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的谚语

1.一些地方谚语的意思

1

从古至今,要爬上华山就只有一条路,说明华山的艰险,要走就走这条,没有别的选择,也不要存在侥幸、期待观望的心理。

(现在已经有了索道了)。

2

说起“桂林山水甲天下”,可谓家喻户晓。但这一不朽名句的出处,却鲜为人知。

801年前的宋代,时任广西提点刑狱兼权府事的王正功,在为赴京城赶考的桂林考生饯行的宴会上,当众赋诗,最早提出“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说。1983年,桂林市文物工作者在对独秀峰石刻进行清理时,意外发现这里刻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字句。

由于宋代旅游的发展,不少人留下了与王正功类似的溢美之词。如张洵的“桂林山水冠衡湘”,邓公衔的“桂林岩洞冠天下”,曾几的“江山清绝胜中原”,张孝祥的“桂林山水之胜甲东南”等等。其中,南宋末年的李曾伯在《重修湘西楼记》中直书“桂林山川甲天下”,与王正功的提法十分类似。

另外,据目前考证发现,历史上最早赞美桂林山水的文章出自南北朝时的大学者颜延之。宋文帝元嘉初年(公元424年),他来到桂林独秀峰游玩,感悟山水之际,挥笔写下“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的诗句。

3

流传甚广的说法

在中国各地的风土谣谚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应该算得上是流传最广的了。笔者少小时就不知从哪里听说了这句话,以致对韦庄一首词的意境也歆羡不已。韦词上阕云:“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这实在是令人心旌摇荡的意境。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显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但目前研究俗语的人一般都只能举出较晚的书证。较为熟悉的是出自《七修类稿》和《古今小说》,这都已是明代的东西。另外,苏南民歌《姑苏风光》起首也唱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但这首歌又名《大九连环》,是由若干首民歌联缀起来的,而且后面唱的确实是两地的风光:“杭州西湖,苏州么有山塘,哎呀两处好地方。”显然它不像另一首著名的民歌《月子弯弯照九州》一样具有一个古老的起源。后者从南宋以来一直有流传。

唐朝诗人开先例

笔者认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可追溯至唐代。可以分两半来说,前半是将江南比作天堂。唐诗人任华曾在《怀素上人草书歌》吟咏:“人谓尔从江南来,我谓尔从天上来!”这应该便是将江南比作天堂的滥觞。在此之前,江南曾因其在南朝的繁华而被称作“佳丽地”,尚无将其比作天上的先例。“佳丽地”的名头在唐朝得以继续,且有将其他地方挤出这一行列之势。

白居易品题是关键

另一半是以苏杭二州当作江南的头牌,这在唐后期也很明显。个中的关键是白居易的品题。白居易曾历任杭、苏二州刺史,他在二州任上写过不少夸赞当地的诗篇。但是,起先他还只是单夸杭州。任杭州刺史时,他与身为越州刺史的元稹夸口,称:“知君暗数江南郡,除却馀杭尽不如。”后来他为苏州刺史,又称苏州“甲郡标天下,环封极海滨”。从此他便以苏杭并称,颇以曾为“苏杭两州主”而自豪。到晚年他回到北方,对苏、杭二州更是念念不忘。他在和殷尧藩的一首诗中写道:“江南名郡数苏杭,写在殷家三十章。君是旅人犹苦忆,我为刺史更难忘。境牵吟咏真诗国,兴入笙歌好醉乡。为念旧游终一去,扁舟直拟到沧浪。”不言而喻,“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正是这一品题与将江南比作天上的口碑的合流。

2.有没有一些地方的俗语啊

重庆俗语

啥子: 什么

耍朋友:谈恋爱

婆娘:老婆

哈哈儿:马上

安逸:满意,舒服。

麻 :骗

记倒: 记得

男娃儿:男孩

嫩个:这么

打望:看美女

装莽:装蒜

莫搞豪:不懂事

拉起:傻

回切:回去

雄起:加油

要的:好

郎个呦台哦:怎么得了

妹儿:姑娘

堂客:老婆

长的乖:长得漂亮

3.地方俗语有哪些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鲤鱼走长江。

◆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谚语第二缉 ◆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

