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哪里来(精选5篇)

美好生活哪里来(精选5篇)

美好生活哪里来(精选5篇)

美好生活哪里来 篇1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美好的生活要靠诚实劳动去创造。

2.懂得勤劳是美好生活的源泉。勤劳守法致富光荣,靠投机取巧、坑害他人致富可耻。

情感:

1.产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2.钦佩靠劳动致富的人,鄙视不劳而获的行为。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标准》三至五年级“勤劳节俭”德目中认知要求第二条“以实例说明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知道“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等有关条目设置的。

本课选用了北京市房山区窦店村勤劳致富的事例。

本课共设四个栏目

1.导入部分“说一说”栏目旨在通过设问把学生引入美好生活的情景。使学生把理想与现实联系起来,引人深思,自然而然地进入主题教育

2.课后练习“说一说”有两道题。第一题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提炼道德观点,认识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的道理。第二题运用牛顿的话进一步让学生理解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并且把美好生活的范围扩到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两方面,有助于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理解。这段名言通俗易懂,寓意深刻,值得回味。

3.“议一议”选取了一个收苹果的事例让学生进行讨论,意在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诚实劳动致富光荣,投机取巧、坑害他人可耻的道理。

4.“做一做”栏目是为了巩固和强化课文观点。

教法建议:

1.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讲实话,多联系生活实际,同时注意启发学生站在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体会消费者如果买了不好的商品是什么心情,通过换位思考,让学生实实在在接受教育

2.“做一做”栏目是为了巩固和强化课文观点,最好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学生在搜集诚实劳动致富的事例过程中,会进一步体会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受到更强烈的触动。课上再让学生交流体会,能把教育引向深入。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美好的生活要靠诚实劳动去创造。

2.懂得勤劳是美好生活的源泉。勤劳守法致富光荣,靠投机取巧、坑害他人致富可耻。

情感:

1.产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2.钦佩靠劳动致富的人,鄙视不劳而获的行为。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美好生活与辛勤劳动的关系,懂得靠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才是光荣的。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产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教育过程:

一、导入

1.师:每个人都希望过上美好的生活,你们想象中的美好生活是什么样的?你认为怎样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此问题为栏目一中的问题)

板书

2.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板书

3.电脑演示一组图片:

图片一:美丽的城市

师:在美丽、繁华的城市里,有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有繁华清洁的都市街道,有发达便利的交通,有设备先进的医院、学校和物品齐全的商场。

图片二:美丽的乡村

师:在乡村有一片片的农田,蔬菜大棚、养鱼池等等,这些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很多家庭都拥有自己的小楼。

图片三:美好的家庭

师:我们有可爱的家园,家中窗明几净,家具舒适美观,家庭成员和睦友好,生活的富裕和美满。

4.师:这美好的生活从哪里来呢?

板书:哪里来

5.学生发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谈,教师不要强求一致,此环节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原认知)

6.师:同学们的想法很有道理,让我们看一看北京市房山区窦店村人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二、明理

1.演示课件一

内容:课文第二段。

提问:

(1)窦店村过去是一个什么样的村?

(2)为什么叫它"破集烂镇"?

(缺水少肥、土地坑坑洼洼、房子破烂不堪。)

(3)光靠国家救济能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为什么?

2.继续演示课件一

内容:从第三段至课文结束。

提问:

(1)窦店人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窦店村的变化,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板书

小结: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上进,安于现状。窦店村人深感贫穷给自己带来的苦难,他们奋发图强,靠自己的勤劳的双手,使自己走出困境,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三、深入明理

1.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靠诚实劳动致富的事例,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2.小组交流。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汇报。(汇报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演讲、利用课件演示、展示自己制作的小报等。)

4.提问:

听完同学们的汇报,谈谈体会。

5.演示课件二

内容:栏目"说一说"中牛顿的话

提问:从牛顿的话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6.小结:

劳动不仅可以使自己获得知识、食物、还能使自己获得快乐,幸福美好的生活同样需要靠劳动创造。

7.议一议(教材P17栏目三"议一议")

