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作业批改中如何巧用评语

学生评语
2012/7/3
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五分制或等级制量分。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这种评价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无法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等各方面品质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此外,单纯地用“√”和“×”来评价学习思维、学习成绩还会影响师生之间的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评语恰能弥补这些不足,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便于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
一、指导方法,激发兴趣,强化动机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教师可以利用评语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先找准数量关系式”、“利用逆推方法试试看”、“第二步该干什么”等评语实际上是向学生提供思考的路线。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自己去思考、改正。根据指导,学生不仅找到了错在哪里,而且知道为什么错、怎么改正。评语此时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恰当的评语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呀!”“解得巧,真聪明”“你肯定有高招,因为你是我的骄傲”。不责骂错误较多的学生,相反,应尽量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你准行!”“你的进步很大,因为你付出了劳动。”“看到你在进步,我万分高兴,希望你更上一层楼。”这种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教师对他的关爱和希望,从而逐渐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积极引导,拓宽思路,自主创新
评语,不仅要反映学生解题的正误,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而且还要注意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通过积极引导,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
利用评语适当给予启发,以帮助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创新意识。如“一题多解”能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思考问题,克服了思维定式的不利因素,使学生开拓思路,运用知识的迁移,正确、灵活地解答千变万化的应用题。对此,我们可以利用评语:“解得巧、方法妙”肯定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对有的题可用多种解法而学生只采用了一种,我们可以在旁边写上:“还有更好的解法吗?”“爱动脑筋的你肯定还有高招!”这样的评语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开启心灵,驰骋想象;能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尝试验证—归纳总结—应用,使他们敢于大胆地去想去做,敢于尝试。
三、严格要求,积极鼓励,养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
批改学生作业不仅要判断正误、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师在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以及算理过程方面要严格把关。这些是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标准。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使学生很快地加以改正。例如,“你很聪明,如果字再写得好一点,那就更好了!”“结果正确,但格式正确吗?”“聪明的你,一定能发现简便方法!”等。
对于学生由于粗心出错的情况,首先要肯定其长处,增强其自信,再提出殷切希望,引导他改正缺点。如,“搬开你前进的绊脚石—粗心,奋勇前进!”“和细心交朋友!”“你的字写得可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最棒的!”或者“再细心一些,准行!”这样,一方面不打击其自信心,另一方面又引导他纠正不良倾向,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学生作业做得又对又好,教师除了打上“优☆”外,还可以加上各种评语。如“你好棒!”“太妙了!”对字写得好、作业正确率高、解题有创意的学生,打上“好极了!”“有创意极了!”对于这些评语,学生充满了兴趣,其学习数学的优势自然也就顺势迁移。
实践证明,数学作业批改中使用评语,可以弥补简单判断方法的不足,还能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形成创新意识;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文作者工作单位系福建省晋江市季延初级中学。
一、指导方法,激发兴趣,强化动机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教师可以利用评语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先找准数量关系式”、“利用逆推方法试试看”、“第二步该干什么”等评语实际上是向学生提供思考的路线。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自己去思考、改正。根据指导,学生不仅找到了错在哪里,而且知道为什么错、怎么改正。评语此时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恰当的评语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呀!”“解得巧,真聪明”“你肯定有高招,因为你是我的骄傲”。不责骂错误较多的学生,相反,应尽量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你准行!”“你的进步很大,因为你付出了劳动。”“看到你在进步,我万分高兴,希望你更上一层楼。”这种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教师对他的关爱和希望,从而逐渐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积极引导,拓宽思路,自主创新
评语,不仅要反映学生解题的正误,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而且还要注意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通过积极引导,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
利用评语适当给予启发,以帮助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创新意识。如“一题多解”能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思考问题,克服了思维定式的不利因素,使学生开拓思路,运用知识的迁移,正确、灵活地解答千变万化的应用题。对此,我们可以利用评语:“解得巧、方法妙”肯定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对有的题可用多种解法而学生只采用了一种,我们可以在旁边写上:“还有更好的解法吗?”“爱动脑筋的你肯定还有高招!”这样的评语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开启心灵,驰骋想象;能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尝试验证—归纳总结—应用,使他们敢于大胆地去想去做,敢于尝试。
三、严格要求,积极鼓励,养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
批改学生作业不仅要判断正误、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师在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以及算理过程方面要严格把关。这些是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标准。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使学生很快地加以改正。例如,“你很聪明,如果字再写得好一点,那就更好了!”“结果正确,但格式正确吗?”“聪明的你,一定能发现简便方法!”等。
对于学生由于粗心出错的情况,首先要肯定其长处,增强其自信,再提出殷切希望,引导他改正缺点。如,“搬开你前进的绊脚石—粗心,奋勇前进!”“和细心交朋友!”“你的字写得可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最棒的!”或者“再细心一些,准行!”这样,一方面不打击其自信心,另一方面又引导他纠正不良倾向,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学生作业做得又对又好,教师除了打上“优☆”外,还可以加上各种评语。如“你好棒!”“太妙了!”对字写得好、作业正确率高、解题有创意的学生,打上“好极了!”“有创意极了!”对于这些评语,学生充满了兴趣,其学习数学的优势自然也就顺势迁移。
实践证明,数学作业批改中使用评语,可以弥补简单判断方法的不足,还能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形成创新意识;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文作者工作单位系福建省晋江市季延初级中学。
如需查看更多学生评语最新范文请点击/fanwen/xs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