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药科大学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会降吗?

江苏高考分数线
2020/4/5
受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药科大学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会降吗?
受疫情影响,延迟开学的通知下发后,不少高考生表示:自己的学习已受到较大的影响。同时也有很多同学开始担忧今年高考是否会推迟,高考录取分数线会不会有所下跌?
其实,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划定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会仅仅因为某个事件而出现变化。那么中国药科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会受到哪些影响呢?
其一就是招生计划人数:各高校的招生计划人数会直接影响分数线的定位,计划招生人数越少,分数线就会相对提高。如果今年高校扩大招生的规模,录取分数线肯定会下降。想知道中国药科大学去年的招生情况?点击进入:2019年各院校高考招生计划【各省各专业】
其二就是考试的难度:许多考生和家长可能会认为,受疫情的影响,考试的难度会降低,其实不然。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有专门的命题组进行命题,大家还是不要太乐观了,越是这个时候,考生越是要重视起来。考试难度高,那么整体的分数线就会稍微降低。来,随小编一起看看去年的高考试卷难度情况怎么样:2019年各地高考试卷及答案【汇总】
还有就是报考人数:一般来说,如果报考人数比往年增加,那么分数线就会随着提高,相反,报考人数减少,分数线也会随之降低。下面是小编第一时间为大家整理的各地近两年高考报名人数及分数线的最新数据,供大家参考:
地 区 | 2019报名人数 | 2018报名人数 | 分数线 | |
---|---|---|---|---|
一批(文/理) | 二批(文/理) | |||
广东省 | 76.8万 | 75.8万 | 本科院校,文科:443分;理科:376分 | |
北京市 | 5.9万 | 6.3万 | 576/532 | 488/432 |
上海市 | 5万 | 本科401分自主招生502分 | ||
山东省 | 55.99万 | 59.2万 | 本科普通批文科505/理科435 | |
江西省 | 42.1万 | 38万 | 568/527 | 496/447 |
河北省 | 55.96万 | 48.64万 | 559/511 | 441/358 |
湖南省 | 近50万 | 45.18万 | 569/513 | 526/450 |
湖北省 | 38.4万 | 37.4万 | 561/512 | 441/375 |
江苏省 | 33.9万 | 33.09万 | 337/336 | 281/285 |
福建省 | 20.78万 | 20万 | 551/490 | 446/378 |
安徽省 | 51.3万 | 49.9万 | 550/505 | 486/432 |
陕西省 | 325991 | 31.9万 | 518/474 | 467/425 |
天津市 | 5.5万 | 55074 | 本科批次(含A、B阶段):理工类407分;文史类436分 | |
吉林市 | 16.2万 | 15万 | 542/533 | 432/405 |
重庆市 | 26.4万 | 25万 | 524/524 | 434/428 |
山西省 | 31.4万 | 30.5万 | 546/516 | 476/432 |
辽宁省 | 24.4万 | 18.5万 | 普通类文科461分,理科368分 | |
四川省 | 65万 | 62万 | 553/546 | 492/458 |
甘肃省 | 21.8万 | 27.3万 | 502/483 | 456/436 |
海南省 | 超5.9万 | 58775 | 本科A批:文史579,理工539 | |
青海省 | 5.5万 | 475/403 | 424/365 | |
内蒙古 | 19.9万 | 19.5万 | 501/478 | 399/336 |
广西区 | 高达46万 | 38.8万 | 547/513 | 403/345 |
新疆区 | 20.74万 | 500/467 | 372/341 | |
河南省 | 突破百万 | 98.38万 | 547/499 | 436/374 |
黑龙江 | 17.8万 | 16.9万 | 490/472 | 406/353 |
西藏区 | 25343 | 460/445 | 355/335 | |
浙江省 | 31.5万 | 30万 | 普通类一段分数588,二段490,三段344 | |
贵州省 | 45.8万 | 44.1万 | 575/484 | 477/379 |
云南省 | 32.6万 | 突破30万 | 575/530 | 490/430 |
宁夏区 | 71702人 | 69475 | 528/463 | 498/432 |
不管高考录取分数线会不会降低,考生们在这个时候,心态一定要稳,也不用给自己心里施加压力,这样反而会造成心里难受,要记住,假期是用来逆袭的。想第一时间获取高考重要信息及高考备考资料,打开微信,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更三高考】,为你实时推送最新高考政策,考后及时查看高考试卷及答案,在线查高考成绩和分数线,更多信息等你来解锁。
小编知道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大家一定还比较关心中国药科大学怎么样,所以小编也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中国药科大学的相关简介,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
中国药科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学风优良、在药学界享有盛誉的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是我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之一。
历史沿革
中国药科大学的前身为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四年制),始建于193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高等药学学府。建校初期,抗战爆发,学校初迁汉口,复迁重庆,精研学术,哺育英华。新中国成立后,高等药学教育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与关怀。1952年,齐鲁大学药学系和东吴大学药学专修科并入我校,成立华东药学院。195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56年更名为南京药学院。1986年与筹建中的南京中药学院合并,成立中国药科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百所高校行列。2000年2月整建制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
79年来,中国药科大学秉承“精业济群”的校训精神,存心以仁,任事以诚,兴药为民,荣校报国,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铸就了独特的治校品格,现已发展成为以药学为特色,理、工、经、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办学规模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5449人,其中本专科生11749人,研究生3491人,留学生209人。
基础设施
学校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现有玄武门、江宁2个校区,占地近2200亩。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27.7万平方米,图书馆面积3.4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9.9万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9.8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52万余册。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荟萃着众多知名的药学专家。在职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8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占85%;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27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08人;博士生导师109人,硕士生导师268人。现有德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6人、“万人计划”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培养人选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5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5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
多名教师在中国药学会、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中国药理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免疫学会、药典委员会等学术团体中担任重要职务,在医药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药学、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设有药学、中药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可在23个专业接收博士后人员。学校现有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工程硕士(制药工程领域)、应用统计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药学一级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所覆盖的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等6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中药学一级学科为江苏省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其中中药化学二级学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学科为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药学、中药学、药物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3个学科获“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学科评估中,药学、中药学学科水平始终名列前茅。2014年,我校药理与Du理学、化学、临床医学3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标志着我校部分学科方向进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