(1)学生自己阅读"议一议"中的内容。

(2)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

(3)请学生列举自己了解到的一些靠投机取巧、坑害别人致富的错误事例并谈谈听了这些错误事例的想法。(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坑害别人致富的行为的厌恶之情。)

三、全课总结

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过上美好生活。任何靠别人施舍恩赐的想法;靠投机取巧、坑害别人致富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我们从小应该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过硬的本领,用自己的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人生,过上美好的生活。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调查勤劳致富的事例。

2.教师组织学生参观访问一些较典型的靠勤劳致富企业或村镇进行实地教育

活动过程:

(1)教师先与准备参观的企业或村镇取得联系。

(2)参观前要提出参观的要求:安全要求和参观中需要观看的内容。

(3)参观后,组织一次学生参观座谈会或办一次参观的办报或承担一次学校的广播,向全校同学介绍参观的收获、体会。

美好生活哪里来 篇2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美好的生活要靠诚实劳动去创造。

2.懂得勤劳是美好生活的源泉。勤劳守法致富光荣,靠投机取巧、坑害他人致富可耻。

情感:

1.产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2.钦佩靠劳动致富的人,鄙视不劳而获的行为。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标准》三至五年级“勤劳节俭”德目中认知要求第二条“以实例说明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知道“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等有关条目设置的。

本课选用了北京市房山区窦店村勤劳致富的事例。

本课共设四个栏目

1.导入部分“说一说”栏目旨在通过设问把学生引入美好生活的情景。使学生把理想与现实联系起来,引人深思,自然而然地进入主题教育

2.课后练习“说一说”有两道题。第一题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提炼道德观点,认识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的道理。第二题运用牛顿的话进一步让学生理解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并且把美好生活的范围扩到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两方面,有助于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理解。这段名言通俗易懂,寓意深刻,值得回味。

3.“议一议”选取了一个收苹果的事例让学生进行讨论,意在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诚实劳动致富光荣,投机取巧、坑害他人可耻的道理。

4.“做一做”栏目是为了巩固和强化课文观点。

教法建议:

1.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讲实话,多联系生活实际,同时注意启发学生站在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体会消费者如果买了不好的商品是什么心情,通过换位思考,让学生实实在在接受教育

2.“做一做”栏目是为了巩固和强化课文观点,最好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学生在搜集诚实劳动致富的事例过程中,会进一步体会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受到更强烈的触动。课上再让学生交流体会,能把教育引向深入。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美好的生活要靠诚实劳动去创造。

2.懂得勤劳是美好生活的源泉。勤劳守法致富光荣,靠投机取巧、坑害他人致富可耻。

情感:

1.产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2.钦佩靠劳动致富的人,鄙视不劳而获的行为。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美好生活与辛勤劳动的关系,懂得靠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才是光荣的。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产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教育过程:

一、导入

1.师:每个人都希望过上美好的生活,你们想象中的美好生活是什么样的?你认为怎样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此问题为栏目一中的问题)

板书:

2.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板书 :

3.电脑演示一组图片:

图片一:美丽的城市

师:在美丽、繁华的城市里,有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有繁华清洁的都市街道,有发达便利的交通,有设备先进的医院、学校和物品齐全的商场。

图片二:美丽的乡村

师:在乡村有一片片的农田,蔬菜大棚、养鱼池等等,这些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很多家庭都拥有自己的小楼。

图片三:美好的家庭

师:我们有可爱的家园,家中窗明几净,家具舒适美观,家庭成员和睦友好,生活的富裕和美满。

4.师:这美好的生活从哪里来呢?

板书:哪里来

5.学生发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谈,教师不要强求一致,此环节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原认知)

6.师:同学们的想法很有道理,让我们看一看北京市房山区窦店村人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二、明理

1.演示课件一

内容:课文第二段。

提问:

(1)窦店村过去是一个什么样的村?

(2)为什么叫它"破集烂镇"?

(缺水少肥、土地坑坑洼洼、房子破烂不堪。)

(3)光靠国家救济能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为什么?