◆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一理通,百理融。 ◆人怕没理,狗怕夹尾。

◆人怕理,马怕鞭。 ◆人横有道理,马横有缰绳。

◆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不看人亲不亲,要看理顺不顺。

◆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理事不成。 ◆天下的弓都是弯的,世上的理都是直的。

◆天无二日,人无二理。 ◆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

◆无理心慌,有理胆壮。 ◆牛无力拖横耙,人无理说横话。

◆认理不认人,不怕不了事。 ◆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

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 ◆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说。

◆水退石头在,好人说不坏。 ◆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让人一寸,得理一尺。 ◆有理说实话,没理说蛮话。

◆有理的想着说,没理的抢着说。 ◆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有理不在言高,有话说在面前。 ◆有理不可丢,无理不可争。

◆有理赢,无理输。 ◆有理摆到事上,好钢使到刃上。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有斧砍得树倒,有理说的不倒。

◆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会说。 ◆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吃人的嘴软,论人的理短。 ◆吃要吃有味的,说要说有理的。

◆会走走不过影,会说说不过理。 ◆舌头是肉长的,事实是铁打的。

◆灯不亮,要人拨;事不明,要人说。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好人争理,坏人争嘴。 ◆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

◆好酒不怕酿,好人不怕讲。 ◆走不完的路,知不完的理。

◆走路怕暴雨,说话怕输理。 ◆坛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

◆理不短,嘴不软。 ◆菜没盐无味,话没理无力。

◆脚跑不过雨,嘴强不过理。 ◆做事循天理,出言顺人心。

◆船稳不怕风大,有理通行天下。 ◆煮饭要放米,讲话要讲理。

◆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 ◆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

◆路是弯的,理是直的。 ◆路不平,众人踩;事不平,大家管。

◆路有千条,理只一条。 ◆碾谷要碾出米来,说话要说出理来。

◆稻多打出米,人多讲出理。 ◆劈柴看纹理,说话凭道理。

谚语第三缉 ◆人有志,竹有节。 ◆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

◆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人往大处看,鸟往高处飞。 ◆人争气,火争焰,佛争一炷香。

◆人老心不老,身穷志不穷。 ◆人要心强,树要皮硬。

◆人凭志气,虎凭威势。 ◆人怕没志,树怕没皮。

◆人起心发,树起根发。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 ◆山高流水长,志大精神旺。

◆小人记仇,君子长志。 ◆不怕路长,只怕志短。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不磨不炼,不成好汉。

◆木尺虽短,能量千丈。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 ◆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

◆无志山压头,有志人搬山。 ◆见强不怕,遇弱不欺。

◆月缺不改光,箭折不改钢。 ◆水深难见底,虎死不倒威。

◆水往下流,人争上游。 ◆只要自己上进,不怕人家看轻。

◆只有上不去的天,没有过不去的山。 ◆只怕不勤,不怕不精;只怕无恒,不怕无成。

◆只给君子看门,不给小人当家。 ◆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鸟往明处飞,人往高处去。 ◆生人不生胆,力大也枉然。

◆宁可身冷,不可心冷;宁可人穷,不可志穷。 ◆宁可身骨苦,不叫面皮羞。

◆宁做蚂蚁腿,不学麻雀。

4.地方俗语有哪些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鲤鱼走长江。

◆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谚语第二缉 ◆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

◆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一理通,百理融。◆人怕没理,狗怕夹尾。

◆人怕理,马怕鞭。◆人横有道理,马横有缰绳。

◆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不看人亲不亲,要看理顺不顺。

◆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理事不成。◆天下的弓都是弯的,世上的理都是直的。

◆天无二日,人无二理。◆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

◆无理心慌,有理胆壮。◆牛无力拖横耙,人无理说横话。

◆认理不认人,不怕不了事。◆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

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说。

◆水退石头在,好人说不坏。◆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让人一寸,得理一尺。◆有理说实话,没理说蛮话。

