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65.5万考生下午解放 文理科数学难度都大

广东高考最新信息
2011/6/8
广东65.5万考生下午解放 文理科数学难度都大
今天消息
羊城晚报记者 夏杨 陈晓璇 王倩 薛江华 黄亮 邓琼 刘玮宁
实习生 马磊 林丹莹 李丹瑶
高考现场
高考第二天,也是广东65.5万考生即将“解放”的日子。今天早上,散布在广州市内各大考点的羊城晚报记者发现,虽然高考首天考试科目的难易问题,还在考生们的心理上发挥些许影响,但与昨日相比,考生和家长今天都放松了许多。在天河中学考场外,有来自113中学的女老师穿起了别致的绿色裙装,她说:“昨天穿红色,祝福胜利!今天穿绿色,象征录取!”
考生:念念不忘数学难
虽然数学科已经考完,但今早开考前不少学生还对其念念不忘。考场外,一名等待的考生实在复习不下去,忍不住发出一声:“数学很难啊!”考生们一下子就炸开了锅,开始躁动起来。汾水中学的一名考生告诉记者:“我们也没有具体去讨论哪道题,可大家就是忍不住要发发牢骚。”甚至还有一名文科考生昨晚打电话去问广雅、执信的同学,“结果他们也说数学挺难,我就安心一点”。
早上7时半,记者来到真光中学考场,这时空中乌云密布,闷热无比,很多考生进入考场后又折返出来买冰水解暑。8时30分,阵阵凉风吹来,天空开始放晴,一家长还打趣:“这是好征兆!”
高考第二天,不少考生心情明显比头一天放松。昨日,大部分考生在上午8时20分左右就基本入场完毕了。可今天上午,直到8时45分之前,都还有考生不慌不忙走进校门。几位女生挎着母亲的胳膊,一起慢慢走向考点大门。
师长:继续为考生加油
在华师附中门口,一位东圃中学的送考老师说:“绝大多数同学都将昨天的紧张情绪调整过来了,这是好事!”
校门口送考的家长也明显少过昨天,而且情绪不错。广雅中学外,几位家长聚在一起互相打气,也宽慰孩子表现不佳的一位女士。
二十一中考点外,恒福中学的老师每人手挽着环保袋为学生保管手机,并细心地一一贴上标签。因为很多学生离家远,他们还是离不开手机。今天是综合科考试,老师鼓励学生“得综合者得天下”,要把基础分拿下!还有学校的历史、地理、政治等科的老师一字排开,分别与学生们拥抱或握手,希望“全面补充实力”!学生们都欢笑着领受老师的好意。
“官方点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语文评卷组组长陈少华教授———
点评 作文
有格调 有空间 有话说
羊城晚报讯 记者夏杨、通讯员粤考宣报道:每年高考,作文的关注度都很高。今年高考作文《回到原点》出得如何?作文题目一公开,就引起网络上下一片议论。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第一时间请来权威专家———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语文评卷组组长陈少华教授,对高考作文进行了点评。
以下是点评内容:
今年广东高考作文题“回到原点”,考生看到题目,能够很快兴奋起来,什么是“原点”,导语有提示: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原点”可实指,也可通过引申、比喻等手段获得虚指意义,导语提示让考生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又能让优秀的考生获得更多更深入的启发,能更好地发挥水平。总的来说,写作内容能让考生可以说、有话说,有精彩的话说。命题有格调,格局开阔,给考生较大的思维空间,“回到”又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的成长与认知来说话,避免不着边际任意发挥,可以较快入题。能够写出有思想性、真情实感的东西,将人生积极向上,奋发向上的东西辩证地、有效地提炼出来。例如:在写作中,考生既可以正面立意,也可以辨证立意。在具体内容上,“回到原点”可以是一种反思反省后再出发的大智慧,也可以是一种调整策略或力量后的再出发、再冲刺,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处事艺术;还可以是表面上写一种重复或位置复原,其本质是一种螺旋式上升。
考生可以就生活中的具体话题如自然环境回到原生态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写物质丰富的今天,人的精神和道德应该回到本真的状态,还可以写个人迷失后,如何找回自己本来的位置,等等。
考生如何构思立意,选择什么内容来写,反映怎样的社会现实或人生观,它体现的是考生对社会生活的认知与感悟;考生写作能力的高低,真正体现在考生对生活体验的广狭,对社会人生问题思考的深浅和是否能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认识等方面。
“民间点评”
“昔日状元”“状元老师”———
若留意身边事
例子俯拾皆是
羊城晚报讯 记者夏杨、实习生刘晓阳报道:今年高考作文题《回到原点》如何写?羊城晚报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往年的高考状元及其老师,一起来点评语文试题!
我们联系到的高考状元及其老师是:2008年广东省选报物理总分状元、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的杨开,2008年东莞高考理科状元、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的黄健章,以及黄健章的语文老师、东莞东华高级中学教师邓荣华。他们的看法是,今年作文题目思路很开阔,写出不错的文章不太难!
“昔日状元”:
更容易写成议论文
“如果是我来写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我会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中心来展开。”杨开看到今年的广东作文题之后,思考了5分钟,说出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杨开认为,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激化,越来越尖锐,地震、海啸、泥石流接连不断,因此,人与自然追求一种和谐状态,就要回到原点,这样才能促进环境的良性发展。
而黄健章看到作文题目,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写成议论文。回想起2008年的广东高考作文题目《不要轻易说不》,黄健章说,凭借平时素材的积累,他当时写的就是议论文,汇集了大量事例去证明论点。
仔细想了一会,黄健章感觉“原点”这个话题很好写,思路很开阔,文体也可以很自由。他说,可以写成哲学意味很浓的议论文,分析一些哲学道理,如回到事物的本质、探索万物的源头、看问题不要被表象所迷惑等。也可以联系实际写成比较具体的议论文,如写学习毛泽东思想应该去研究毛著或者他的人生经历,学习科学发展观可以联系到庄子,学习英语可以回归到英语的形成过程及研究印欧语系的发展等。
黄健章觉得写成记叙文比较困难,不过可以评述历史,以历史中的人物或事件为线索,写有关历史的真相、人物的经历等。“不管写什么文体的作文,这道题目都要求学生有较丰富的积累,且对书面表达能力要求也很高,否则,容易论据不充分,读起来枯燥无味!”
“状元老师”:
各层次考生都有话说
对今年的作文题目,邓荣华老师拍手称赞,认为能让各层次的考生都有话说,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作文水平,充分发挥考生的才情。
邓荣华分析,该题目更多的是考察考生对身边事物的思考,留意和关注身边事,很多例子都可以找到,比如丛飞,追求真善美,本身就是从精神上“回到原点”;进而还可以联系到被人争议的陈光标,以及成龙、比尔·盖茨等。
“该作文题目有四个写作方向,材料中提示很清楚:‘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这本身就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题目指出了四个写作方向,一般来说,学生不容易写跑题。
这个题目如何写好?邓老师说,考生可以从正面来引导,比如,陶渊明归隐田园,就是回到原点;鲁迅弃医从文,从思想上改变国人也是回到原点。也可以从反面来吸取教训,如果文强能够回到原点,或许能够成为很优秀的公安干警。
“我举的这些例子,很多高三生都知道。”邓老师认为,这个作文题目可写的素材很多,只要平时留心观察生活,可用的例子比比皆是。“而要想拉开作文差距,写得出彩,得高分,关键看学生写得是否有深度,是否有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