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本的秘密》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方法(精选9篇)

综合文档
2023/3/26
《鲁本的秘密》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方法(精选9篇)
《鲁本的秘密》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方法 篇1
《鲁本的秘密》是一篇略读文章。文章通过鲁本秘密攒钱为母亲买胸针的故事,表现了鲁本对母亲的关爱,赤子之情令人感动。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方面就是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因此,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的: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清这件事的?老师设计了一个填空题,看看对你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有没有帮助?读后请完成下面的填空题:鲁本的秘密就是攒钱为母亲买胸针。课文按照心愿的萌生--( )??( )这样的顺序记叙的。
这样一安排,坡度降低了,学生通过读课文,学生通过读课文,很容易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对学生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很有帮助。
《鲁本的秘密》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方法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10个认读字。
能力目标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及进行评价人物练习,使学生受到关爱他人、关爱父母的教育。
思品目标
体会鲁本对母亲无比关爱的孝子之情。教育学生知道感恩。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本对母亲无比关爱的孝子之情。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本对母亲无比关爱的孝子之情。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23课《鲁本的秘密》。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是啊,鲁本的秘密是什么呢?既然是秘密,他为了保守秘密又是怎样做的呢?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叙述的顺序。
学生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词典和联系上下文,认识新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可以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一边讨论,在了解课文主要意思的基础上,理清叙述的顺序,划分段落,概括段意,从而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秘密萌生——秘密攒钱——秘密实现)
三、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读通句子;说说课文的主要意思,课文的叙述顺序,划分段落,概括段意,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四、重点讨论秘密攒钱的过程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讲鲁本秘密攒钱的,他为什么要秘密攒钱,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读全文,突出重点。(有关描写母亲为全家操劳、鲁本卖掉最后的两个麻袋、母亲节送胸针等部分)要读出对母亲的理解尊重、体贴关爱;读出急切;读出母亲的激动、欣慰;鲁本实现愿望的兴奋的语气和感情。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阅读延伸,升华情感
讨论:你认为鲁本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鲁本的秘密》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方法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故事内容中受到关爱他人、疼爱父母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知道母亲节在哪一天吗?在这一天里你为母亲做过些什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鲁本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大意,理清叙述的顺序
学生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词典和联系上下文,认识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可以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一边讨论,在了解课文主要意思的基础上,理清叙述的顺序。如有不懂的问题,可质疑提问。
三、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读通句子;说说课文的主要意思,课文的叙述顺序;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重点讨论秘密攒钱的过程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讲鲁本秘密攒钱的,他为什么要秘密攒钱,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鲁本的秘密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读全文,突出重点。(有关描写母亲为全家操劳、鲁本卖掉最后的两个麻袋、母亲节送胸针等部分)要读出对母亲的理解尊重、体贴关爱;读出母亲的激动、欣慰;鲁本实现愿望的兴奋的语气和感情。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阅读延伸,说说今后的打算
提示:
从鲁本的做法中,你受到了哪些启示?举例说说爸爸妈妈为家庭,特别是为了你,都付出了哪些辛劳。
你准备在母亲节为妈妈做些什么?
七、教师小结
《鲁本的秘密》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方法 篇4
《鲁本的秘密》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家境贫寒的美国小男孩鲁本为了给母亲买一枚价值五美元的胸针作为母亲节的礼物,大约经历了一年的时间,捡了100条麻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才实现了自己的心愿的动人故事。表达了鲁本对母亲关爱的一片赤子之情。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使我感到非常欣慰。可是当我让学生说说母亲节在哪一天时,学生回答五花入门。有的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还有个母亲节,只有极个别同学预习课文时比较认真,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了母亲节是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我再让知道父母生日是哪一天的同学举手时,也是寥寥无几。当我再让学生说说父母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时,学生沉默不语,没办法,我换了一种提问方式,让他们回忆父母平时为他们做了些什么?学生们很平淡地说出了父母为自己洗衣、做饭等事,没有丝毫感激之情。这一切,让我从内心感到难过。
一堂课结束了,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孩子们为什么不会感受父母的爱呢?怎样才能让他们懂得回报父母的爱呢?于是,针对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我又增加了一课时的口语交际练习,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爱你的?你又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今后有什么打算?学生四人一组,发言非常热烈。然后又推荐好的同学在班上说,可以说是自己给自己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最后,我肯定了同学们的说法,并提议每位同学至少为父母做一件事,并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比一比,看谁最有爱心。几天之后,同学们把日记交上来,让我真切地看到了孩子们的那颗爱心。
试想,是我们的学校教育有问题,还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学生为何如此麻木?是什么阻碍了他们良好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他们的责任感在哪里?教书的同时怎样育人?让我更加坚定了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不容忽视。
《鲁本的秘密》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方法 篇5
一、激趣朗读
初入课文时,先由学生自己选择习惯的方式自读,包括“阅读揭示”在内。
初读之后,教师可以激趣。例如:
师:大家初读课文之后,已经知道了鲁本的秘密是什么。现在,老师要问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大家猜猜是什么。
这时,学生可以自由猜测、发言。
如果猜中,教师要表扬要及时肯定;如果猜不中,教师可以这样说:老师想问的问题是,谁愿意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请举手!
