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谚语俗语

1.24节气的民间谚语

关于24节气的民间谚语有: 1、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2、知了叫、割早稻、知了飞、堆草堆; 3、山黄石头黑、套犁种早麦; 4、小满前后、安瓜点豆; 5、四月芒种雨,五月无干土,六月火烧埔; 6、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月中央,无雪亦无霜;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 7、雷打秋,冬半收; 8、二八乱穿衣,春天后母面; 9、寒露麦,霜降豆; 10、立夏小满,雨水相赶; 11、立夏雨水潺潺,米要割到无处置; 12、寒露霜降,胡豆麦子在坡上; 13、立春晴,一春晴;立春下,一春下;立春阴,花倒春; 14、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小雪,今朝惊蛰,春分时雨到清明; 15、二月春分八月秋分昼夜不长不短,三年一闰五年再闰阴阳无差无错; 16、一局妙棋今日几乎忘谷雨;两朝领袖他年何以别清明。

扩展资料: 一、24节气歌: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二、24个节气其实就是24个时令点,每月2个。二十四节气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以及记载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时刻。

2.24节气谚语大全

24节气谚语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立春节气谚语:立春晴,雨水匀。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雨水节气谚语有关雨水节气的天气谚语很多,特别是在长江流域和江南广大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有e68a84e8a2ade799bee5baa63133****393131: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

(赣)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

(湘)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赣)雨打雨水节,二月落不歇。

(赣)雨水明,夏至晴。(湘)雨水节气的寒、暖、风、雷现象对未来天气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长江流域及江南有关这方面的气象谚语也有不少,例如: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

(桂)暖雨水,冷惊蛰,暖春分。(桂)雨水前雷,雨雪霏霏。

(苏)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湘)雨水节气时,雨下在早晨和晚上可以预兆出未来不同的天气,这方面的谚语有:雨打五更头,午时有日头。

(浙)早晨下雨当天晴,晚间下雨到天明。(苏)早雨不会大,只怕午后下。

(湘)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桂)开门见雨饭前雨,关门见雨一夜雨。

(浙)早晨落雨晚担柴,下午落雨打草鞋。(湘)早雨天晴,晚雨难晴。

(苏、浙)有关夜(晚)雨的气象谚语有:雨滴黄昏头,行人不要愁;雨滴鸡开口,行人不要走。(赣)雨打夜,落一夜。

(浙)夜雨三日雨。(浙)白天下雨晚上晴,连续三天不会停。

(吉)雨下黄昏头,明天是个大日头。(陕)晚上下雨白天晴,晒得泥草青又青。

(赣)有关春雨的气象谚语有: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十场春雨穿单衣。

惊蛰期间的谚语惊蛰描述着雷声将小动物惊醒,预示着春天的来临。关于惊蛰,有不少的谚语。

农谚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经验总结,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每年第一声春雷几时打响,在农民眼里是很重要的。

在这儿介绍几个根据惊蛰何时打雷,推测未来天气和收成情况的谚语:一是雷打在惊蛰前,那一年的雨水就特别多,“雷打惊蛰前,四十九天不见天”(杭州),容易产生低温阴雨天气。但对于山区就不同了,“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雨水虽多,但对于山区农田好排水,雨多倒是一件好事。

二是雷在惊蛰当天响起,就不管种什么都丰收,如:“惊蛰闻雷米如泥”“惊蛰雷鸣,成堆谷米。”三是惊蛰过了好多天都未听到响雷,那就会因缺雨水而影响收成。

另外,再给出一些与惊蛰有关的其他谚语,供参考:惊蛰至,雷声起。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冷惊蜇,暖春分。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惊蛰不藏牛。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惊蛰闻雷,谷米贱似泥。春分节气谚语描写昼夜等长的,如:“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根据春分晴雨预示后期天气及年景的有:“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春分无雨到清明”“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春分降雪春播寒”“春分无雨划耕田”“春分有雨是丰年”根据冷暖预示后期天气的有:“春分不暖,秋分不凉”“春分不冷清明冷”“春分前冷,春分后暖;春分前暖,春分后冷”根据风来预示后期天气的有:“春分西风多阴雨”“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春分大风夏至雨”“春分南风,先雨后旱”“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清明节气谚语清明节气的阴晴雨雪与对未来天气及年景有一定预示的谚语有: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桂)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鲁)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黑)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赣)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及云贵高原)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冀、晋)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苏、鄂)清明。