2.继续演示课件一

内容:从第三段至课文结束。

提问:

(1)窦店人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窦店村的变化,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板书:

小结: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上进,安于现状。窦店村人深感贫穷给自己带来的苦难,他们奋发图强,靠自己的勤劳的双手,使自己走出困境,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三、深入明理

1.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靠诚实劳动致富的事例,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2.小组交流。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汇报。(汇报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演讲、利用课件演示、展示自己制作的小报等。)

4.提问:

听完同学们的汇报,谈谈体会。

5.演示课件二

内容:栏目"说一说"中牛顿的话

提问:从牛顿的话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6.小结:

劳动不仅可以使自己获得知识、食物、还能使自己获得快乐,幸福美好的生活同样需要靠劳动创造。

7.议一议(教材P17栏目三"议一议")

(1)学生自己阅读"议一议"中的内容。

(2)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

(3)请学生列举自己了解到的一些靠投机取巧、坑害别人致富的错误事例并谈谈听了这些错误事例的想法。(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坑害别人致富的行为的厌恶之情。)

三、全课总结

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过上美好生活。任何靠别人施舍恩赐的想法;靠投机取巧、坑害别人致富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我们从小应该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过硬的本领,用自己的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人生,过上美好的生活。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调查勤劳致富的事例。

2.教师组织学生参观访问一些较典型的靠勤劳致富企业或村镇进行实地教育

活动过程:

(1)教师先与准备参观的企业或村镇取得联系。

(2)参观前要提出参观的要求:安全要求和参观中需要观看的内容。

(3)参观后,组织一次学生参观座谈会或办一次参观的办报或承担一次学校的广播,向全校同学介绍参观的收获、体会。

美好生活哪里来 篇3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美好的生活要靠诚实劳动去创造。

2.懂得勤劳是美好生活的源泉。勤劳守法致富光荣,靠投机取巧、坑害他人致富可耻。

情感:

1.产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2.钦佩靠劳动致富的人,鄙视不劳而获的行为。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标准》三至五年级“勤劳节俭”德目中认知要求第二条“以实例说明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知道“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等有关条目设置的。

本课选用了北京市房山区窦店村勤劳致富的事例。

本课共设四个栏目

1.导入部分“说一说”栏目旨在通过设问把学生引入美好生活的情景。使学生把理想与现实联系起来,引人深思,自然而然地进入主题教育

2.课后练习“说一说”有两道题。第一题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提炼道德观点,认识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的道理。第二题运用牛顿的话进一步让学生理解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并且把美好生活的范围扩到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两方面,有助于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理解。这段名言通俗易懂,寓意深刻,值得回味。

3.“议一议”选取了一个收苹果的事例让学生进行讨论,意在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诚实劳动致富光荣,投机取巧、坑害他人可耻的道理。

4.“做一做”栏目是为了巩固和强化课文观点。

教法建议:

1.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讲实话,多联系生活实际,同时注意启发学生站在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体会消费者如果买了不好的商品是什么心情,通过换位思考,让学生实实在在接受教育

2.“做一做”栏目是为了巩固和强化课文观点,最好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学生在搜集诚实劳动致富的事例过程中,会进一步体会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受到更强烈的触动。课上再让学生交流体会,能把教育引向深入。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美好的生活要靠诚实劳动去创造。

2.懂得勤劳是美好生活的源泉。勤劳守法致富光荣,靠投机取巧、坑害他人致富可耻。

情感:

1.产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2.钦佩靠劳动致富的人,鄙视不劳而获的行为。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美好生活与辛勤劳动的关系,懂得靠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才是光荣的。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产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教育过程:

一、导入

1.师:每个人都希望过上美好的生活,你们想象中的美好生活是什么样的?你认为怎样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此问题为栏目一中的问题)

板书

2.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板书

3.电脑演示一组图片:

图片一:美丽的城市

师:在美丽、繁华的城市里,有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有繁华清洁的都市街道,有发达便利的交通,有设备先进的医院、学校和物品齐全的商场。

图片二:美丽的乡村

师:在乡村有一片片的农田,蔬菜大棚、养鱼池等等,这些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很多家庭都拥有自己的小楼。

图片三:美好的家庭

师:我们有可爱的家园,家中窗明几净,家具舒适美观,家庭成员和睦友好,生活的富裕和美满。

4.师:这美好的生活从哪里来呢?