学校下辖12个院部系。设有25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高职)专业。药学、药物制剂、药物化学、中药学、生物制药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药学类、中药学类、生物工程类、工商管理类专业以及制药工程专业被评为“十二五”江苏省重点专业;药学、药物制剂、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制药工程专业被评为江苏省品牌专业;临床药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药事管理、英语、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被评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学校省级以上品牌、特色本科专业及建设点占本科专业数的58%。
科学研究
学校科学研究立足国际前沿,充分发挥药学、中药学学科齐全的优势,通过学科群建设,促进学科的交叉、渗透,显著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学校现有“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建成临床前创新药物研发各节点相关的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平台、工程技术中心18个,建有“药物科学研究院”,整体推进学校新药的研发工作,为各类新药的研发提供全方位服务。现有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现代中药协同创新中心)。
“十一五”以来,学校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纵向课题749项,在国内同类院校中项目数和经费数均名列前茅,其中,2010年获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数38项,经费资助2.17亿元,获批项目数、经费数均居全国高校之首。“十一五”以来,共申请专利116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48项;11个新药获得临床批文,9个新药获取国家新药证书;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375篇,其中3100篇论文被SCI、EI收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32项。近十年来,学校与1000余家医药企业签订了8457项合作协议,项目总金额超过7.9亿元,2项技术转让单项合同经费突破1亿元。
教学成果
学校是教育部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学校大力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教学成果,在我国高等药学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了示范和辐射作用。2000年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是全国唯一连续三届蝉联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高等医药院校。2014年,学校3项教学成果荣获第七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囊括了本届药学教育类教学成果奖所有奖项。
学校开设国家精品开放课程10门,江苏省精品课程32门次,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3门;编著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种,入选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9种。学校建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基础药学点)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医药点),获批建设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学校是首批获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的高校之一。学校是唯一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医药院校,现有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校建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江苏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106个校外实习基地。
学校扎实推进研究生培养工作,加强学术道德学风建设,重视学位论文质量,研究生人才培养成果丰硕。近年来,连续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4篇,是同期全国药学学科成绩最为突出的院校。在江苏省学位论文质量检查中,我校博士论文抽检优秀率为52.8%,位列全省第一。
交流合作
学校是教育部最早指定接收药学学科外国留学生、进修生、高级访问学者的基地,也是接受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的定点院校之一。先后与美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比利时、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7所学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校际学术交流协议,同德国、法国、俄罗斯、韩国、瑞士、瑞典、加拿大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上的联系,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台湾大学等一批港澳台地区高水平院校有着紧密合作。为世界67个国家和地区培养博士、硕士、本科生和进修生。学校与美国天普大学开展本硕连读项目;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开展本科双学位项目;与美国南加州大学、罗格斯大学、圣约瑟夫大学、英国德蒙福特大学、日本长崎大学开展本科生交流项目;作为《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联盟高校与美国多所州立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意大利、丹麦等国家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文化交流活动。
2011年,学校聘请诺贝尔医学和生物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药理学家路易·伊格纳罗为荣誉教授,并合作建立伊格纳罗工作站。2014年,学校与英国斯克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Glasgow)合作举办药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教育部批准。
学生就业
我校毕业生因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富有社会责任感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就业率连续多年蝉联江苏省高校榜首,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就业率最高的院校之一,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4届研究生就业率99.74%、本科生就业率99.59%、专科生就业率99.3%,2014届本科生就业率位列教育部直属高校第一名。
70余年来我校培养了6万多名高素质的药学专门人才,孕育了一批药学界的名家大师,如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我国中医药界的一代宗师,著名中医中药学家叶桔泉;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化学制药、药物化学专业创建人之一,著名药物化学家彭司勋;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生药显微鉴定的奠基人,著名生药学家徐国钧;中国科学院院士,为我国“两弹一星”研制作出重要贡献的著名有机化学家袁承业;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医药工业现代化生产技术开发的先驱者之一,著名药物化学家沈家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植物资源与植物化学家周俊;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中药生物技术的开拓者,著名中药生物工程专家胡之璧;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药物代谢动力学家王广基;成功研制出3个意义重大的创新药物的著名药物化学家谢晶曦;著名生药学家和本草学家谢宗万;我国甾体药物研发领域开拓者之一,著名药物学家廖清江;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执业药师,著名药剂学家刘国杰;我国药物分析学科的主要倡导者,著名药物分析学家安登魁等。
发展规划
21世纪,伴随着生命科学和药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医药产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对高等药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学校审时度势,集思广益,规划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至2036年建校100周年时,将中国药科大学建成国际知名的,以药学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最后,各高校历年录取分数线也是很重要的参考资料,点击进入:中国药科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