展。加快推进中高职衔接和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制定实施中高职教育相衔接的人才培养规划和工作方案。实施“中高职协调发展工程”,围绕“资源共享、学分互认、教师互聘”,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实施“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围绕产业和企业需求,打造10—15个品牌专业。实施“实训基地建设工程”,重点扶持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开展“襄阳技能名师”评选活动。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增强课程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和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
14.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实施地方高等教育办学水平提升工程,加快地方高等教育跨越发展。支持湖北文理学院创建综合性大学,支持学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和人才引进工作;支持学院推进学科建设工程,优化学科设置和专业结构,申请专业学位硕士点;支持学院实施科研提升工程。支持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转设和校区“二期”建设工程。支持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创办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争取申办四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试点。完善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配套设施建设,加强专业建设,扩大办学规模。启动襄阳护理职业技术学院、襄阳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论证和申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