这样,学生就容易被教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问题激起兴趣,进入朗读境界。
二、感悟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有些句子的情感不易把握。教师只注意提示学生去注意一下不易读出感情的句子,而如何读出感情的问题,要完全由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可在方法上适当引导。例如;
学生朗读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这篇课文最难把握情感的地方是什么?怎样才能读好,大家可以用互读、互听、互悟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选句读,并互相提示着读法、语气,品味人物情感。
以下课堂实录仅供参考:
A:我有一句鲁本的话,总是把握不住感情。“玩去了,妈妈,对不起!”我不知道是用真说谎的感情读呢,还是用假说谎的感情读。
B:我觉得应该用假说谎的感情读。
A:我不理解。
B:假说谎就是鲁本心里没有说谎,他是故意不想让妈妈现在就知道他的秘密。
A:为什么?
B:因为他心中美好的愿望支撑着他,得到母亲节才公开呢。
C:那好,鲁本是怀着对妈妈的爱说这句“谎话”的,他心里真实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呢?
B:鲁本在想,妈妈,正因为我特别地爱您,所以我的秘密现在还不能告诉您。
C:这就是说,鲁本说这句“谎话”时,内心是甜美的,自得的,无比幸福的。
A:我知道该怎么读了。他是用深情抚摩着妈妈,用甜甜的声音来说这句话的,而表面上,却又不肯流露出来。所以,读的时候,要轻些、快些、随便些!
B(:就是应该这样读。咱们一起读一遍:“玩去了,妈妈,对不起。”
三、自由展示
自由展示可以让学生多角度地、自由地理解。开拓课文内容。教师的任务是提供情景,而不去限制学生怎样展示。例如:
师:大家读得这么好,说明是被鲁本对妈妈的爱心打动了。假如现在鲁本就在你的面前,你准备做些什么呢,
A:鲁本,你穿着面粉袋做的衣服,还能在店主面前自豪地站着,我佩服你的自尊、自信。
B:鲁本,你为了筹足5美元,用一夏天、一冬天、一春天的时间捡麻袋,我从你身上看到了人们应该对美好愿望有不懈追求。
C:我想,鲁本,我们一起唱首歌好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简评:
从许多教学杂志的刊文来看,很少有关略读课的教学设计,且实际教学中也不够关注这类课文的教学,应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失误”。这类课文的教学不仅同样重要,而且如何组织实施教学也是个难题。
这个教学设计能根据略读课文的特声、,提示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导读思路,值得大家借鉴。
《鲁本的秘密》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方法 篇6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理解生词,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按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理解能力。
2、训练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语感。
(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珍惜母子之情,学习鲁本从小事做起,关爱长辈的美好品质。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鲁本那种善良、懂事、天真纯洁的美好心灵。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以读代讲。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谈中表达。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
(二)难点
体会鲁本对母亲的关爱。
(三)疑点
鲁本的秘密是什么?
(四)解决办法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握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图片把学生带到当时的情况中去体会。
(二)学生活动设计
1、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
五、教学步骤
(一)揭题
师板书:鲁本的秘密。
看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过渡:是啊,老师也想知道,鲁本到底有什么秘密?
(二)整体感知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鲁本作了很大很多的努力,偷偷攒钱为母亲买胸针的事。)
2、讨论交流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思考: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把鲁本的秘密揭开的?鲁本为了给母亲买胸针,用了多长时间,作了多少努力?