3.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

1、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2、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3、不懂二十四节气,不会管园种田地。

4、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

5、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老。

6、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7、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8、立夏东南百草风,几日几夜好天公。

9、小暑起燥风,日日夜夜好天公。

10、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

11、清明有雨正黄梅,清明无雨少黄梅。

12、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13、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14、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无雨水来迟。

15、立夏不下,桑老麦罢。

16、芒种日下雨,不是淤死泥鳅,就是烂断犁扣。

17、小暑种芝麻,头顶一盆花。

18、霜降不起葱,越长心越空。

19、立冬无雨一冬晴。

20、立冬晴,柴米堆得满地剩;立冬落,柴米贵似灵丹药。

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属阳历范畴。它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现在使用的农历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使其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

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9年7月,由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与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正式成立。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农谚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二十四节气

4.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农谚,俗语,格言共10个

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谚语:

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2、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3、农时节令到立夏,查补齐全把苗挖。4、立夏麦龇牙,一月就要拔。

5,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6、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人人忧,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7、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8、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

9、清明麻,谷雨花,立夏栽稻点芝麻。10、谷雨种棉花,能长好疙瘩。

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也是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

在古代人们没有天气预报,就会通过二十四节气来判断天气的冷暖变化,久而久之形成了很多谚语,这些谚语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惠 。

5.24节气谚语大全

24节气谚语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立春节气谚语:立春晴,雨水匀。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雨水节气谚语 有关雨水节气的天气谚语很多,特别是在长江流域和江南广大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有e68a84e8a2ade799bee5baa63133****393131: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

(赣)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 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

(湘) 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赣) 雨打雨水节,二月落不歇。

(赣) 雨水明,夏至晴。(湘) 雨水节气的寒、暖、风、雷现象对未来天气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长江流域及江南有关这方面的气象谚语也有不少,例如: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

(桂) 暖雨水,冷惊蛰,暖春分。(桂) 雨水前雷,雨雪霏霏。

(苏) 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湘) 雨水节气时,雨下在早晨和晚上可以预兆出未来不同的天气,这方面的谚语有:雨打五更头,午时有日头。

(浙) 早晨下雨当天晴,晚间下雨到天明。(苏) 早雨不会大,只怕午后下。

(湘) 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桂) 开门见雨饭前雨,关门见雨一夜雨。

(浙) 早晨落雨晚担柴,下午落雨打草鞋。(湘) 早雨天晴,晚雨难晴。

(苏、浙) 有关夜(晚)雨的气象谚语有:雨滴黄昏头,行人不要愁;雨滴鸡开口,行人不要走。(赣) 雨打夜,落一夜。

(浙) 夜雨三日雨。(浙) 白天下雨晚上晴,连续三天不会停。

(吉) 雨下黄昏头,明天是个大日头。(陕) 晚上下雨白天晴,晒得泥草青又青。

(赣) 有关春雨的气象谚语有: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十场春雨穿单衣。

惊蛰期间的谚语 惊蛰描述着雷声将小动物惊醒,预示着春天的来临。关于惊蛰,有不少的谚语。

农谚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经验总结,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每年第一声春雷几时打响,在农民眼里是很重要的。

在这儿介绍几个根据惊蛰何时打雷,推测未来天气和收成情况的谚语:一是雷打在惊蛰前,那一年的雨水就特别多,“雷打惊蛰前,四十九天不见天”(杭州),容易产生低温阴雨天气。但对于山区就不同了,“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雨水虽多,但对于山区农田好排水,雨多倒是一件好事。

二是雷在惊蛰当天响起,就不管种什么都丰收,如:“惊蛰闻雷米如泥”“惊蛰雷鸣,成堆谷米。”三是惊蛰过了好多天都未听到响雷,那就会因缺雨水而影响收成。

另外,再给出一些与惊蛰有关的其他谚语,供参考:惊蛰至,雷声起。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冷惊蜇,暖春分。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惊蛰不藏牛。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惊蛰闻雷,谷米贱似泥。春分节气谚语 描写昼夜等长的,如:“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根据春分晴雨预示后期天气及年景的有:“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春分无雨到清明”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 “春分降雪春播寒” “春分无雨划耕田” “春分有雨是丰年” 根据冷暖预示后期天气的有:“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春分不冷清明冷” “春分前冷,春分后暖;春分前暖,春分后冷” 根据风来预示后期天气的有:“春分西风多阴雨” “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春分大风夏至雨” “春分南风,先雨后旱” “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 清明节气谚语 清明节气的阴晴雨雪与对未来天气及年景有一定预示的谚语有: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桂)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鲁)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黑)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赣)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及云贵高原)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冀、晋) 清明无雨旱黄梅,。

