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地理新变化学习中的建议

山东高考最新信息
2017/5/6
近几年,高考这方面的题型在考查力度上有所增加。
刘光东泰安一中地理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进修获教育硕士学位;获市直教学能手、市直课程与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校优秀教师等称号;获市优质课一等奖;论文先后获省二等奖、市一等奖、国家级一等奖;指导的学生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参编校本课程、教辅用书等著作五本;曾执教多届毕业班。
一、关注高考新变化
●从“一点四面”到“一体四层四翼”
1.“一点四面”:“一点”即立德树人,“四面”是指今后高考将重点考查的四项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理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能力。
2.“一体四层四翼”:回答了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
“一体”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
“四层”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
“四翼”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
●从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转变: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个要素、三个维度:基本价值观念-人地关系,基本思想和方法--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基本活动经验—地理实践力。
●考纲内容变化:
选考模块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
二、精析真题,把握方向
内容上,区位比重最大,突出核心的而非深奥地理。
思想上,整体性、差异性原理统摄大多数试题。观念上,突出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统摄。方法上,突出比较法和区域认知,适度关注实践能力,较为关注新情境下学习和原理构建能力。情境上,更强调区域的综合情境;图像更加简洁,用图大幅减少。
2017高考预测
侧重考查对形成地理认知能力有支撑力的概念、原理、规律,注重有价值、能运用的基础性内容的考查;
强化能力立意:重视思维结构、认知方法、学科素养。
以区域综合体为情境考查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强调对自然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区位条件与人地关系、地域差异与地域联系、因地制宜与可持续发展等基本思想和方法的要求。
三、地理学习中的建议
●知识复习与题型突破。
一要突出主干,细化重点。高考冲刺复习要做减法,有舍才有得;对于高频高分值考点,要做精细化复习,如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二要构建联系,注重应用。跨章节和模块重构知识结构,绘制知识关联图,整理和理解知识关系;结合习题举三反一,多角度理解知识的应用价值。
选择题,要坚持限时规范训练。可以从考查内容、情境形式(图文)、设问形式(如由果索因)、能力要求等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了解应用常规的解题技巧。
关于综合题:
一要高度重视已知图文信息;
二要“不问不答”、“有问必答”;
三要关注区域特征,把答题模板与区域实际相结合;
四要先据分值布点,再逐点简要展开;
五要诵读高考标准答案,熟悉答题规范。力争做到“全、准、序、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