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活情境化礼仪教育研究》课题总结_幼儿园工作总结

幼儿园工作总结
2022/9/12
传承礼仪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需要,养成礼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开展礼仪启蒙教育是推进幼儿素质教育的需要。开展礼仪启蒙教育是推进幼儿素质教育的需要。礼仪美德是立身处世的基本要素,也是个体文明的重要体现,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有助于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于是,我园确定以礼仪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开展《幼儿园生活情境化礼仪教育 研究》,xx年12月课题立项,我们力图通过此项专题研究,有针对性地对全园幼儿进行幼儿基本礼仪、幼儿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节日礼仪教育的养成教育,让幼儿从小养成遵循文明礼仪行为准则和交往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课题开展半年多以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在我园已有迹可循,园所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园所里乱丢纸屑的孩子越来越少了,孩子们越来越有礼貌了,争抢玩具的少了,孩子们遇到老师问好的越来越多……全园文明和谐的良好环境越来越和谐。在各位领导的指导及关心下,我们根据计划不断的进行实践和探索,在奋进的路上也收获了一点的成绩,现就课题研究开展情况作以下总结。
一、加强领导,构建并完善了组织网络。
我园建课题专项研究小组,由我主要负责。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题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大家齐抓共管,狠抓落实,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在我园扎扎实实、有声有色的开展起来。“教育无小事”,我们高度重视工作中存在的小问题,如:一日生活环节中喝水、进餐、洗手、入厕、上下楼梯等“小事件”,观察、反思这些“小事件”中老师的教育与要求是否能确保幼儿安全?是否符合礼仪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否有更好的组织方式?力求让我们的礼仪教育既符合社会的规范又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实现“规则与自由”的高度统一。如上下楼梯的安全,礼仪教育中有这样的规则“上下楼梯靠右行,轻声慢步有秩序”。在这里:规则不仅仅是为了确保幼儿的身体安全,更是为了帮助幼儿掌握保护自身安全的方法,同时,也是为了让幼儿从小学习“做社会的人”、“做文明的人”、“做快乐健康的人”。
二、创设环境,营造氛围,发挥了环境潜在的教育作用。
首先,积极营造和谐优美的园所物质环境,努力让园所每一处都成为教育的场所,使每一堵墙都发挥潜在的教育作用,为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提供环境支撑。第二、对园所的人文环境作精心规划与设计,让园所的宣传橱窗、幼儿画廊等园所环境的每个细节都无声的、静态地传达着文明礼仪知识。比如:在活动室创设了学做能干宝宝的操作区域,既激发了孩子动手的积极性,又无形中教育孩子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图书区张贴上文明阅读规则儿歌,既给孩子们创设了自由阅读的空间,又提示孩子们要学会爱惜图书,文明阅读。
三、细化教学内容,确保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效果。
1、从教学内容上来看
为使幼儿得到全面的礼仪启蒙教育,我们对教学内容进一步进行了细化,将生活礼仪分为用餐礼仪和仪容仪表礼仪,促使幼儿学会正确的用餐姿势;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碗内的干净与整洁;初步学会与别人共餐时的礼节。在仪容仪表礼仪上,学会用正确的姿势坐、站、走;能养成保持身体和服装整洁、卫生的习惯。在交往礼仪的教育中,引导幼儿在与人交往中,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初步学会与人交谈的礼节;初步学会做客的礼节;能尊重父母、长辈,会根据具体情况与他们打招呼;在公共场所活动时,能谦让,会尊重和原谅别人。在学习礼仪的教育中,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做到会举手、会听,服从活动的规则;在活动室内做到三轻:走路、说话、搬桌椅轻轻;学会商量,能尊重别人的意见,能保持安静。
共2页,当前第1页12
- 推荐阅读:
- 晴子的幼儿园生活
- 幼儿园生活老师工作总结
- 大班活动《幼儿园生活真难忘》
- 教育随笔:如何使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
- 一波三折的幼儿园生活
- 幼儿园生活第二周总结
- 幼儿园生活活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