板书:哪里来

5.学生发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谈,教师不要强求一致,此环节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原认知)

6.师:同学们的想法很有道理,让我们看一看北京市房山区窦店村人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二、明理

1.演示课件一

内容:课文第二段。

提问:

(1)窦店村过去是一个什么样的村?

(2)为什么叫它"破集烂镇"?

(缺水少肥、土地坑坑洼洼、房子破烂不堪。)

(3)光靠国家救济能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为什么?

2.继续演示课件一

内容:从第三段至课文结束。

提问:

(1)窦店人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窦店村的变化,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板书

小结: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上进,安于现状。窦店村人深感贫穷给自己带来的苦难,他们奋发图强,靠自己的勤劳的双手,使自己走出困境,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三、深入明理

1.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靠诚实劳动致富的事例,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2.小组交流。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汇报。(汇报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演讲、利用课件演示、展示自己制作的小报等。)

4.提问:

听完同学们的汇报,谈谈体会。

5.演示课件二

内容:栏目"说一说"中牛顿的话

提问:从牛顿的话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6.小结:

劳动不仅可以使自己获得知识、食物、还能使自己获得快乐,幸福美好的生活同样需要靠劳动创造。

7.议一议(教材P17栏目三"议一议")

(1)学生自己阅读"议一议"中的内容。

(2)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

(3)请学生列举自己了解到的一些靠投机取巧、坑害别人致富的错误事例并谈谈听了这些错误事例的想法。(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坑害别人致富的行为的厌恶之情。)

三、全课总结

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过上美好生活。任何靠别人施舍恩赐的想法;靠投机取巧、坑害别人致富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我们从小应该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过硬的本领,用自己的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人生,过上美好的生活。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调查勤劳致富的事例。

2.教师组织学生参观访问一些较典型的靠勤劳致富企业或村镇进行实地教育

活动过程:

(1)教师先与准备参观的企业或村镇取得联系。

(2)参观前要提出参观的要求:安全要求和参观中需要观看的内容。

(3)参观后,组织一次学生参观座谈会或办一次参观的办报或承担一次学校的广播,向全校同学介绍参观的收获、体会。

美好生活哪里来 篇4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美好的生活要靠诚实劳动去创造。

2.懂得勤劳是美好生活的源泉。勤劳守法致富光荣,靠投机取巧、坑害他人致富可耻。

情感:

1.产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2.钦佩靠劳动致富的人,鄙视不劳而获的行为。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标准》三至五年级“勤劳节俭”德目中认知要求第二条“以实例说明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知道“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等有关条目设置的。

本课选用了北京市房山区窦店村勤劳致富的事例。

本课共设四个栏目

1.导入部分“说一说”栏目旨在通过设问把学生引入美好生活的情景。使学生把理想与现实联系起来,引人深思,自然而然地进入主题教育

2.课后练习“说一说”有两道题。第一题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提炼道德观点,认识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的道理。第二题运用牛顿的话进一步让学生理解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并且把美好生活的范围扩到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两方面,有助于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理解。这段名言通俗易懂,寓意深刻,值得回味。

3.“议一议”选取了一个收苹果的事例让学生进行讨论,意在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诚实劳动致富光荣,投机取巧、坑害他人可耻的道理。

4.“做一做”栏目是为了巩固和强化课文观点。

教法建议:

1.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讲实话,多联系生活实际,同时注意启发学生站在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体会消费者如果买了不好的商品是什么心情,通过换位思考,让学生实实在在接受教育

2.“做一做”栏目是为了巩固和强化课文观点,最好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学生在搜集诚实劳动致富的事例过程中,会进一步体会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受到更强烈的触动。课上再让学生交流体会,能把教育引向深入。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美好的生活要靠诚实劳动去创造。

2.懂得勤劳是美好生活的源泉。勤劳守法致富光荣,靠投机取巧、坑害他人致富可耻。

情感:

1.产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2.钦佩靠劳动致富的人,鄙视不劳而获的行为。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美好生活与辛勤劳动的关系,懂得靠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才是光荣的。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产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教育过程:

一、导入

1.师:每个人都希望过上美好的生活,你们想象中的美好生活是什么样的?你认为怎样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此问题为栏目一中的问题)