6.二十四节气谚语大全

清明谷雨,冻死老鼠

在清明谷雨的节气,天气还是很冷的,这是北方寒潮南下的结果。

未到惊蛰先动雷,四十八天云不开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这是冬去春来天气变暖的现象。但所说断雪断霜的日期,各地不同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7.24节气的谚语

关于二十四节气,我国自古以来也流传了很多农谚,这都是经过数代耕作总结出来的农事安排的智慧,比如: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知了叫、割早稻、知了飞、堆草堆;

山黄石头黑、套犁种早麦;

小满前后、安瓜点豆;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干土,六月火烧埔;

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

冬节月中央,无雪亦无霜;

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

雷打秋,冬半收;

二八乱穿衣,春天后母面;

正月冻死龟,二月寒死牛;

三月寒死播田人,四月寒死新妇;

清明谷雨寒死虎母,寒露麦,霜降豆;

立夏小满,雨水相赶;

立夏雨水潺潺,米要割到无处置;

六月初一,一雷压九台;

寒露霜降,胡豆麦子在坡上;

立春晴,一春晴;

立春下,一春下;

立春阴,花倒春;

最好立春晴一日,风调雨顺好种田。

还有各地方都有一些谚语,比如四川地区传唱的《节气百子歌》,则将四川的民间风俗和节气相结合,以朴实的语言娓娓道来:

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

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

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

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

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

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

腊月年关四处去躲账主子。

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实践价值不言而喻

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按照天文学的惯例,以春分点(360度即0度)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两个节气点之间,相隔日数为15天多一点,全年即分为二十四个节气。

也就是说,二十四节气科学地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包括寒来暑往等季节变化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天气现象的发生规律,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发生时刻。

对于以农耕为依赖的古老中国而言,农人对气象气候的准确把握有多少,意味着来年的收成能有多少,二十四节气便为农人预判、把握气象气候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其实践价值不言而喻。

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些节气已逐步成为大众欢庆节日,并与民俗相结合,发展为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节日文化。例如冬至节,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吃羊肉等习俗。现在,我国台湾地区依旧保存着冬至时节用九层糕祭祀祖先的传统,以示不忘祖先,不忘自己的“根”。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二十四节气

参考资料:凤凰网-“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

8.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

1、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2、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3、雨水bai日晴,春雨发得早。

4、雨水有雨,一年多水。5、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

6、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du气。7、春分雨不歇,清明zhi前后有好天。

8、冰雹打麦不要怕,一棵麦子扩俩杈;加肥加水勤松土,十八天上就赶母。9、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10、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11、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

12、芒种雨涟涟,dao夏至火烧天。版13、夏至落雨,九场大水。

14、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15、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16、立冬小权雪,抓紧冬耕。结合复播,增加收成。

土地深翻,加厚土层。压砂换土,冻死害虫。

17、冬至在头,冻死老牛;冬至在中,单衣过冬;冬至在尾,没有火炉后悔。18、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二十四节气谚语俗语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二十四节气谚语俗语》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

二十四节气谚语俗语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Word文档

带你看艺考
艺考信息时光机

2023年浙江海洋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章程

浙江海洋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章程
浙江海洋大学2023年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浙江海洋大学2023年综合评价2023/2/24

【艺考专业】2023年西北大学美术学专业专业有哪些?

2023年西北大学美术学专业专业有哪些?西北大学2023年美术学专业招生专业名单已发布,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由于专业设置可能会变动,正式填报时需要以学校最新公布的数据为准。
西北大学,西北大学美术学专业专业
招生专业西北大学,西北大学美术学专业专业2023/5/11

哈尔滨广厦学院2023年广西本科提前批艺本二批录取分数线

2023年哈尔滨广厦学院艺术类录取分数线,哈尔滨广厦学院2023年广西本科提前批艺本二批录取分数线
2023年哈尔滨广厦学院艺术类录取分数线
艺术类录取分数线2023年哈尔滨广厦学院艺术类录取分数线2023/8/3

南京体育学院2023级本科新生数据揭秘!