◆有理的想着说,没理的抢着说。◆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有理不在言高,有话说在面前。◆有理不可丢,无理不可争。

◆有理赢,无理输。◆有理摆到事上,好钢使到刃上。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有斧砍得树倒,有理说的不倒。

◆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会说。◆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吃人的嘴软,论人的理短。◆吃要吃有味的,说要说有理的。

◆会走走不过影,会说说不过理。◆舌头是肉长的,事实是铁打的。

◆灯不亮,要人拨;事不明,要人说。◆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好人争理,坏人争嘴。◆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

◆好酒不怕酿,好人不怕讲。◆走不完的路,知不完的理。

◆走路怕暴雨,说话怕输理。◆坛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

◆理不短,嘴不软。◆菜没盐无味,话没理无力。

◆脚跑不过雨,嘴强不过理。◆做事循天理,出言顺人心。

◆船稳不怕风大,有理通行天下。◆煮饭要放米,讲话要讲理。

◆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

◆路是弯的,理是直的。◆路不平,众人踩;事不平,大家管。

◆路有千条,理只一条。◆碾谷要碾出米来,说话要说出理来。

◆稻多打出米,人多讲出理。◆劈柴看纹理,说话凭道理。

谚语第三缉◆人有志,竹有节。◆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

◆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人往大处看,鸟往高处飞。◆人争气,火争焰,佛争一炷香。

◆人老心不老,身穷志不穷。◆人要心强,树要皮硬。

◆人凭志气,虎凭威势。◆人怕没志,树怕没皮。

◆人起心发,树起根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山高流水长,志大精神旺。

◆小人记仇,君子长志。◆不怕路长,只怕志短。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不磨不炼,不成好汉。

◆木尺虽短,能量千丈。◆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

◆无志山压头,有志人搬山。◆见强不怕,遇弱不欺。

◆月缺不改光,箭折不改钢。◆水深难见底,虎死不倒威。

◆水往下流,人争上游。◆只要自己上进,不怕人家看轻。

◆只有上不去的天,没有过不去的山。◆只怕不勤,不怕不精;只怕无恒,不怕无成。

◆只给君子看门,不给小人当家。◆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鸟往明处飞,人往高处去。◆生人不生胆,力大也枉然。

◆宁可身冷,不可心冷;宁可人穷,不可志穷。◆宁可身骨苦,不叫面皮羞。

◆宁做蚂蚁腿,不学麻雀嘴。◆宁做穷人脚下土,不做财主席上珍。

◆宁愿折断骨头,不愿低头受辱。◆宁给好汉拉马,不给懒汉作爷。

◆宁给穷人一斗,不给富人一口。◆宁。

5.一种地方俗语

我收集的,您自个挑。

一、自然风光类

1、九寨归来不进沟,九寨归来不看水

2、庐山最美在山南,山南最美数三叠——(指三叠瀑布)

3、名泉七十二,趵突天下无——(被誉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济南市,有名泉七十二处,号称“泉城”。在七十二泉中,趵突泉名列首位,人称“天下第一泉”)

4、七倍长江八倍巢,只抵洞庭半截腰——(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北连长江,南通四水,江湖交汇,水天相连,面积2432.5平方公里,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巢湖,位于安徽省,为我国第五大淡水湖。七条长江、八个巢湖加起来的水量,只及洞庭湖一半。形容洞庭湖水量之丰富。)

5、细湖景致六座桥,一枝杨柳一枝桃。——(描绘了杭州细湖苏堤的美景。苏堤俗称“苏公堤”,贯穿西湖南北,筑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圃、跨虹六座石拱桥,以使内外两湖湖水相通。堤上遍植杨柳,间植桃花,桃红柳绿,相映成趣。)

6.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西部的很多雪山的特征。)

