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课《中国,中国我爱你》 教案(精选4篇)

综合文档
2023/3/26
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课《中国,中国我爱你》 教案(精选4篇)
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课《中国,中国我爱你》 教案 篇1
第一课《中国,中国我爱你》
第一教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中国,中国我爱你》,指导学生用优美和谐的声音表达歌曲。
2、通过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幸福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旋律中的二声部教学,及情感的启发与引导。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老师弹琴,与学生问好学生起立与老师问好
2、老师示范演唱
学生演唱
演唱时注意口型,声音要求和谐,演唱要很轻松。
3、视唱:(将本课歌曲的副歌部分作视唱练习)
(1)高声部的视唱练习
(2)低声部的视唱练习
(3)两声部的合唱效果
教师:请同学们把自己不会唱的小节找出来,老师来示范演唱或者请会的同学示范演唱,其他同学跟琴轻声演唱。注意第一小节,以及切分节奏低声部注意音准。
4、新授歌曲
(1)、导入:
今天,潘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中国,中国我爱你》
(2)、初听音乐。
(3)、复听。随着音乐找、听高低声部,聆听两声部的效果。
(4)、视唱旋律(跟琴),强调强弱规律。
(5)、用“lu”哼唱旋律,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
(6)、念歌词,体会情感,
(7)、听钢琴伴奏,配唱歌词。
(8)、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下课。
第一课 《中国,中国我爱你》 第二教时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中国,中国我爱你》,指导学生用优美和谐的声音表达歌曲。
2、通过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幸福感和民族自豪感。
3、认识键盘,并能 认识各音的位置。
二、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旋律中的二声部教学,及情感的启发与引导。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1)长音练习。
(2)连音练习。
(3)断音练习。
老师示范演唱
学生演唱
演唱时注意口型,声音要求和谐,演唱要很轻松。
3、歌曲两声部教学。
复习演唱
学生练习
(调整声音的位置,统一声音)
(1)复习歌曲:用“lu”哼唱旋律,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2)唱歌词,随琴一起。
(3)有感情地演唱。
老师随时指出纠正
学生演唱
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
4、唱一唱,听一听,合唱的效果多美妙。
5、试着在键盘图上标出f调的2、3、4、5、6、7等音的位置。
请学生到钢琴上试着弹一弹。
6、跟琴声演唱旋律:
苏联歌曲《我们举杯》
师:四年级时学过这首歌曲,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回顾。
师:请大家想一想演唱时的速度应该怎么样,才能体现情感?
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声音的要求很高,和谐是主要的。
四、课堂总结,下课。
第一课 欣赏《春到沂河》 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到沂河》、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能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来表示乐曲的变化。?
2、通过乐曲的欣赏,了解柳琴及其表现特点,感受音乐形象和情绪,加深对我国民族乐器和乐曲的感情。
3、学会十六分音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柳琴及其表现特点,感受音乐形象和情绪
2、能够初步分辨乐曲的分段
三、教学准备:
音带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欣赏:《春到沂河》
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
(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
师:说起沂蒙山,如果去过山东旅游的人对他一定不会陌生,沂蒙山是山东的一座名山,而沂河对于许多人来说也许就不是那么熟悉了,我们一起来瞧一瞧、看一看。
(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
2.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
师问:
(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
3.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
柳琴介绍:高音弹拨乐器,外形像柳树的叶子,又名“柳叶琴”,除独奏外,它还常在乐队中的担任旋律声部。
4.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
《春到沂河》简介:
乐曲通过具有浓郁山东风味的旋律,生动的描绘了沂河流水潺潺,两岸春光明媚的动人景象。分析带有引子的三段体,引子和第一乐段以山东风味民歌《沂蒙山小调》为素材,通过加工和发展,向人们展示了沂河两岸的大好春光,表现了人们在田间愉快劳动的情景。第二乐段以山东琴书和柳琴戏音调为基础,是音乐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抒情而富有韵味。第三乐段快速而强烈的演奏及表现出来的强烈气氛,与第二乐段形成对比,充满了对未来的热烈向往。
5.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三)、总结、下课
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课《中国,中国我爱你》 教案 篇2
要求和谐,演唱要很轻松。
3、视唱:(将本课歌曲的副歌部分作视唱练习)
(1)高声部的视唱练习
(2)低声部的视唱练习
(3)两声部的合唱效果
教师:请同学们把自己不会唱的小节找出来,老师来示范演唱或者请会的同学示范演唱,其他同学跟琴轻声演唱。注意第一小节,以及切分节奏低声部注意音准。
4、新授歌曲
(1)、导入:
今天,潘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中国,中国我爱你》
(2)、初听音乐。
(3)、复听。随着音乐找、听高低声部,聆听两声部的效果。
(4)、视唱旋律(跟琴),强调强弱规律。
(5)、用“LU”哼唱旋律,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
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课《中国,中国我爱你》 教案 篇3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用富有感情的、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激发学生的幸福感和民族自豪感,围绕教学目标,我精心设计了教案,并进行了教学实践。我觉得上好这一课需要解决如下这些问题:A、如何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我觉得应该好好地加以思考,第一节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说说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发言踊跃,但总觉得不够深入,如果能播放一些VCD画面(表现祖国繁荣强大的场面)就更能从内心激发起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之情。B、第一环节激发感情后如何过渡到本课的教学需要斟酌,可否用“看到这样的场面,你想对自己的祖国说些什么?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感到怎么样?”来过渡更好一点,原来直接过渡到课题“中国、中国我爱你”显得太突然。C、在学习歌曲第一环节让学生欣赏时,问题应该简化一下,就问:“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就可以了,问题太多学生无法深层思考。D、分析旋律可放在教师弹奏歌曲时提问:“这首歌曲可分为几个乐段,每个乐段的旋律有什么特点?或每个乐段可分为几个乐句,乐句与乐句比较一下有何关系?”引导出旋律的节奏,音高相同和相似。E、难点让学生在唱歌词时自己发现,如“野”“光”“窝”“梦”的一字多音,“字”的高音到低音的过渡,然后教师通过范唱和跟节奏念词来解决。F、在合唱训练时可先让一部分学生唱词,一部分用母音“la”伴唱低声部,对一些音程可单独挖出来让学生先听音程再唱。G、在完整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聆听老师深情地朗诵,体会出丰富的情感:自豪感、感激等,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去演唱。H、歌曲学完以后可作两个拓展,一是从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方面,如让学生创编歌词,体会当作词家的快乐;二是从情感上进一步拓展,找共鸣。如还有哪些表现爱国之情的歌曲。《红旗飘飘》、《五星红旗》、《我爱你,中国》。这样既可锻炼能力又可激发自豪感。
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课《中国,中国我爱你》 教案 篇4
唱时注意口型,声音要求和谐,演唱要很轻松。
3、歌曲两声部教学。
复习演唱
学生练习
(调整声音的位置,统一声音)
(1)复习歌曲:用“LU”哼唱旋律,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2)唱歌词,随琴一起。
(3)有感情地演唱。
老师随时指出纠正
学生演唱
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
4、唱一唱,听一听,合唱的效果多美妙。
5、试着在键盘图上标出F调的2、3、4、5、6、7等音的位置。
请学生到钢琴上试着弹一弹。
6、跟琴声演唱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