愠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高考资讯
2022/1/8
愠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恼怒。例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的意思是恼怒。
文言文愠的意思
愠:恼怒。
《论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意为:别人不理解自己而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愠的基本字义
(1)(形声。从心,昷(wēn)声。本义:含怒,生气)
(2)同本义
愠,怒也。——《说文》
愠,恨。——《苍颉篇》
舞斯愠。——《礼记·檀弓》。注;“犹怒也。”
愠而不出。——《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诗·邶风·柏舟》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3)又如:愠怍(愠怒);愠恚(怨恨恼怒)
(4)羞,害羞
引得些鸳鸯儿交颈和鸣,忽的见了,愠的面赤,兜的心疼。——元·关汉卿《金线池》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愠在文言文中的意思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愠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