二、民风民俗类

1.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的合子满家转

2. 穿在苏州,玩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 ——(苏州的丝绸,杭州的风景,广州的饮食,柳州的棺木都是天下最好的。)

3.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旧时说法,东北三种特产是宝物,人参是珍贵的药材,貂皮是珍贵的皮料,乌拉草则是旧时东北穷人在冬天取暖的好东西,放入毡靴中,能御寒)。

4.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清徐的葡萄甜殷殷

5.宁夏红黑白“三宝”黑(发菜),红(枸杞) 白(二毛皮) )

6.雁门关外有人家,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写新疆的气候和经济特点。形容雁门关外早晚温差变化大,同时也说明新疆的瓜果资源极其丰富,不仅夏季吃瓜果是常事,而且到了数九寒天吃西瓜也不觉稀罕。)

7.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 ——(流行在陕北的俗语,米脂的女子美,绥德的汉子俊,清涧的石板好,瓦窑堡的炭烧得精。)

下边这些不带解释,您自己看合不合用:

1、九寨归来不进沟,九寨归来不看水。

2、庐山最美在山南,山南最美数三叠。

3、名泉七十二,趵突天下无。

4、七倍长江八倍巢,只抵洞庭半截腰.

5、西湖景致六座桥,一枝杨柳一枝桃。

6、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7、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8、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9、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江西婺源)

10、泰山天下雄 ,华山天下险 ,嵩山天下奥, 衡山天下秀 ,恒山天下奇,峨嵋天下秀 ,青城天下幽。

1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12、苏杭不到枉为人。

13、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14、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数秀峰。

15、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阁天下险,三峡天下雄。

16、五岳归来不看山。

17、华山自古一条路。

18、内地苏杭,关外巴塘。

19、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20、金山屋里山,焦山山里屋。

21、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都在屋顶过。

22、雁门关外野人家,朝穿皮袄午穿纱。

23、四川太阳云南风,贵州下雨如过冬。

24、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

25、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厍车的羊羔一枝花。

26、吉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27、三山六水一分田。

28、河跟山走,城住河流。

29、南天春意浓,北国正冰封。

30、孔孟之乡,礼仪之邦

3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2、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33、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34、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35、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36、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37.不到文殊垸,不见黄山面

6.谁知道一些地方俗语啊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雁门关外有人家,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九寨沟的水,张家界的山

泰山天下雄

华山天下险

嵩山天下奥

衡山天下秀

恒山天下奇

峨嵋天下秀

青城天下幽

不到长城非好汉

不到黄河心不死

漓江山水甲天下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华山自古一条道

十里温塘河,九曲十八弯

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

南岳山的香,回龙山的烛

东北三件宝,人参、貂皮、鹿茸角

东北三件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怕不辣,湖南人辣不怕

四川的太阳、云南的风,贵州落雨当过冬

四川恐龙多,自贡是个窝

四川没川,山西没山

好吃不过茶泡饭

7.带有地方色彩的谚语

广东潮汕谚语

1、气象农时

正月落早种,二月种地豆(花生),三月禾苗长,四月茄花开。五月桃子熟,六月掘番葛(地瓜),七月摘龙眼,八月剥麻皮,九月鱼菜齐,十月新米炊,十一月柑皮红,十二月梅花开。——《农事十二月歌》

天顶无云,地下无船,穷人饿死,富人着瘟。(注:此民谣指大旱之象)

早雨晏(晚)晴,晏雨留夜。

六月初一有响雷,一雷镇九台(台风);六月初一无响雷,当年祸就来(指要刮台风)。

正月北风和,三四北风旱,五六北风祸,七八北风毒过蛇。

夏天日落斩(砍)担柴,冬天日落洗双脚。

早出日头无好天。

夏至响雷,割稻披蓑。

夜昏(黄昏)起云半夜开,半夜起云雨就来。

星照湿地,雨落唔离(下不停)。

四月初八无雨,果子多过石部(石头)。

东风吹过夜,大水浸楼棚。

正月寒死牛,二月寒死马,三月寒死老历假(久病老人)。

霜降雨,毒过药,一亩去一石。

2、乡土风情

潮阳人县(人多),海阳(潮安)银县、揭阳米县。

到潮无到桥(湘子桥),白白走一场。

十五夜看灯——出出唔平样(不一样)。

桥头仙(闲人)——日日有。(潮州湘子桥上天天有闲散之人。讽刺无所事事者)

