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创业故事

高中知识
2022/1/10
一、谁知道马云的真是创业经历
1982年18岁的马云第一次高考失败下学谋生,先后当作秘书、做过搬运工,后来给杂志社蹬三轮送书。
一次偶然的机会马云在帮浙江舞蹈家协会主席抄文件的时候接触到路遥的代表作《人生》,这本书迅速改变了马云的思想,马云从书中体悟到“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处却往往只有几步”遂下定决心,参加二次高考。 1983年19岁的马云二次高考依然失利,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但受《排球女将》永不言败的精神激励,准备参加第三次高考,因为家人反对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但决心永不放弃。
1984年20岁的马云第三次高考艰难过关。他的成绩是专科分数,离本科线还差5分,后因马云同专业招生不满,马云被调配到外语本科专业,捡了个便宜,跌跌撞撞、摇摇晃晃进入杭州师范学院本科。
1988年24岁的马云大学毕业后进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当英语老师。 1988年—1995年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任教期间业余时间在杭州一家夜校兼职教英语,同时帮助别人从事英语翻译。
1995年辞去大学教师工作。 1994年30岁而立之年的马云开始创业,创立杭州第一家专业翻译社-海博翻译社。
1995年,“杭州英语最棒”的31岁的马云受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一笔债务。结果是钱没要到一分,却发现了一个“宝库”——在西雅图,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马云第一次上了互联网。
刚刚学会上网,他竟然就想到了为他的翻译社做网上广告,上午10点他把广告发送上网,中午12点前他就收到了6个email,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和曰本,说这是他们看到的有关中国的第一个网页。马云当时就意识到互联网是一座金矿。
开始设想回国建立一个公司,专门做互联网。马云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把国内的企业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网上向全世界发布,他立即决定和西雅图的朋友合作,一个全球首创的B2B电子商务模式,就这样开始有了创意。
并起名中国黄页(chiinapage)。 回国当晚,马云约了24个朋友做外贸的朋友也是他在夜校名义上的学生,给他们介绍,结果23人反对,只有一个人说可以试试。
马云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还是决定干,哪怕24人都反对,他也要干。 “其实最大的决心并不是我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觉得做一件事,经历就是成功,你去闯一闯,不行你还可以调头,但是如果你不做,就像你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一样的道理”。
马云提起当初,赞赏的是自己的勇气而不是眼光。 1995年4月,31岁的马云投入7000元,又联合妹妹、妹夫、父母等亲戚凑了两万元,创建了“海博网络”,“海博网络”从此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产品就是 “中国黄页”。
1996年,32岁的马云艰难的推广自己的中国黄页,在很多没有互联网的城市,马云一律被称为“骗子”,但马云仍然像疯子一样不屈不挠,他天天都这样提醒自己:“互联网是影响人类未来生活30年的3000米长跑,你必须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又要像乌龟一样耐跑。”然后出门跟人侃互联网,说服客户。
业务就这样艰难地开展了起来。1996年营业额不可思议地做到了700万!也就是这一年,互联网渐渐普及了。
1996年3月因为杭州电信的实力悬殊的竞争,最后马云不得已和杭州电信合作,马云的中国黄页资产折成60万,占30%股份,杭州电信投入140万人民币,占70%股份。后因经营观念不同,马云和杭州电信分道扬镳,放弃了自己的中国黄页,并将自己拥有的21%的中国黄页股份,全数送给了一起创业的员工。
这年是1997年,这是马云创业生涯第一次的失败,这年马云33岁。 1997年,马云离开中国黄页后,受外经贸部邀请,加盟外经贸部新成立的公司,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EDI),由马云组建、管理,马云占30%股份,参与开发了外经贸部的官方站点以及后来的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
