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特色 | 考生类别 |
1 | 氢能技术应用 | 对接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特色专业,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办学 | 高中应往届毕业生、中职应往届毕业生均可报考 |
2 | 核与辐射检测防护技术 | ||
3 | 应用化工技术(新能源方向) | ||
4 | 国家重点、国家骨干、省级重点、省级骨干、省级特色、省级优质、省级创新创业改革试点、省级“双高计划”建设专业 | ||
5 | 学院重点建设特色专业 |
学院同中科院应物所共同组建教学团队,现有教师53人,其中高级职称25人,博士学位16人,硕士学位22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建成甘肃省高等院校党建样板党支部1个、全省标准化先进党支部1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1个、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2个、职业教育名班主任工作室1个。教师获省级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8项,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及省级奖项20余项。
学院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共建有新能源应用、熔盐制备、高温制氢、化学基础、化学工程与工艺、电化学工作站、核辐射测量与防护等高标准实验实训室。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武威园区(民勤TMSR项目基地)新建涉及核安全许可类的实验实训室、高温水解制氢和风电制氢中试生产线等校外实训基地。
毕业生在中科院应物所上海园区和武威园区、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甘肃新核建设实业有限公司、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西安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等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高质量就业,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学院开办“绿洲讲坛”,通过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来校做学术讲座。在学生日常管理中实施“班导师”制,为每7至9名学生配置1名班导师,对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专业认知、学习方法、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等悉心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