2、全班交流:
(事情发展顺序:捡麻袋卖钱每个5美分,攒足5美元,整整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为了捡麻袋,用尽了自己可以用的所有时间,跑了很远的路,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
3、指导感情朗读:
你们读了这个动人的故事,有什么感受呢?哪部分内容最让你感动?请把它读出来。
师生展开朗读比赛。
相机出示课文插图,解决文中生词。
4、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母亲节、爸爸、妈妈的生日都在哪一天?你都为爸爸、妈妈做过什么?今后打算怎么做?
(四)总结扩展
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在写作上有哪些收获?
1、按顺序写事情。
2、抓住细节,带着感情去写,感动读者。
(五)布置作业
写一件你曾经最受感动的事,注意写出真实的情感。
《鲁本的秘密》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方法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
2、初读课文,理清课的顺序,知道鲁本的秘密是什么。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
1、很多同学都知道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这一天,许多国家的人们都会以各种方式向自己的母亲表示祝福和感谢。相信你们也不例外。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鲁本的秘密》,就讲述了一个与你们同龄的小男孩与母亲之间的动人故事。
2、板课题,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质疑)
二、 整体感知,理清顺序
1、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
(1) 读准生字,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
(2) 在各自然段写上序号
(3) 思考:鲁本的秘密是什么?
2、汇报:鲁本的秘密是什么?(秘密赚钱为妈妈买胸针)
3、理清课文顺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板书)心愿的萌生——秘密赚钱——心愿实现4、学生划分意义段
三、 自主合作,感悟情感
(一)赏读“心愿实现”部分
1、你觉得课文中最温馨的是哪部分?
2、学生看插图,听老师朗读,想象这温馨的一幕,分享鲁本的快乐
3、齐读体验鲁本实现心愿的快乐与幸福
过渡:
为了这一天,为了向日夜操劳的母亲表达自己的爱,鲁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秘密赚钱”部分,体会鲁本为实现心愿所付出的艰辛。
2、从故事中受到关爱他人,疼爱父母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一些赞美母爱的格言。
教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鲁本的秘密是什么?
(过渡):鲁本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为了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秘密赚钱”这部分,看看他是怎样实现这美好的心愿的。
(二)细读“秘密赚钱”部分
以小组合作学习
(1) 在文中勾画出能体现鲁本捡麻袋艰辛的句子。
(2) 有感情地读一读。
(3) 老师相机出示重点句,指导朗读。
(4) 分角色朗读“鲁本卖最后四个麻袋”情节(感悟鲁本捡麻袋的艰辛和对妈妈的深切的爱,为实现心愿的迫切心情)
(三) 展延伸,体验情感
1、你们读得那么有感情,一定是被鲁本对母亲的爱所感动,此时此刻,假如鲁本就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2、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都在哪一天吗?你为爸爸、妈妈做过什么?今后打算怎么做?
3、展示收集到的赞美母爱的格言
(四) 结束语
高尔基说过,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当我们渐渐懂事,我们应学会感恩,学会关爱。让我们齐背孟郊的《游子吟》,再来回味母亲给予我们的无私而伟大的爱。
板书:
27*鲁本的秘密
心愿的萌生——秘密赚钱——心愿实现
鲁本 妈妈
100条麻袋
《鲁本的秘密》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方法 篇8
一、导入,质疑课题
1、你们曾经有过秘密吗?可以跟老师说说吗?这个秘密在你心底埋藏了多长时间?
2、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主人公是一个和你们同龄的外国小男孩鲁本,他也有自己的秘密。[板书课题]
3、用响亮的声音读两遍课题。
4、读了课题,心中有什么疑问?(年龄、国籍、什么秘密、与谁有关等)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看看你能在书中找到哪些问题的答案。
2、指名回答。
3、课件1,出示原著开头:1945年在加拿大罗伯茨海湾,一个12岁的小男孩路过商店的橱窗时,发现了一件让他心动的东西。但是5块钱的价格几乎是全家人一个星期的生活费。鲁本不能向爸爸要这笔钱,他的收入全靠打鱼。妈妈多拉尽全力让全家人吃饱穿暖。
三、自主学习
1、速读课文,抓住重点提出几个问题,将问题简要地记下来。
2、学生自主质疑、解答。
四、自主感受
1、课件2,出示学习建议:
(1)读读课文,哪些词句使你感受最深?请划下来,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2)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这些句子,联系实际谈谈。
2、汇报。
五、扩展
1、如果你是鲁本,你会给课文起个什么名字?