在这个过程中,马云的btob思路渐渐成熟“用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服务”。连网站的域名他都想好了——阿里巴巴。
互联网像一个无穷的宝藏,等待人们前去发掘,就像阿里巴巴用咒语打开的那个山洞。 1999年,35岁的马云受够了在政府企业做事条条框框的束缚、磕绊与畏首畏尾,不甘心受制于人的马云推辞了新浪和雅虎的邀请决心南归杭州创业,团队成员全部放弃其他机会决心跟随。
这年1999年,这是马云遭逢的人生的第二次创业失败。 1999年1月15日,马云和他的团队悄然南归。
1999年2月,在杭州湖畔家园马云的家中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18位创业成员或坐或站,神情肃穆地围绕着慷慨激昂的马云,马云快速而疯狂地发表激情洋溢的演讲“黑暗中一起摸索,一起喊,我喊叫着往前冲的时候,你们都不会慌了。你们拿着大刀,一直往前冲,十几个人往前冲,有什么好慌的?”在这次“起事”的会议上,马云和伙伴共筹了50万元本钱。
并按照惯例进行了全程录像,马云坚信这将有极大的历史价值。在这次会议上马云说“我们要办的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我们的目标有三个,第一,我们要建立一家生存102年的公司;第二,我们要建立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第三,我们要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
从这天开始,马云开始铁下心。
二、马云的创业故事读书时,他的成绩从没进过前三名。
他的理想是上北大,但最后他只上了杭州师院,还是个专科,而且考了3年。第一年高考他数学考了1分,第二年19分。
马云后来常说自己的创业经历至少可以证明:“如果我马云能够创业成功,那么我相信中国80%的年轻人都能创业成功。”· 大学毕业后,马云当了6年半的英语老师。
期间,他成立了杭州**外文翻译社,用业余时间接了一些外贸单位的翻译活。钱没挣到多少,倒是闯出了一点名气。
1995年,“杭州英语最棒”的马云受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一笔债务。 结果是钱没要到一分,倒发现了一个“宝库”——在西雅图,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马云第一次上了互联网。
刚刚学会上网,他竟然就想到了为他的翻译社做网上广告,上午10点他把广告发送上网,中午12点前他就收到了6个email,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说这是他们看到的有关中国的第一个网页。“这里有大大的生意可做!”马云当时就意识到互联网是一座金矿。
噩梦般的讨债之旅结束了,马云灰溜溜地回到了杭州,身上只剩下1美元和一个疯狂的念头。成为“阿里巴巴”马云的想法是,把中国企业的资料集中起来,快递到美国,由设计者做好网页向全世界发布,利润则来自向企业收取的费用。
马云相信“时不我待,舍我其谁”!找了个学自动化的“拍档”,加上妻子,一共三人,两万元启动资金,租了间房,就开始创业了。这就是马云的第一家互联网公司——海博网络,产品叫做“中国黄页”。
在早期的海外留学生当中,很多人都知道,互联网上最早出现的以中国为主题的商业信息网站,正是“中国黄页”。所以国外媒体称马云为中国的mr.internet。
三、马云的创业故事400字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云 1964年10月出生于杭州。
1988年6月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 1995年4月创办的“中国黄页”网站,是第一家网上中文商业信息站点,在国内最早形成面向企业服务的互联网商业模式。
1997年年底,马云和他的团队在北京开发了外经贸部官方站点、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等一系列国家级站点。 1999年初,马云回到杭州以50万元人民币创业,开发阿里巴巴网站(www.网址未加载)。
2001年,为中国企业“入世”,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的目标,阿里巴巴推出“中国供应商”服务,向全球推荐中国优秀的出口企业和商品,同时推出“阿里巴巴推荐采购商”服务,与国际采购集团沃尔玛、通用电气、Markant和Sobond等结盟,共同在网上进行跨国采购; 同年,阿里巴巴联手全国工商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共同发起倡议在中国设立“919”诚信日,并在全球率先推出企业级网上信用管理产品“诚信通”; 同年,哈佛商学院在中国公开阿里巴巴经营管理实践的MBA案例,并再次将阿里巴巴转型期的管理实践选为案例研究。9月,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再次将阿里巴巴选为全球最佳B2B站点之一,是中国唯一入选网站。
2000年10月,美国亚洲商业协会评选马云为本年度“商业领袖”,以表彰他在创新商业模式及帮助各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实现全球化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1688)在港上市。