上世有修,正出世在潮州。

潮州腐乳饼,汕头妈宫粽球。

爱穿待嫁,爱食待生。(妇女出嫁时穿新衣,生育时吃好东西,喻盼好事)

太阳公生做戏——唱乞(给)天听。

师公(道士)遇着鬼——无法。

食无三日菜脯,就想上西天。

食斋补唔到(不够)积恶。

三山国王霖田宫——正宗。

3、世态人情

猪生猪惜(疼),狗生狗惜。(喻同类相亲)

胶己(自己)拍(打)父,叫人行孝。

六月大菜——假有心。

十二碗丸食存一粒——假客气。

一人主张,不如众人参详(商量)。

双头做斋赚无食。

猫书读一肚,唔识猫娘(母猫)共猫牯(公猫)。(喻读死书)

4、人物掌故

(1)地方掌故

老北(识)字掠无爬蜞(蟛蜞)。(清初禁海,不识字者不为布告所阻,敢下海营生。喻有知识不如文盲)

韩文公教示——知小理(羞耻)。(典出韩愈治潮,兴文教化)

一板拍死江西王。(此为明代潮阳人肖端蒙除暴故事)

牛脾孬过丁盛发。(丁盛发为潮州名医,脾气大)

(2)小说戏曲

武松个阿兄——武大。(潮语“武大”有扩大事态或大讲排场之意)

红面关爷——激着住(就)行。(重义少思,易于动怒)

陈三五娘相娶走,放掉(丢弃)益春在半山。(喻过河拆桥)

火烧草料场——事出有烟(因)。

5、性状事理

有力(套)唔着批担(扁担)鼻,去到下寺。(喻方法不对,适得其反)

有心打石石成砖,无心打石石胶郎(囫囵)。

一物甲(合)一药,虼蚤(跳蚤)无涎掠唔着(抓不到)。

8.有描写地方谚语的句子吗

在谚语的海洋中,最有地方特色的莫过于风土谚语。宜昌风土谚语是一串裹着泥土的智慧珍珠,它在语言简朴中,闪烁着“宜昌一方土”的华彩。它所涉及的是宜昌山川景物,风俗习尚,传说、特产等等。它的创造者多是“行人”。其中描写山川景物的那些谚语,常用夸张的手法,去事物的特征,寥寥数语能给人一种概括而又具体的印象。例如描写三峡的:“大三峡不如小三峡,小三峡靠的是大三峡”,“水淹和尚(即兵书宝剑峡内的耍和尚岩)口,神仙不敢走”、“青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南津关三漩不好认,莲沱三漩不好管”、“养女莫嫁向家坪,背水要劈脑壳淋”;描写清江的:“清江滩多水又恶,要过九湾十八沱”、“七难八鱼共九洲,七十二滩资丘”;描写山川景物的:“朱栗山的甑,八丈崖的墩,璞岭的筲箕,覃家坳的金棍。”“远安一大片,兴山一条线,巴东象鸡圈”,“篙坪看山不走山”、“七里干沟八里垭,十里编山带一瓜”、“武当远、鸣凤险,五指灵官最灵验”、“玉泉三重殿,三星三重庙”等。看这些谚语,就象看马致远的山水小幅一样,感到耳目一新,有时甚至有亲历其境的感觉。

