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植保站2011年治蝗工作总结

行政后勤工作总结
2011/12/5
我县地理地貌和小气候情况较为复杂,既有平原、丘陵山区,又有滨湖滨淮地区,区域地貌特点是山多、水多、草多和荒山、荒滩、水位田等宜蝗面积大。
目前蝗区主要分布在观音寺、官滩、盱城、淮河、明祖陵、管镇、鲍集、铁佛等九个乡镇,占##全部乡镇的47.4%。
一、2011年夏蝗发生情况
1、发生期:2011年夏蝗初出土日期是4月23日,出土盛期在4月30日,出土高峰期在5月7日。三龄蝗蝻高峰期在5月15日。
2、发生量:据4月2日调查30个样点中,有卵样点率平均为3.33%,蝗卵密度平均为0.9粒/平方米,卵粒越冬死亡率平均10%。5月21-23日夏蝗蝗蝻发生情况普查,蝗蝻密度0-3头/平方米,平均0.19头/平方米。
3、夏蝗发生面积:2011年夏蝗发生程度中等偏轻,全蝗区宜蝗面积39.5万亩,发生面积8.5万亩,其中6头/亩以下面积8.26万亩,6-10头/亩0.23万亩,11-30头/亩以上0.01万亩。
二、2011年秋蝗发生情况
1、夏残蝗情况:2011年6月2-7日在淮河镇淮河滩上,管滩镇的金大圩和武小圩、管镇镇和明祖陵镇的洪泽湖边滩涂上调查(有部分调查面积是夹荒地),夏残蝗密度6头/亩以下占调查面积的98.2%,6-10头/亩占1.72%,11-30头/亩占0.08%。
2、秋蝗发生期:我站2011年7月12-14日挖查,挖查样点160个,有卵样点17个,有卵块数24块。卵孵化期在7月18日,2-3(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龄期在8月5日,羽化期8月16日。
3、发生面积:2011年秋残蝗发生面积8万亩左右,达标面积1.45万亩,发生程度中等偏轻。残蝗面积6头/亩以下7.89万亩,6-10头/亩0.11万亩。
三、蝗区治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