2、课件3,出示原著结尾:当我们不再为5块钱发愁的时候,我们心里是否还有如鲁本一样的秘密?它不只藏在我们心里,还要让我们至亲的人感受到爱的惊喜。
自由、用心地读读这段话,好吗?
3、把自己的感受用一两句话或小诗写出来。(课件4,播放音乐:《懂你》)
4、师生同唱《懂你》。
《鲁本的秘密》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方法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6个生字,读懂课文,理清作者记叙的顺序。
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从故事内容中受到关爱他人、疼爱父母的教育。
创新目标
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习写法,应用于习作当中。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
体会鲁本对母亲的关爱。
教学方法:
留空白、激发创造性思考与想象、启发引导技术
教具准备:
电脑幻灯片,公益广告CCTV《妈妈洗脚》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播放一段关爱父母的公益广告CCTV《妈妈洗脚》,学生谈感受,从这个广告中你懂得了些什么?
师:关爱父母、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可对父母的爱的回报也是多种多样,随着我们一天一天的长大,也渐渐的懂事了,我们要做一个理解父母,关爱父母的孝顺的孩子,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一个外国小朋友她是怎样理解、感激她的妈妈的。(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2次,什么叫秘密?同学们,你们心中有秘密吗?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很多秘密,有的可能会永远埋藏在我们内心深处,有的可能不久就会告诉别人。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下鲁本的秘密是什么?看这个秘密会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二、初读感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 出示原著开头:1945年在加拿大罗伯茨海湾,一个12岁的小男孩路过商店的橱窗时,发现了一件让他心动的东西。但是5块钱的价格几乎是全家人一个星期的生活费。鲁本不能向爸爸要这笔钱,他的收入全靠打鱼。妈妈多拉尽全力让全家人吃饱穿暖。
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
(1)课文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鲁本的秘密是什么?
(12岁的小鲁本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每天不辞劳苦到建筑工地上搜寻麻袋,终于攒足了5美元,是在母亲节,买一 个漂亮、小巧的写有mather的胸针送给妈妈。母亲收到这饱含爱的礼物时,感到莫大的欣慰。表现了鲁本对母亲的关爱。)
师:鲁本筹钱给妈妈买礼物的秘密其实就是一个爱的秘密。(板书:鲁本、妈妈、送胸针)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把鲁本的秘密揭开的?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心愿萌生——秘密攒钱——心愿实现 )
(一)、学习心愿的萌生部分
1、你怎么知道鲁本想买胸针送给妈妈?
(出示胸针图,朗读相应句子)
2、鲁本为什么要给妈妈买胸针?
(从课文第9、10自然段描述鲁本的心理活动中可以看出,妈妈为这个家付出了一 切。鲁本送礼物给妈妈,就是为了回报妈妈的爱。(板书:爱)
3、指导朗读第10自然段(要读出对母亲的理解尊重、体贴关爱。)
(二)、学习秘密攒钱部分
1、小组讨论:你认为鲁本能用那些方法买到这颗胸针?鲁本采用的是什么方法?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法?(板书:捡麻袋)
2、看课文,体会鲁本秘密攒钱的艰辛。小组合作学习,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
(1)、课文哪些段落具体写鲁本捡麻袋的过程?那些句子最让你受感动?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读?
(2)、为了实现这个秘密,鲁本用了多长时间?
(花了将近一 年的时间,从文中“夏季即将来临”“整整一个夏季”、“明媚的春天终于来了”“那是1946年的母亲节!”)
(3).为什么一个胸针,鲁本要花这么长的时间准备,捡了多少个麻袋?付出了怎样艰辛的劳动?
