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在路上就不怕心碎·市清明节祭英烈征文获奖作品选

写作素材
2011/12/16
我最早的关于清明节的记忆是存留在童年时期的,那时候对它的感觉就是人们会带上扫把、锄头等工具上山,还有就是一些用来分发的食品。那是由于我们这地区都有在清明时期扫墓中分发食品给附近人们的习俗。那些食品于是很自然地就被称为“墓饼”了。
第一次去拿墓饼的时候我大约只有7岁,是在我两表哥的带领下接触到的。那天是艳阳天,小孩都穿着短裤与背心,还有一双人字拖。下午差不多过了一半后,我的两个表哥冒着满头大汗回到家,他们一屁股坐在地上顾不得擦汗就急忙打开涨得鼓鼓的有些地方还挤破了的大袋子。他们互相分配着里面的东西,有水果冻、甜饼、盒装饮料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对于那时候的孩子还是具有相当的吸引力的,尤其是对我们这些平日不敢拿饭钱买零食的小孩来说。
他们俩分别给了我一些吃的,还计划着过会儿换几个更大的袋子上山,边吃边游说我,让我也一块去,这样就能帮他们拿东西,回来还不必从自己那儿掏东西给我。我自然是很高兴地答应了,因为我一个人是不敢上山和那么多人一起“抢”东西的。
随后跟着我哥往山上跑,我们抄近路。记忆中的山总是有着大片大片的梯田,一级挨着一级。太阳在天空努力地绽放,我们不断地翻越梯田直到我哥在前面突然停下来用手指着一个放鞭炮的地方对我说:“瞧,那儿就是了,快跟我跑。”我们就这样翻过梯田,跑过田埂,越过铺着石板的溪流,最后终于到了目的地。
墓地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他们都挤在人们分发东西的地方,我哥嘱咐我留在原地别动,随后就拿起袋子跑过去钻进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了。我则是留在原地干着急,看着不断有人抱着东西满足地从身边走过。一会之后我哥终于和一袋子东西跑出来了,他把装满东西的袋子交给我,又跑到附近的墓地去了。
去分得墓饼的过程就像打游击,哪里放鞭炮了人往哪里聚,我哥就那么窜来窜去,而我只需要乐呵呵地把东西接过然后放在胸前,一直到我看不见自己的脚……
回家的路显得很短,夕阳的斜晖把我们彼此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双手捧着像属于自己的战利品般的一大袋东西,将它放在胸前,和哥哥对视而笑,露出残缺但却洁白的牙齿和笑靥如花的脸。
这童年时期的小小幸福,如今回忆起它来已然演变成了大大的快乐。我想此刻我的心情是明朗且悠扬的,就像那时在晴空下的稻田里追蜻蜓追到累了的我的心情。
清明节是用来缅怀先人英烈的,不是让你怀念童年的,我身边的人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这点毋庸置疑,我也很清楚的是现今的美好生活是如何得来的,但先辈们所经过的艰苦岁月以及他们付出的一切包括他们的生命,我们又是否真的能够体会?难道那些个纸上苍白的文字就能代表我们理解了?最后用它们去获奖然后把证书扔进昏暗的抽屉上锁就了事?所以我以为我们作为后人唯一能做的就是过好每天,用心去感受每一天的精彩,用行动去谱写新的篇章。
于是在这一切之外,我们要更加珍惜现在;在这一切之外,我们的内心会更加坚毅更加欢快;在这一切之外,我们不必担心会被伤害;全心全意去爱,所有值得我们停留驻足的地带。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阳光洒在路上就不怕心碎·市清明节祭英烈征文获奖作品选,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