截至下午4点收盘,阿里巴巴股价达到39.90港元,是13.5元发行价的几乎三倍。 当日,阿里巴巴以30港元开盘,经过短时震荡并下探28港元后一路攀升,最高至39.95港元。
以收盘价估算,阿里巴巴市值约2000亿港元,约300亿美元。超过百度,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百度股价突破了400美元,市值突破了1000亿人民币。 马云称,尽管阿里巴巴已经上市,但是仍然不觉得自己是大老板,至今对自己的定位仍然是一个创业者。
不过与上市前相比,由于公司人员结构更加庞大,自己的压力也将比以前更大。 阿里巴巴B2B公司CEO卫哲在阿里巴巴上市挂牌仪式后表示,阿里巴巴接下来的发展和增长,会考虑国内更多的客户服务中心的建设,会关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会更多关注新技术的引用。
“我们的投资方向是,第一看着、盯着对我们客户有价值的技术。第二是获得和我们现在不重复,包括国内和国外的技术。
第三包括新的电子商务的应用,也就是阿里巴巴没有,但是在别的平台上证明是可行的。我们希望通过投资进行合作。”
雅虎财经:马云的成长故事与创业历程。
四、马云的成功史马云的创业过程马云阿里妈妈VS史玉柱脑白金 自从史玉柱做了脑白金的广告之后,人们对广告和营销就有了另一种表情"恶心",死缠烂打不计后果管你烦不烦就是要你知道。
靠脑白金再次发迹的案例,被营销界奉为经典,凡是搞营销的哥们都得好好的拜读,当然也试图模仿以达到相应的效果,阿里妈妈也来个翻版的。 马云的阿里妈妈VS史玉柱的脑白金 10月31日10点10分左右一个朋友接到一个电话,号码是0571-88921200,一开口就是阿里妈妈把阿里妈妈的营销手段介绍了个遍,听出来了,原来阿里妈妈开始电话营销了,我那朋友想不对呀?他的网站才10个IP的查询网站,怎么回事?怎么还。
?觉得没意思就不理会了,看到我就跟我提了这事,感觉这个阿里妈妈实在是太不可思意,说本来看到阿里妈妈的拉下线的地址都想吐了,还来电话。
..。
五、马云创业历程如今,“阿里巴巴”服务的商人达到240万,马云即使在睡梦中,“阿里巴巴”每天也有100万元的收入。
发现宝库 作为国内最早btob(商家对商家)网站的创始人,马云的名气在国内远没有在国外响 04年加盟好项目大联展一起邂逅阳光有情人小户型主阵容揭晓多媒体互动学英语,虽然他没有任何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 2000年7月17日,他甚至成为了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国际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福布斯》杂志的封面故事是这样描写他的:深凹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个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
马云说,看了这期《福布斯》后,才知道“自己其实有多丑”。而且据马云自己讲他还很笨。
读书时,他的成绩从没进过前三名。他的理想是上北大,但最后他只上了杭州师院,还是个专科,而且考了3年。
第一年高考他数学考了1分,第二年19分。 马云后来常说自己的创业经历至少可以证明:“如果我马云能够创业成功,那么我相信中国80%的年轻人都能创业成功。”
· 大学毕业后,马云当了6年半的英语老师。期间,他成立了杭州**外文翻译社,用业余时间接了一些外贸单位的翻译活。
钱没挣到多少,倒是闯出了一点名气。1995年,“杭州英语最棒”的马云受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一笔债务。
结果是钱没要到一分,倒发现了一个“宝库”——在西雅图,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马云第一次上了互联网。刚刚学会上网,他竟然就想到了为他的翻译社做网上广告,上午10点他把广告发送上网,中午12点前他就收到了6个email,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说这是他们看到的有关中国的第一个网页。
“这里有大大的生意可做!”马云当时就意识到互联网是一座金矿。 噩梦般的讨债之旅结束了,马云灰溜溜地回到了杭州,身上只剩下1美元和一个疯狂的念头。
成为“阿里巴巴”马云的想法是,把中国企业的资料集中起来,快递到美国,由设计者做好网页向全世界发布,利润则来自向企业收取的费用。 马云相信“时不我待,舍我其谁”!找了个学自动化的“拍档”,加上妻子,一共三人,两万元启动资金,租了间房,就开始创业了。
这就是马云的第一家互联网公司——海博网络,产品叫做“中国黄页”。在早期的海外留学生当中,很多人都知道,互联网上最早出现的以中国为主题的商业信息网站,正是“中国黄页”。
所以国外媒体称马云为中国的mr.internet。 马云的口才很好。
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在杭州街头的大排档里经常有一群人围着一个叫马云的人,听他口沫乱飞地推销自己的“伟大”计划。 那时候,很多人还不知互联网为何物,他们称马云为骗子。
