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分流后,该不该考研?你可能需要慎重作出决定

2022高考
2019/3/20
实行分流后,该不该考研?你可能需要慎重作出决定
研究生考试“国家线”的公布,在小编身边的朋友中引起了热议,尤其是今年,很多专业的考研“国家线”纷纷上涨,小编周边的“考研圈”对此是一遍“哀鸿遍野”。实际上,除了考研分数要求提高,最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教研厅〔2019〕1号)的公布,在研究生中引起的反响更大。这个文件中,有一句话格外引人瞩目——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落实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下。
研究生分流,意味着什么
研究生分流,这简简单单的5个字,对一部分研究生而言,可能会显得格外刺眼。尤其是那些在研究生阶段不好好努力学习,心思和精力都没有用在学习上的研究生,可能真的需要担心了。现目前,对于研究生分流的操作方式和实施办法究竟是怎么样进行的,我们还没有看到进一步的细化方案。但是,可想而知,一部分研究生,被认为是不适合攻读学位之后,可能会被劝退。这样的结果,对于一部分不努力的人而言,是一种打击。对于大多数研究生而言,都应该引以为戒。
为什么要实行研究生分流
实行研究生分流,并不是说现阶段我国的研究生太多,需要淘汰一部分人,实际上,这个分流机制的实施,就是为了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让毕业者真正配得上“研究生”这三个字。每年涌向就业市场的研究生越来越多,可是,其中有一部分人论文都是别人代笔的,还有很多人的论文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比如,最近曝光的翟天临论文事件,对于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而言,也是一种伤害。如果经过认定,一个人根本不适合接受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勉强发给其研究生学位,可能损伤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公信力。
实行分流后,该不该考研?你可能需要慎重作出决定
国家实行研究生分流机制之后,还要不要考研?这个问题,作为考生们应该慎重考虑一下。过去,考上研究生之后,只要你没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哪怕论文差一点,只要没有查出来,一般情况下,老师都会让你顺利通关。可是,当研究生分流机制真正得到贯彻落实之后,如果你在研究生阶段不努力,哪怕已经付出了时间和金钱成本,依然无法拿到学位。在这种情况下,自己适不适合考研,有没有做好读研的准备,还真的需要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