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黑龙江高考大纲变化解读(3)

黑龙江高考最新信息
2014/2/26
历史:考查考生应用创新能力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历史组教师 冯光涛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历史高考已经逐渐定型,弱化对教材知识的直接考查、强化对学生学科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查,提供教材之外的新材料,设定新情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归纳、分析、探究历史问题的应用与创新能力成为近些年高考试题的最突出特点。在这种背景下对学生复习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依托考纲夯实基础,突出主干,准确把握决定历史前进方向和对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主干知识,从内涵到外延认真理解和掌握这些历史概念,如“民主”、“中央集权”、“小农经济”等。
第二、抓住主干,构建完整知识网络。在准确把握主干知识内涵和外延的同时,梳理历史发展线索,将古今中外知识整合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第三、针对试题中以材料入题,问题出自材料的特点,强化以史料为依据、分析历史现象、得出结论、启示的能力训练。
第四、强化答题规范的训练。严谨审题,明确题目要求,以实现有针对性做答;程序化解答;规范化书写,语言严谨简练,字迹清晰美观。
第五、勤于思考,关注生活,关心现实,从生活当中总结知识,将历史现象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学会用“历史的观点”思考问题。
第六、能熟练完成审题、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说明问题和表达结论这一过程。
地理:主干知识是学习重点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地理组教师 佟晓明
与2013年地理高考考试大纲课标版相比,2014年考试大纲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在高考稳定的主旋律中,考生在现阶段的学习重点是:
一、抓主干、重逻辑
围绕学科主干知识和规律进行地理学科四项能力考核一直是新课程以来高考的不变特点。所以,主干知识始终是学习的重点。学生要在全面掌握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构建起学科知识树,并由此形成内在的学科逻辑。这样才能在面对高考试卷中新鲜的情景、陌生的试题中游刃有余地调用头脑中的知识和规律解决新问题。
二、重基础、炼语言
高考试题始终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夯实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同时,锤炼科学的、有逻辑的答题语言更是本阶段学习的关键。在现阶段各类模拟考试和高考试题的评卷中,我们不难看到,很多考生往往就在基本地理事物或原理的描述和分析中出错,加之答题用语不够准确,缺乏条理,导致了考生在触手可及的试题面前丢分,遗憾不已!
三、析图像、准定位
高考试题中的各类图表会给学生提取和准确、完整地理解地理信息提供了充足的“养料”。因此在复习时学生要注重掌握分析图表的方法和步骤,提升解读图文信息和图文转换的能力。而图像中会涉及到不同的地域,只有准确定位,考生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总之,在最后几个月中,我们相信学生们都能找到自己的知识增长点,取得更大的进步,赢得高考中的胜利!
更多黑龙江高考相关信息请点击 黑龙江高考网:/gaokao/h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