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北京高考数学试题难度降低

北京高考最新信息
2015/6/8
难度 | 题型 | 题号 | 分值 | 总计 |
简单 | 选择 | 1-7 | 35 | 100 |
填空 | 9-13 | 25 | ||
大题 | 15-17 | 40 | ||
较难 | 选择 | 8 | 5 | 36 |
填空 | 14 | 5 | ||
大题 | 18、19 | 26 | ||
难 | 大题 | 20 | 14 | 14 |
2015年高考数学命题从试卷结构、命题难度与侧重点上看有如下变化:
一. 2015年试题难度降低,运算量减少,“三基”依旧是主体
首先说说试卷总体难度,北京市近4年来高考理科数学平均分基本稳定在98±3分,如下表:
年份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平均分 | 101 | 95 | 101 | 101 |
难度 | 0.67 | 0.64 | 0.67 | 0.66 |
二. 以稳为主、稳中有新
北京市高考新课标以来,命题立意每年都是以稳为主、稳中有新。
2013年,三角函数大题命题简单、解题快捷,却要求思路明确、逻辑严谨;概率统计大题理论联系实际,以环境污染为背景考查方差的现实意义运用;解析几何考查不存在性证明等等。
2014年,第8题考查现实问题的数学模型分析;导数大题注重数学模型的转化、化归思想运用;解析几何大题考查几何位置关系的代数处理角度,区别于以往联立韦达求解的常规思路。
同样,2015年北京高考理科数学试题不乏很多创新点,比如:第8题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对于生活实际中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概率统计继续考查方差的现实意义,不过区别往年考查定性的方差大小比较,而是定量判断何时方差会相等;最后一道题回归到知识点原理的思维方法运用的角度,考查对于数列递推关系的运用。
三. 典型题型逐题评析
近年来,8、14、18、19、20均是北京高考命题较难题型的命题位置,也是高考数学作为高考选拔的重要参考。其难度均高于北京高考数学整体难度,笔者列出2013、2014年高考较难题型的难度如下:
年份/题号 | 8 | 14 | 18 | 19 | 20 | 整体难度 |
2014 | 0.62 | 0.25 | 0.52 | 0.28 | 0.23 | 0.66 |
2013 | 0.41 | 0.20 | 0.52 | 0.44 | 0.22 | 0.67 |
结合北京市新课标高考以来整体命题规律以及2015年北京高考理科数学命题情况,针对第8、14、18、19、20题逐题评析如下:
第8题,是高考选择题的最后一道题,近5年来分别以立体几何中动态变化问题、现实实际数据处理、函数思维运用等为背景的创新题型。考查学生对于数学基本数学技能的掌握程度、数学思维方法的运用能力。2014年第8题以语文、数学成绩等级评定为背景,要求考生能够迅速认识实际问题的数学原理、建立简单数学模型并运用其数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2015年,第8题考查了“燃油效率”的问题,通过图像分析对比不同机车的燃油效率,一下就能得出答案。因此还是注重考生对于现实实际数据的数学处理能力。
第14题,是高考填空题的最后一道题,命题风格与第8题类似,属于以数学知识原理、思维方法多角度运用为背景的创新小题。2012年以函数为知识背景考查对于函数图象、逻辑分析、参数讨论等思维方法的综合运用;2013年以立体几何为背景,考查空间中的距离、三视图、动点变化等问题的处理;2014年以三角函数为背景,考查正弦型函数图象、性质等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此类题型要求考生能够熟练挖掘题目中所蕴涵的数学原理、挖掘隐含条件,条件多时需要多角度分析解题思路、找到合适的突破口。
2015年,第14题考查了分段函数最值与零点问题。第一问由于知道具体解析式,因此很容易得出答案,第二问需要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结合图象分析,考查函数性质、图象、参数讨论等知识点综合处理分析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以第8、14题为代表的创新小题是北京市一贯的命题特色,需要考生能够有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数学问题,运用高中学过的数学模型、基本数学思想来解决数学问题。
第18题,是以导数为知识背景,考查对于函数知识思维方法的深度理解,包括函数方程、性质、图象等角度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尤其是2014年,题目中涉及到的都是平时常见的基本形式,但是直接求解会非常困难,需要考生能够将其转化、化归到平时习惯的数学模型中进行求解。2015年第18题第一问主要考查函数切线方程,属于基本概念考查;第二问主要考查利用导数基本思想处理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也是属于平时常规解题套路,构造函数求导运用极值即可。第三问,同样是恒成立问题,但是难点在于对于参数的处理,常规方法不容易处理,只需看两边在0处的函数值相同,所以只需两边同时求导,边大于边即可。
第19题,以圆锥曲线为知识背景,考查解析几何知识思维方法及其运用。近年来,无论是2010年的三角形面积的处理、2011年弦长的处理、2012年三点共线问题、2013年菱形存在性判断证明,还是2014年圆锥曲线中直线与圆的切线证明,都需要考生综合分析几何问题的常见处理角度,考生需要掌握其几何原理、代数表达、方程求解等数学技能。2015年第一问求解圆锥曲线方程,属于概念原理考查。第二问利用两个三角形相似,构建坐标之间的关系容易得出答案,该题难度比2014年略低。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