介绍特产、风俗、传说的风土谚语,不仅语言朴素而美丽,且富有音乐的节奏与韵味,谈特产如数家珍,不仅罗列庶品,而且把人们对这一物品所持的感情传达给我们,并感染我们。例如“水浕司的茶,白鹤井的水”、“神农架的名,远安的林”、“江洲的西瓜,百里的棉花”、“仁和坪的羊子、篙坪的豆”、“秀峰桥的猪,嘴上三道箍”、“江溢的烟,筋对筋,白溢的米,三颗寸”、“好喝不过长江水,好吃不过清江鱼”、“香溪的风,泄滩的棕,沙田的萝卜,大寺的钟”等。谈风习的谚语常常象一幅风俗画,使人感到分外亲切。例如:“锣鼓不出乡,各是各的腔”,“新滩的姐儿泄滩的妹”、“育溪河的姑娘多,不打哈哈就唱歌”、“乡里娃子生得蠢,离了背架、打杵了走不稳”、“远安地头窄,家家都好客”、“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邦忙”、“走进门看三宗:狗子、猫子、叫鸡公”、“三峡里风俗怪,不着辣子无好菜”、“讲文风,朱履山;讲生意,数西湾”、“姑娘出闺房,好事也要哭一场”、“白事不支客,人人都吃得”、“ 膝包上埋父母”、“三十的晚上贴对子,初一的早上拜跑年”、“到中秋,赛摸秋”、“端午不插艾,死哒变个怪”,“打猎的敬获得神,行医的讲治病”等。而介绍传说的风土谚语,常常给我们一些隽永的小故事。例如“铁打的荆州,纸糊的宜昌”、“向王天子吹牛角,吹出一条清江河”、“神灯化宝地,一年收三季”、“当阳、当阳,能攻能防”、“东驴西磨,麦城自破”、“玉泉寺的和尚九十九,多不得一个少不得一个”、“二十四把金交椅,不知那把是真的”等,看这些谚语,使我们对宜昌土地增加一种奇异 感情。

宜昌风土谚语是谚语中地域性较强的一类,可以相对稳固地显现历史文化的原貌,追踪巴楚文化演变、融合、发展的轨迹,例如两条土家“居俗”谚:“宁肯青龙高万丈,不可白虎抬头望”、“左青龙、右白虎,又安静,又热乎”,就同时涉及汉文化,巴文化、楚文化三者的关系。所以宜昌风土谚语又是研究巴楚文化的一块尚待开发的处女地,而为宜昌地方文献和文物考古所不及的,更多地活现着巴楚遗风。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一些地方的谚语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一些地方的谚语》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

一些地方的谚语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Word文档

带你看艺考
艺考信息时光机

曲靖师范学院2022年艺术专业招生简章

曲靖师范学院2022年艺术专业招生简章
曲靖师范学院,2022年艺术专业招生简章
艺术类招生简章 曲靖师范学院,2022年艺术专业招生简章 2022/1/5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2022年河北省表演专业校考实施方案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2022年河北省表演专业校考实施方案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2022年河北省表演专业校考实施方案
艺术类招生简章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2022年河北省表演专业校考实施方案 2022/1/5

南京传媒学院2022年艺术类专业校考时间安排

2022年艺术类专业校考时间安排
南京传媒学院
艺术类招生简章 南京传媒学院 2022/1/5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关于做好疫情防控下部分省外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的公告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关于做好疫情防控下部分省外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的公告-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招生信息网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艺术类招生简章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2022/1/5

汉江师范学院书法学专业(本科)2022年在湖北省承认湖北美术学院书法学专业校考成绩的公告

关于我校书法学专业(本科)2022年在湖北省承认湖北美术学院书法学专业校考成绩的公告

河南省2022年舞蹈类分数段统计表(艺术舞蹈、国际标准舞)

河南省2022年舞蹈类分数段统计表(艺术舞蹈、国际标准舞)
河南省2022年舞蹈类分数段统计表
河南舞蹈统考一分一段表 河南省2022年舞蹈类分数段统计表 2022/1/5