1995年他第一次上中央台,有个编导跟记者说,这个人不像好人!其实在很多没有互联网的城市,马云一律被称为“骗子”。但马云仍然像疯子一样不屈不挠,他天天都先这样提醒自己:“互联网是影响人类未来生活30年的3000米长跑,你必须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又要像乌龟一样耐跑。”
然后出门跟人侃互联网,说服客户。业务就这样艰难地开展了起来。
1996年,马云的营业额不可思议地做到了700万!也就是这一年,互联网渐渐普及了。这时马云受到了外经贸部的注意。
1997年,马云被邀请到北京,加盟外经贸部的一个由联合国发起的项目——edi中心,并参与开发外经贸部的官方站点以及后来的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常在这个过程中,马云的btob思路渐渐成熟:用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服务。他研究认为,互联网上商业机构之间的业务量,比商业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业务量大得多。
为什么放弃大企业而选择中小企业,马云打了个比方:“听说过捕龙虾富的,没听说过捕鲸富的。” 连网站的域名他都想好了——互联网像一个无穷的宝藏,等待人们前去发掘,就像阿里巴巴用咒语打开的那个山洞。
1999年,马云回杭州创办“阿里巴巴”网站。临行前,他对他的伙伴们说:“我要回杭州创办一家自己的公司,从零开始。
一传十,十传百,阿里巴巴网站在商业圈中声名鹊起。
然后,马云继续挥舞着他那双干柴般的大手,到世界各地演讲:“btob模式最终将改变全球几千万商人的生意方式,从而改变全球几十亿人的生活!” 他在吸引到大量客户的同时也吸引人才和风险投资。 台湾人蔡崇信是全球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investab的亚洲代表,他听说“阿里巴巴”之后立即飞赴杭州要求洽谈投资。
一番推心置腹之后,蔡竟然出人意料地说:“马云,那边我不干了,我要加入'阿里巴巴'!”马云吓了一跳:“不可能吧,我这儿只有500元人民币的月薪啊!”但两个月后,蔡崇信就任“阿里巴巴”的cfo(首席财务官)。后来蔡的妻子告诉马云:“如果我不同意他加入,他一辈子都不会原谅我。”
这一事件引起华尔街一阵惊奇和震动。随后以华尔街高盛为首的多家公司,毫不犹豫地向阿里巴巴投入了500万美金。
高盛资金到位的第。
六、马云的创业经历一、关于创业: 1、阿里巴巴的创业是一路被批评跟骂过来的,没有骂声我反而会特别紧张。
因为世界变化很快,也越来越多元化。任何观点,大家用自己的脑袋去判断,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可以展示未来和看待。
2、阿里巴巴很幸运,但我们付出的代价跟努力超乎大家的想像,背后有太多眼泪、委曲和挫折。郭董(郭台铭)在这,我们都是过来人。
创业的时候,我以为企业大了没那麽多痛苦跟麻烦,可以像有钱人一样到沙滩上享受人生抽雪茄,没想到做大了更累,压力也更大,每个错误都可以让你明天就关门。 3、少听别人说,自己去思考,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给自己一个决心,我干五年十年一定把它做出来,阿里是今天这样走出来的,今天这条路也是所有创业者都走过的路,可能这也是基本的原则。
二、这些经历对我帮助很大 1、学英文。我的英语不是正规教育出来,是聊天聊出来的。
我们家是没有人懂英文。我每天早上骑自行车在杭州酒店门口,找来旅游的老外练英文,我做免费导游,这样聊了九年。
这九年,我受益最大的不仅是语言,而是了解了不同的东西,了解了西方的一些思考和文化,开拓了视野。因为其实你学的不是语言,而是文化,学习了解另一个国家跟地区是怎麽发展。
到今天为止,去全世界各地合作的时候,我能明白背后的出发点是什麽。如果只是透过翻译交流,有时理解起来会很艰辛。
2、当老师。进师范当了学生会主席,还当了学联主席,学习了怎么理解别人,组织活动。
我分配到大学教书时,当时的校长说,全班就你一个人分配到大学教书,你5年内不许出来。我答应了。
后来,在学校的日子比较艰辛,因为同样是老师,我的毕业学校最差,大家不太看得起,工资也不够用。后来深圳有人承诺给我1200块工资、海南愿意出3600块工资。
但承诺就是承诺,说了不去就不能去,这样在学校,一教教了六年。 这6年踏踏实实当班主任的经历,改变了我,让我受益匪浅。
因为所有老师的共识都是希望学生好、能够超越自己,觉得学生一有不对就会跳出来,不会希望学生学坏。所以到今天为止我还像个老师,天天在公司里希望员工超越我、做得比我好、都可以非常成功。
3、失败的经历。失败很正常,人生最大的财富就是你以前所有失败的经历。
我倒楣的其实事情挺多的,大家都知道我找过几十份工作全被拒绝,这辈子从没应聘成功过。24个人去肯德基面试,只有我没被录取(老板是台湾人)。
包括爸妈在内没人觉得我会成功,我问过太太,你希望我成为首富呢,还是受尊重的人。她说你?首富?怎么可能!当然做受尊重的人。
学语言开拓了视野,做学生干部、当老师锻炼了心态和组织能力,不断的失败又锻炼了我的抗击打能力。 三、创业重要的三点 1、乐观。