板书:

2.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板书 :

3.电脑演示一组图片:

图片一:美丽的城市

师:在美丽、繁华的城市里,有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有繁华清洁的都市街道,有发达便利的交通,有设备先进的医院、学校和物品齐全的商场。

图片二:美丽的乡村

师:在乡村有一片片的农田,蔬菜大棚、养鱼池等等,这些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很多家庭都拥有自己的小楼。

图片三:美好的家庭

师:我们有可爱的家园,家中窗明几净,家具舒适美观,家庭成员和睦友好,生活的富裕和美满。

4.师:这美好的生活从哪里来呢?

板书:哪里来

5.学生发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谈,教师不要强求一致,此环节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原认知)

6.师:同学们的想法很有道理,让我们看一看北京市房山区窦店村人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二、明理

1.演示课件一

内容:课文第二段。

提问:

(1)窦店村过去是一个什么样的村?

(2)为什么叫它破集烂镇?

(缺水少肥、土地坑坑洼洼、房子破烂不堪。)

(3)光靠国家救济能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为什么?

2.继续演示课件一

内容:从第三段至课文结束。

提问:

(1)窦店人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窦店村的变化,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板书:

小结: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上进,安于现状。窦店村人深感贫穷给自己带来的苦难,他们奋发图强,靠自己的勤劳的双手,使自己走出困境,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三、深入明理

1.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靠诚实劳动致富的事例,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2.小组交流。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汇报。(汇报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演讲、利用课件演示、展示自己制作的小报等。)

4.提问:

听完同学们的汇报,谈谈体会。

5.演示课件二

内容:栏目说一说中牛顿的话

提问:从牛顿的话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6.小结:

劳动不仅可以使自己获得知识、食物、还能使自己获得快乐,幸福美好的生活同样需要靠劳动创造。

7.议一议(教材P17栏目三议一议)

(1)学生自己阅读议一议中的内容。

(2)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

(3)请学生列举自己了解到的一些靠投机取巧、坑害别人致富的错误事例并谈谈听了这些错误事例的想法。(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坑害别人致富的行为的厌恶之情。)

三、全课总结

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过上美好生活。任何靠别人施舍恩赐的想法;靠投机取巧、坑害别人致富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我们从小应该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过硬的本领,用自己的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人生,过上美好的生活。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调查勤劳致富的事例。

2.教师组织学生参观访问一些较典型的靠勤劳致富企业或村镇进行实地教育

活动过程:

(1)教师先与准备参观的企业或村镇取得联系。

(2)参观前要提出参观的要求:安全要求和参观中需要观看的内容。

(3)参观后,组织一次学生参观座谈会或办一次参观的办报或承担一次学校的广播,向全校同学介绍参观的收获、体会。

美好生活哪里来 篇5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美好的生活要靠诚实劳动去发明。

2.懂得勤劳是美好生活的源泉。勤劳守法致富荣耀,靠投机取巧、坑害他人致富可耻。

情感:

1.产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2.钦佩靠劳动致富的人,鄙视不劳而获的行为。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标准》三至五年级“勤劳节俭”德目中认知要求第二条“以实例说明美好生活靠劳动发明”,知道“劳动荣耀,懒惰可耻。”等有关条目设置的。

本课选用了北京市房山区窦店村勤劳致富的事例。

本课共设四个栏目

1.导入部分“说一说”栏目旨在通过设问把学生引入美好生活的情景。使学生把理想与现实联系起来,引人深思,自然而然地进入主题教育

2.课后练习“说一说”有两道题。第一题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提炼道德观点,认识美好生活靠劳动发明的道理。第二题运用牛顿的话进一步让学生理解美好生活靠劳动发明的道理,并且把美好生活的范围扩到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两方面,有助于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理解。这段名言通俗易懂,寓意深刻,值得回味。

3.“议一议”选取了一个收苹果的事例让学生进行讨论,意在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诚实劳动致富荣耀,投机取巧、坑害他人可耻的道理。

4.“做一做”栏目是为了巩固和强化课文观点。

教法建议:

1.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讲实话,多联系生活实际,同时注意启发学生站在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体会消费者如果买了不好的商品是什么心情,通过换位思考,让学生实实在在承受教育

2.“做一做”栏目是为了巩固和强化课文观点,最好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学生在搜集诚实劳动致富的事例过程中,会进一步体会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受到更强烈的触动。课上再让学生交流体会,能把教育引向深入。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美好的生活要靠诚实劳动去发明。

2.懂得勤劳是美好生活的源泉。勤劳守法致富荣耀,靠投机取巧、坑害他人致富可耻。

情感:

1.产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2.钦佩靠劳动致富的人,鄙视不劳而获的行为。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美好生活与辛勤劳动的联系,懂得靠辛勤劳动发明美好生活才是荣耀的。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产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教育过程:

一、导入

1.师:每个人都希望过上美好的生活,你们想象中的美好生活是什么样的?你认为怎样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此问题为栏目一中的问题)

板书:

2.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板书 :

3.电脑演示一组图片:

图片一:美丽的城市

师:在美丽、繁华的城市里,有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有繁华清洁的都市街道,有发达便利的交通,有设备先进的医院、学校和物品齐全的商场。

图片二:美丽的乡村

师:在乡村有一片片的农田,蔬菜大棚、养鱼池等等,这些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很多家庭都拥有自己的小楼。

图片三:美好的家庭

师:我们有可爱的家园,家中窗明几净,家具舒适美观,家庭成员和睦友好,生活的富裕和美满。

4.师:这美好的生活从哪里来呢?

板书:哪里来

5.学生发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谈,教师不要强求一致,此环节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原认知)

6.师:同学们的想法很有道理,让我们看一看北京市房山区窦店村人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二、明理

1.演示课件一

内容:课文第二段。

提问:

(1)窦店村过去是一个什么样的村?

(2)为什么叫它破集烂镇?

(缺水少肥、土地坑坑洼洼、房子破烂不堪。)

(3)光靠国家救济能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为什么?

2.继续演示课件一

内容:从第三段至课文结束。

提问:

(1)窦店人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窦店村的变化,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板书:

小结: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上进,安于现状。窦店村人深感贫穷给自己带来的苦难,他们奋发图强,靠自己的勤劳的双手,使自己走出困境,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三、深入明理

1.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靠诚实劳动致富的事例,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2.小组交流。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汇报。(汇报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演讲、利用课件演示、展示自己制作的小报等。)

4.提问:

听完同学们的汇报,谈谈体会。

5.演示课件二

内容:栏目说一说中牛顿的话

提问:从牛顿的话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6.小结:

劳动不仅可以使自己获得知识、食物、还能使自己获得高兴,幸福美好的生活同样需要靠劳动发明。

7.议一议(教材p17栏目三议一议)

(1)学生自己阅读议一议中的内容。

(2)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

(3)请学生列举自己了解到的一些靠投机取巧、坑害别人致富的过失事例并谈谈听了这些过失事例的想法。(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坑害别人致富的行为的讨厌之情。)

三、全课总结

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过上美好生活。任何靠别人施舍恩赐的想法;靠投机取巧、坑害别人致富的做法都是过失的。我们从小应该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过硬的本领,用自己的勤劳的双手发明美好人生,过上美好的生活。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调查勤劳致富的事例。

2.教师组织学生参观访问一些较典型的靠勤劳致富企业或村镇进行实地教育

活动过程:

(1)教师先与准备参观的企业或村镇取得联系。

(2)参观前要提出参观的要求:安全要求和参观中需要观看的内容。

(3)参观后,组织一次学生参观座谈会或办一次参观的办报或承担一次学校的广播,向全校同学介绍参观的收获、体会。

美好生活哪里来(精选5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Word文档

带你看艺考
艺考信息时光机

南京师范大学2023年艺术类校考(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学)成绩发布以及合格考生公示的公告

南京师范大学2023年艺术类校考(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学)成绩发布以及合格考生公示的公告
南京师范大学2023年艺术类校考成绩
艺术类专业成绩查询南京师范大学2023年艺术类校考成绩2023/3/25

西安航空学院关于2023年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课考试成绩查询及体检安排的通知!