2023年南京体育学院新生大数据,南京体育学院2023级本科新生数据揭秘!
2023年南京体育学院新生大数据
新生大数据2023年南京体育学院新生大数据2023/9/12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2022年各专业招生录取分数线(江苏省)

2022年江苏师范大学普通类录取分数线,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2022年各专业招生录取分数线(江苏省)
2022年江苏师范大学普通类录取分数线
普通类录取分数线2022年江苏师范大学普通类录取分数线2023/7/11

海南医学院2023年录取分数线(专科)(8.10)

2023年海南医学院普通类录取分数线,海南医学院2023年录取分数线(专科)(8.10)
2023年海南医学院普通类录取分数线
普通类录取分数线2023年海南医学院普通类录取分数线2023/8/11

2023年四川关于本科第一批预科第二次征集志愿的通知

2023年四川高考志愿填报,2023年四川关于本科第一批预科第二次征集志愿的通知
2023年四川高考志愿填报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2023年四川高考志愿填报2023/7/28

大连外国语大学2023年山西艺术类专业录取最低分公布

大连外国语大学2023年山西艺术类专业录取最低分公布
大连外国语大学2023年山西艺术类专业录取最低分公布
普通类录取分数线大连外国语大学2023年山西艺术类专业录取最低分公布2023/7/18

湖州学院2023年河南普通类录取结果查询

2023年湖州学院录取查询,湖州学院2023年河南普通类录取结果查询
2023年湖州学院录取查询
录取查询2023年湖州学院录取查询2023/8/3

成都锦城学院2023年普通类录取分数线(更新至7月20日)

成都锦城学院2023年普通类录取分数线,成都锦城学院2023年普通类录取分数线(更新至7月20日)
成都锦城学院2023年普通类录取分数线
普通类录取分数线成都锦城学院2023年普通类录取分数线2023/7/22

青海大学昆仑学院2023年学院在甘肃本科普通批录取学生名单

2023年青海大学昆仑学院录取查询,青海大学昆仑学院2023年学院在甘肃本科普通批录取学生名单
2023年青海大学昆仑学院录取查询
录取查询2023年青海大学昆仑学院录取查询2023/8/9

哈尔滨商业大学2023年山西省本科二批次录取分数线

2023年哈尔滨商业大学普通类录取分数线,哈尔滨商业大学2023年山西省本科二批次录取分数线
2023年哈尔滨商业大学普通类录取分数线
普通类录取分数线2023年哈尔滨商业大学普通类录取分数线2023/8/3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2022录取查询
录取查询淮北职业技术学院2022录取查询2022/8/23

广州美术学院2023年普通本科招生简章

广州美术学院2023年普通本科招生简章
广州美术学院2023年招生简章
艺术类招生简章广州美术学院2023年招生简章2023/1/18

上海海事大学2023年第六批录取通知书正在投递

2023年上海海事大学录取通知书,上海海事大学2023年第六批录取通知书正在投递
2023年上海海事大学录取通知书
录取通知书2023年上海海事大学录取通知书2023/7/26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录取查询
录取查询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录取查询2022/7/28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高职单独考试招生拟录取考生名单公示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高职单独考试招生拟录取考生名单公示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高职单独考试招生拟录取考生名单公示
单独招生录取信息襄阳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高职单独考试招生拟录取考生名单公示2023/7/14

陕西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本科C段录取征集志愿

陕西: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本科C段录取征集志愿
陕西: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本科C段录取征集志愿
陕西高考志愿填报陕西: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本科C段录取征集志愿2022/7/20

河北师范大学2022年招生章程

等你来!河北师范大学2022年招生章程来啦!
河北师大招生
普通类招生章程河北师大招生2022/6/14

同济大学2022年第二学士学位招生报名审核通过考生名单公示

同济大学本科招生网- 同济大学2022年第二学士学位招生报名审核通过考生名单公示
同济大学
招生信息同济大学2022/6/13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

艺考热搜

艺考数据
艺考资源站

  • 艺考分数线
  • 艺考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