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规蹈矩的谚语

高中知识
2022/1/5
1.我要有关纪律的谚语
名言
1.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纪律是教育过程的结果,首先是学生集体表现在一切生活领域——生产、日常生活、学校、文化等领域中努力的结果。
——马卡连柯
2.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美纽斯
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导者本身在这方面以身作则才能收到成效。
——马卡连柯
本文标签:
中国,勇敢作自己
成语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出 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示例:长辈们告诉我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规、矩,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多用来比喻标准法度。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是句俗语,常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它本来来自木匠术语,“规”指的是圆规,木工干活会碰到打制圆窗、圆门、圆桌、圆凳等工作,古代工匠就已知道用“规”画圆了;“矩”也是木工用具,是指曲尺,所谓曲尺,并非弯曲之尺,而是一直一横成直角的尺,是木匠打制方形门窗桌凳必备的角尺
没有规和矩,当然无法做成方形或圆形的东西。
2、中规中矩
【拼音】zhōng guī zhōng jǔ
【来源】庄子《逍遥游》
【解释】符合规矩,平平常常,甚至比较死板、拘泥。常含贬义。
3、三令五申: 令:命令;申:说明。再三命令和告诫。
4、严以律己:〖解释〗律:约束。对自己要求严格
〖出处〗宋·陈亮《谢曾察院启》:“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
5、循规蹈矩 ( xún guī dǎo jǔ )
解 释 循: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出 处 宋·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6、安分守已 (ān fěn shǒu jǐ)
解释: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出处:《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从此养好了,可要安分守己,再别胡行乱闹了。”
7、规行矩步
发音 guī xíng jǔ bù
释义 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步:用脚走。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8、坏法乱纪:释 义 破坏法制和纪律。
出 处 西汉·戴圣《礼记·礼运》:“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
9、鸡犬不惊:形容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10、俯首贴耳
〖解释〗俯首:低头。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恭顺服从,屈卑驯服的样子。
〖出处〗唐
2.循规蹈矩的意思词 目: 循规蹈矩
发 音: xún guī dǎo jǔ
近义词: 安分守己、规行矩步
反义词: 胡作非为、随心所欲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释 义: 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出 处: 宋·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示 例: 这唐僧~,同悟空、悟能、悟净,牵马挑担,径入山门。(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八回)
现指就是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去做事。比如说用左手写字,烧烤水果,水果皮也可以炒着吃等等。
3.循规蹈矩循规蹈矩
xún guī dǎo jǔ
[释义] 指遵守规矩;一点也不敢轻举妄动。也形容拘泥保守;不敢有任何变动。循:遵守;蹈:踩;矩:方尺。
[语出] 宋·朱熹《答方宾生书》:“循途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近义] 安分守己 规行矩步
[反义] 胡作非为 随心所欲
[用法] 用作褒义。有时用来指人的行为;或处事原则;有时指艺术创作中死守清规戒律;不敢有创新和突破。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和“安分守己”、“奉公守法”;都有作事“规矩老实”的意思。不同在于:“安分守己”偏重在守本分;不胡乱来;~偏重在拘泥保守墨守成规;缺少大胆和创新;“奉公守法”偏重在奉行公事;遵守法令;不徇私情。
[例句]
①他很老实;一向~;没有乱说乱动的行迹。
②一般地说;~;照章办事;总会风险小些。
[英译] stick to convention
4.循规蹈矩这词是什么意思的循规蹈矩 ( xún guī dǎo jǔ )
解 释 循:遵守;蹈:踩;规、矩: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出 处 宋·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示 例 清·曹雪芹《红楼梦》:“皆因看的你们是三四代的老妈妈,最是~。”
近义词 安分守己、规行矩步
反义词 胡作非为、随心所欲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循规蹈矩的谚语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循规蹈矩的谚语》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