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尽其极”是什么意思?无所不用其极是什么意思?

中国文化
2022/1/8
“无所不尽其极”是什么意思?
“无所不尽其极”意思是指尽一切努力,来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现指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来段(含贬义)。
无所不尽其极
【全拼】:【wú suǒ bù jìn qí jí】
【出处】:《礼记·大学》:"《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译文:所以君子无处不尽心尽力,以新民,至善。)
【造句】:
1、为了促使萨卡什维利先生卷入战争,俄无所不用其极。
2、可以肯定的是塔利班会无所不用其极使这次选举更血腥。
3、我和伊莱合谋想搅黄自了他们的这场约会,只要能搅黄无所不用其极,不只是在他那考究的“野马(Mustang)”车的座套上到处乱抹鼻涕脓袋。
4、2004年他走遍美国各地为社会保守派摇旗呐喊,并且zd无所不用其极的力图将达施勒挤下台。
6、只要能获得物质成功或着能享誉世界,为此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似乎不在话下。
无所不用其极是什么意思?无处不追求完善。
一、原文:《大学·第三章》作者:曾参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二、译文:
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西周周成王)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周孔子编订)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扩展资料
《大学》简述
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大学》至今已流传两千多年,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学术特点、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尽管《大学》没有从《礼记》中独立出来,但是,西汉的董仲舒、东汉的郑玄、唐代的孔颖达和韩愈,他们对《大学》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影响了《大学》的学术地位。
【解释】:极:百穷尽。原意是无处不用尽心力。度现指做坏事时任何极端的手段都使出来。
【出自】:《礼记·大学》:“《问诗》曰:‘周虽旧邦,答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示例】:日本侵内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
【语法】:复句式容;作谓语;含贬义
“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请教一下他的具体含义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的含义为:所以君子无处不尽心尽力。
原文:
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曰:“作新民。”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白话译文:
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下追求完善。
此文出自南宋·曾参所写的《礼记·大学·诗》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南宋(1127-1279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北宋覆亡后,赵构定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与北宋统称为宋朝,共传五世九帝,享国一百五十二年。
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后,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幸免于难,定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建庙称帝,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公元1138年,宋室迁都临安府(今浙江杭州)。金国几度南下都未能消灭南宋,南宋北伐皆无功而返,南宋和金国形成对峙局面。
公元1141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南宋放弃淮河以北地区,双方以淮河-大散关为界。南宋中后期政府腐败,奸臣辈出,漠北草原的蒙古人开始崛起。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漠北草原建立大蒙古国,公元1211年开始大举南侵进攻金朝。
公元1218年灭西辽,公元1227年灭西夏,公元1234年灭金。1235年蒙古入侵南宋,南宋军民拼死抵抗,直到1276年临安府被攻占,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战败,陆秀夫背着宋末帝赵昺跳海而亡,南宋覆灭。
作者简介:
曾子,姒姓,曾氏,名参(shēn),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
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周考王六年(公元前435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尊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渊。
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解释
原意是指尽百一切努力,来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现指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含贬义)。度作谓语。指做坏事时任何极端的手段都使出来。
极:此处是指房层最高的房梁,引申为君子到任何地方,都用最高的标准要专求自己。
无所:1.没有地方;没有处所。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属或事物
【出处】:《礼记·大学》:“《诗》百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度,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盘铭章‘其命’--指周朝承受的天命。‘维’--助词。‘其极’--指“至善”。‘是故问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所以君子无处不尽心尽力,以新民,至善。极:原答意:顶点,最高的境界。现指:极端。原意是版指尽一切努力,来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现指为达到目的,不权择手段。(含贬义)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无所不尽其极”是什么意思?无所不用其极是什么意思?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无所不尽其极”是什么意思?无所不用其极是什么意思?》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
文章《“无所不尽其极”是什么意思?无所不用其极是什么意思?》整理和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只是出于对文学的热爱与分享传播,文中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请自行甄别真伪!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