(因为母亲节要等一 年才到;因为这个胸针很贵,相当于全家人一 星期买日用杂货的开支;因为一 个麻袋只能卖5美分,要筹足5美元,必须捡到100条麻袋,鲁本去捡麻袋不容易,要花这么长的时间。)
首先付出了辛苦和劳累,从“一 直跑了两公里”来看,鲁本卖麻袋的地方是相当远的,一 个小孩子带着两个麻袋跑这么远的路,而且不止一 次、两次,可以想见是多么辛苦和劳累。此外,平时鲁本还要上学,他捡麻袋、卖麻袋只能在放学之后,还得在“做完家务事后”,暑假呢,他也只能在“锄草、砍柴、挑水、浇水之外”去做这件事。再说,捡麻袋既没有固定的地方,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因此,他每天要“在街头游荡”,“努力地寻找”,经常是“又累又饿”。而且从捡一 百个麻袋用了近一 年的时间来看,在不少情况下,他虽然挨饿受累,但往往是空手而回。
其次还受到妈妈的误解:从鲁本的所作所为来看,使妈妈高兴是他的愿望,但鲁本的假贪玩是会伤妈妈心的,他得承受这种委屈和痛苦。
3、分角色朗读20——26段卖最后四个麻袋的情景,进一步体会鲁本攒钱的艰辛。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鲁本到工厂卖最后四个麻袋的情景,可采用同桌或师生对话的形式读,读出焦急、乞求的语气。母亲节快要到了,给母亲买胸针的钱还差20美分,好不容易找到四个麻袋,去卖时工厂将要关门,心里一定非常着急。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一定能读出鲁本当时焦急、乞求的语气来。读“先生!先生!请不要关门”时,两个“先生”要读得快些,用喊叫的语气,“不要关门”要读重音,读出鲁本恳求的语气。“求您了!先生。我现在就想卖给您”中的“求”和“现在”要读重音,要读出鲁本乞求的语气来。
4、 小结:鲁本为了实现他的心愿,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终于攒够了5美元,买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他多想立即把这珍贵的礼物送到母亲手中。
(三)、学习心愿实现部分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思考
1、 看到什么?母亲收到这个小巧的扁桃状胸针时感觉怎样?
(看见了儿子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幸福地望着手中的胸针,这礼物代表了鲁本对妈妈的心,对妈妈的爱。母亲把儿子揽入怀中,非常激动露出了幸福甜蜜的笑容。)
2、 此情此景,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又会说些什么?并给插图取个题目。(题目:母子情深、温馨的时光、幸福的体会、爱的交流)
3、 课文哪些段写了鲁本给妈妈送胸针的情景?
(1)、自由朗读30——35段
(2)、重点指导朗读“看!妈!看!” 第一个“看”,要读得急促有力,喊“妈妈”的时候,要亲切自然,第二个“看”要读得重一些,声音稍长,表达出鲁本急于让母亲见到胸针的心情。朗读描写母亲的语句时,要把母亲激动、感激的心情表达出来。
(3)、配乐齐读30——35段
4、 师小结:孩子们,你的心中一定涌动着千言万语,你想对鲁本的妈妈说些什么?你想怎样夸夸鲁本或对他说些什么?从鲁本的做法中你有什么感受或受到了什么启发?
(应该做个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善良懂事的孩子。)
5、 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的结尾
出示原著结尾:当我们不再为5块钱发愁的时候,我们心里是否还有如鲁本一样的秘密?它不只藏在我们心里,还要让我们至亲的人感受到爱的惊喜。
师:作者这令人深思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回味,去思索。让我们带着对父母崇敬的爱来朗读这段话吧!
三、课文内容拓展,升华主题
1、 这儿有两则虐待父母的新闻,我给你们读读,你们听了后谈谈你的看法?他们的做法对吗?
学生反思。
师:真是可怜天下父心啊,他们的这些行为真是天法难容,但是我们中国政府也制定了《老年权益保障法》,为中国老年人带来了福音。刚才的这些人和我们文中的鲁本相比,他们显得太渺小了。
2、孩子们,谈谈你们自己吧,爸爸、妈妈为了家庭,特别是为了你们,都付出了哪些辛劳?那你们平时都为爸爸、妈妈做过什么?你准备以后怎样做?知道什么时候是妈妈的生日吗?什么时候是母亲节吗?今年的母亲节就要到了,你准备在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怎样向你的妈妈感恩呢?(学生自由谈话)
师小结:孩子们,对母亲的回报只体现在母亲的节日里吗?(不)应该表现在生活中的每一天。让我们用心灵最纯洁的爱去感恩吧,这感恩这两个字眼成为我们人类永恒的话题!让我们用爱心去感动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这颗象征爱、包含情的红心永远在我们的心中闪烁。愿我们每个人在尽情享受父爱母爱的温暖时,都能像鲁本一 样,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让父母的笑容更美丽!
(板书 画红心)
四、知识延伸,笔下生情。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随处都可以体会到妈妈对我们的关心和无私的爱,请你仔细回忆一下,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给自己的妈妈写一封信。
板书设计:
鲁本的秘密
鲁本 爱 妈妈
捡麻袋 买胸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