不管你承不承认,本质上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乐观的。我以前没发现自己很乐观,反正从小到大就是失败,也就就习惯了,应聘失败我回来觉得也还挺好。
学会左手温暖右手,相信明天一定会比今天更好。 1999年创业时,想给中国企业推销用电子商务几乎不可能。
我们当时跑了十个客户,十个全都被拒绝。后来有一个没拒绝,我们就很高兴,特别高兴。
10年以后,优秀的公司会越来越多,而你还在抱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痛苦,以前没人理你,痛苦;现在找你麻烦的人都是关心你的人。
2、检查自己的问题。做企业就像打仗,活着回来就是成功。
一味说别人错的人,永远不会回来。所以,花时间去看别人怎么失败,去检查自己的问题。
3、超越一般人的坚持能力。10多年来,我晚上经常想:不干了,真没意思。
早上起来还是继续干了。怕竞争,就别做企业,怕难怕被人骂,就别创业。
梦想和理想的差异在哪里?想当飞行员、当老板、当教授,这叫梦想。理想是什么?是有一帮团队的,一帮人共同理解支持,理想是要变成现实的。
四、创业最好的时机 1、没有比这个时代更好的时候,因为我们从来没遇上现在的机会。每一代人有每一代的职责,有每一代的机遇,THISISOURTIME。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分别释放了人的体能和能源,而我们在经历的这一次技术革命,是在释放人的大脑,在从IT时代向DT时代发展。很多年轻人不愿意接受现实,那你可以做出更佳的创新。
2、未来三十年,整个变革会远远超过大家的想像。有人说超市不好卖,都是因为淘宝。
但你没明白,没有淘宝也会不好卖——因为消费者需求愈来愈个性化,而这,就是社会的发展。 3、创新是无穷无尽的,人人都看好的不叫机会。
有个大学生在淘宝上卖夏天蚊子的标本,还卖得很好。他说在夏天复习功课的时候蚊子咬他,就给女孩子做成耳环,结果有人要两只一模一样的蚊子,他就很苦恼。
前几年在阿里巴巴上卖得很好的美国黑人经常用的假发,有人买了一顶,下水去游泳,结果假发的胶水融化了,她不满意就跟我们提,于是几个礼拜后,世界上就诞生了第一款可以下水游泳的假发。内容摘自网址未加载。
七、关于马云创业初期的故事马云创业初期的故事如下: 马云不懂互联网技术,设计网页的是他的员工。
1995年4月,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公司杭州海博电脑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三名员工是马云、马云夫人张瑛和何一兵。
1995年5月,中国黄页正式上线,马云开始从身边的朋友做生意。此时,离中国能上Internet还有3个月。
在这之前,马云第一次创业并不比你我强多少,他苦苦亏损了三年才开始盈利。 1992年,还在大学教书的马云跟同事一起成立了海博翻译社,一间不起眼的门面静静座落在这条不宽敞的街边,门前行人穿梭,但并不代表着就有好的生意来。
第一个月的营业额才600不到,入不敷出的状况另大家都有些失落。但马云坚信翻译社可以做下去,一直到了亏损三年后,1995年,海博翻译社开始盈利。
现在,海博翻译社已经成为杭州最大的专业翻译机构之一。 回顾马云鲜为人知的第一次创业经历,我们就能知道,马云如今能取得这么巨大的成功,是有道理的。
因为像马云这样执着、不达目标不罢休的人,无论做什么,最终注定是一定要成功的。 扩展资料 马云,1964年9月10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省嵊州市谷来镇, 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现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日本软银董事、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理事会主席兼全球董事会成员、华谊兄弟董事、生命科学突破奖基金会董事、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
1988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同年担任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英文及国际贸易教师,1995年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1998年出任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国富通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并担任阿里集团CEO、董事局主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马云。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马云的创业故事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马云的创业故事》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