河南省2022年编导制作类分数段统计表

河南省2022年编导制作类分数段统计表
河南省2022年编导制作类分数段统计表
河南编导制作统考一分一段表 河南省2022年编导制作类分数段统计表 2022/1/5

河南省2022年书法类分数段统计表

河南省2022年书法类分数段统计表
河南省2022年书法类分数段统计表
河南书法统考一分一段表 河南省2022年书法类分数段统计表 2022/1/5

河南省2022年美术类分数段统计表

河南省2022年艺术类分数段统计表(美术)
河南省教育考试院
河南美术统考一分一段表 河南省教育考试院 2022/1/5

河南省2022年艺术类分数段统计表(美术、书法、编导制作、艺术舞蹈、国际标准舞)

河南省2022年艺术类分数段统计表(美术、书法、编导制作、艺术舞蹈、国际标准舞)
2022年河南省艺术类分数段统计表
河南美术统考一分一段表 2022年河南省艺术类分数段统计表 2022/1/5

河南省2022年普通高招艺术类省统考个体测试温馨提示

关于我省2022年普通高招艺术类省统考个体测试的温馨提示 - 河南省教育考试院
河南省教育考试院河南省教育考试院河南省教育考试院河南省教育考试院
河南美术联考信息 河南省教育考试院 2022/1/5

【已开通】2022年河南省舞蹈联考/统考成绩查询官网入口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最新公布:2022年河南省舞蹈联考成绩查询系统已开通,零二七艺考为各位参加2022年河南舞蹈联考的考生及家长们整理了河南省2022年舞蹈联考查分官网入口地址,供大家查阅。
2022河南舞蹈联考成绩查询开通,河南舞蹈统考成绩查询系统
河南舞蹈统考成绩查询 2022河南舞蹈联考成绩查询开通,河南舞蹈统考成绩查询系统 2022/1/5

【已开通】2022年河南省编导制作联考/统考成绩查询官网入口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最新公布:2022年河南省编导制作联考成绩查询系统已开通,零二七艺考为各位参加2022年河南编导制作联考的考生及家长们整理了河南省2022年编导制作联考查分官网入口地址,供大家查阅。
2022河南编导制作联考成绩查询开通,河南编导制作统考成绩查询系统
河南编导制作统考成绩查询 2022河南编导制作联考成绩查询开通,河南编导制作统考成绩查询系统 2022/1/5

【已开通】2022年河南省美术联考/统考成绩查询官网入口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最新公布:2022年河南省美术联考成绩查询系统已开通,零二七艺考为各位参加2022年河南美术联考的考生及家长们整理了河南省2022年美术联考查分官网入口地址,供大家查阅。
2022河南美术联考成绩查询开通,河南美术统考成绩查询系统
河南美术统考成绩查询 2022河南美术联考成绩查询开通,河南美术统考成绩查询系统 2022/1/5

【已开通】2022年河南省书法联考/统考成绩查询官网入口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最新公布:2022年河南省书法联考成绩查询系统已开通,零二七艺考为各位参加2022年河南书法联考的考生及家长们整理了河南省2022年书法联考查分官网入口地址,供大家查阅。
2022河南书法联考成绩查询开通,河南书法统考成绩查询系统
河南书法统考成绩查询 2022河南书法联考成绩查询开通,河南书法统考成绩查询系统 2022/1/5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2022年艺术类专业校考招生简章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2022年艺术类专业校考招生简章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艺术类招生简章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2022/1/4

中国人民大学关于提醒特殊类型考生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公告

中国人民大学关于提醒特殊类型考生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公告
中国人民大学
招生信息 中国人民大学 2022/1/4

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初审结果查询通知

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初审结果查询通知
中国人民大学
保送生招生信息 中国人民大学 2022/1/4

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艺术类(音乐表演)专业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艺术类(音乐表演)专业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
艺术类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 2022/1/4

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艺术类(美术)专业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艺术类(美术)专业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
艺术类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 2022/1/4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

艺考热搜

艺考数据
艺考资源站

  • 艺考分数线
  • 艺考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