2023年艺术类专业成绩查询,西安航空学院关于2023年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课考试成绩查询及体检安排的通知!
西安航空学院2023年艺术类专业成绩查询
艺术类专业成绩查询西安航空学院2023年艺术类专业成绩查询2023/3/25

黄冈师范学院2023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2023年,黄冈师范学院2023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2023年黄冈师范学院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艺术类招生简章2023年黄冈师范学院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2023/3/25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2023年自主招生考生报考流程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2023年自主招生考生报考流程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2023年自主招生考生报考流程
自主招生信息北京政法职业学院2023年自主招生考生报考流程2023/3/25

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高职单招线上模拟测试

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高职单招线上模拟测试
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高职单招线上模拟测试
单独招生简章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高职单招线上模拟测试2023/3/25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2023年单独考试招生第一批考生成绩公示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2023年单独考试招生第一批考生成绩公示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2023年单独考试招生第一批考生成绩公示
单独招生成绩查询锡林郭勒职业学院2023年单独考试招生第一批考生成绩公示2023/3/25

安徽艺术学院2023年面向中职毕业生对口招生章程

安徽艺术学院2023年面向中职毕业生对口招生章程
安徽艺术学院2023年面向中职毕业生对口招生章程
单独招生简章安徽艺术学院2023年面向中职毕业生对口招生章程2023/3/25

2023年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单独招生三校生文化素质测网络远程考试考生操作指南

2023年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单独招生三校生文化素质测网络远程考试考生操作指南
2023年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单独招生三校生文化素质测网络远程考试考生操作指南
单独招生简章2023年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单独招生三校生文化素质测网络远程考试考生操作指南2023/3/25

关于公示2023年华南理工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统考项目考生名单的通知

关于公示2023年华南理工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统考项目考生名单的通知
关于公示2023年华南理工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统考项目考生名单的通知
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信息关于公示2023年华南理工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统考项目考生名单的通知2023/3/25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关于2023年高职单招申请免试入学合格考生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关于2023年高职单招申请免试入学合格考生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关于2023年高职单招申请免试入学合格考生
单独招生简章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关于2023年高职单招申请免试入学合格考生2023/3/25

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自主招生简章

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自主招生简章
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自主招生简章
自主招生信息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自主招生简章2023/3/25

云南商务职业学院2023年单独招生考试大纲

云南商务职业学院2023年单独招生考试大纲
云南商务职业学院2023年单独招生考试大纲
单独招生简章云南商务职业学院2023年单独招生考试大纲2023/3/25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3年单独招生章程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3年单独招生章程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3年单独招生章程
单独招生简章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3年单独招生章程2023/3/25

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2023年招生简章

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2023年招生简章
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2023年招生简章
单独招生简章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2023年招生简章2023/3/25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单独招生方案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单独招生方案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单独招生方案
单独招生简章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单独招生方案2023/3/25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高职单招成绩查询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高职单招、综合评价成绩查询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高职单招、综合评价成绩查询
单独招生成绩查询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高职单招、综合评价成绩查询2023/3/25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综合评价成绩查询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高职单招、综合评价成绩查询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高职单招、综合评价成绩查询
综合评价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高职单招、综合评价成绩查询2023/3/25

天津工业职业学院2023年天津市高职分类考试招生计划表(面向高中毕业生)

天津工业职业学院2023年天津市高职分类考试招生计划表(面向高中毕业生)
天津工业职业学院2023年天津市高职分类考试招生计划表(面向高中毕业生)
单独招生简章天津工业职业学院2023年天津市高职分类考试招生计划表(面向高中毕业生)2023/3/25

绵阳飞行职业学院2023年高职单独招生考试公告

绵阳飞行职业学院2023年高职单独招生考试公告
绵阳飞行职业学院2023年高职单独招生考试公告
单独招生报名考试绵阳飞行职业学院2023年高职单独招生考试公告2023/3/25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分类考试招生时间安排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分类考试招生时间安排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分类考试招生时间安排
单独招生报名考试亳州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分类考试招生时间安排2023/3/25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

艺考热搜

艺考数据
艺考资源站

  • 艺考分数线
  • 艺考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