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中心志愿者服务事迹材料(2)

事迹材料
2013/11/15
二、长青携手 服务社群
我街在1996年成立xx市首个街道慈善会,并成为中华慈善总会唯一的街道一级团体会员,慈善事业的推行,使扶贫济困、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成为感召和支配社区居民自愿参与社区公益事业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准则,也为志愿者服务的开展提供道德基础。中心充分发挥慈善效应,在辖区内大力弘扬创新、实干、合作和奉献四种精神,尤其是奉献精神。在慈善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党团员、大中小学生、幼儿园小朋友、消防战士、专业技术人员、私营业主、退休人员、社区居民加入志愿者行列,形成一支60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常年开展有特色有创意有实效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不论寒冬酷暑,不论刮风下雨,闪耀的团徽,飘扬的红领巾,活跃的银发,出现在大街小巷,出现在千家万户,出现在最需要他们的地方。他们服务社区,献身于社区,不图名利,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一)打造品牌 晚霞争辉
我街长者义工联队是xx市首支长者义工队伍,凡热心社会公益服务的60岁以上长者均可申请加入,年龄最大94岁,发展至今有211名。中心根据长者的兴趣和专长编成7个小组开展特色活动和兴趣班组活动。“爱心大使组”服务社区内孤老和残疾人士;“亲善大使组”探访患病或家庭发生变故会员;“关怀义工组”策划、排练和表演文娱节目;“xx探射灯”担当义务记者,采访中心各项活动、编印中心月刊《会员通讯》;“园丁组”担任各班组导师、编订课程和教材,教授各种知识和技能;“乐善组”协助策划和支援中心各项活动;“万能组”则负责会员健康检查、维修中心设施等事务。
长者义工以积极的行动,独特的服务,获得社会各界的赞赏,是志愿者队伍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社区群众信赖的一个品牌,在志愿者服务中凸显了鲜明的特色。
94岁的长者义工xxx坐着轮椅探访患病老人,92岁的xxx老人则常常为社区群众和老人们讲授“xxx趣谈”,长者xxx坚持(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几年上门照顾残疾且患有严重皮肤病的孤老xxx,退休医生xxx女士坚持每周3个上午到老人院义诊,还有多名长者义工主动协助居委会做好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宣传工作。长者空余时间多,人生阅历丰富,是宝贵的人力资源。开展长者义工服务,不仅使被服务的长者成为服务的人力资源,改变社会人士认为老年人只是“包袱”的负面态度,而且使老年人认识到自己仍可以学习新鲜知识,发挥潜能,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从而提高自尊感,在人生的
最后旅程中不再消极地等待生命终结,而是积极地度过有意义的晚年。
(二)情系孤老 青年争先
青年义工组和妇女义工组的志愿者对辖内329名孤老和特困老人倾注了无限的感情,冬天送温暖,夏天送清凉,利用休息时间开展以慰问探访、精神慰藉、家务助理为主的“一对一”、“一对几”的结对子上门服务,风雨不改。xx市护士学校的数百名学生坚持利用课余时间,上门为老人量血压、测脉搏、搞卫生,护理有病的孤老虽然学生毕业了一届一届,但服务从未间断。区中医院的团员利用休息时间为老人送医、送药,举办保健讲座。xx酒家团员经常送点心、节日礼品给孤老。街机关团员响应慈善会的号召,带头为孤老和特困老人捐款,认养孤老,组织老人游览xx市容,参观城市建设新成就,春节带老人逛花市。住在外区的热心人士xxx、xxx一年来坚持骑自行车到我街探访孤老。在前几年抗击“非典”期间,志愿者多次上门为孤老讲授预防非典知识、清洁消毒家居。志愿者还积极参与街道举办的“xx长者xx两岸游”、“夏日缤纷耆老乐”音乐欣赏会、“爱心耀千禧”认养孤老活动、慈善拍卖和慈善会周年志庆等大型活动,策划组织“x港长幼互关怀送暖行动”、“长者趣味运动会”、“美丽人生”——晚妆拍摄展览,受到老人的欢迎。在举办“孤老生日会”时,有一位76岁的特困老人xxx感动得热泪盈眶,一遍遍地说着“今天是我第一次有这么多人为我过生日,真开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