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站实习报告(4)

实习报告
2011/10/19
分析了坡度、汇水坡长和汇水面积对坡面侵蚀方式演变的影响。坡度对坡面侵蚀产沙过程具有显著影响。坡度的增加可明显加快坡面侵蚀方式演变的速度与进程。汇水坡长和上方汇水面积对坡面侵蚀方式演变及侵蚀产沙过程也有重要影响。不同降雨强度和坡度条件下,坡面侵蚀产沙量(s)与汇水坡长(l)和坡面上方汇水面积(a)均呈正线性关系,即s=kl+b(k0)和s=ka+b(k0)。.探究了不同含沙水流条件下坡面侵蚀方式演变及侵蚀产沙过程。坡面侵蚀产沙强度变化的实质是侵蚀方式的演变。在有坡上方汇流汇沙时,坡面侵蚀产沙过程为非平衡输沙过程(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即坡面上方含沙水流挟带的泥沙不但全部被搬运,且上方汇水汇沙在坡面下方能引起另外的侵蚀产沙量,坡面侵蚀过程以剥蚀-搬运过程为主导。在试验条件下,上方含沙水流引起试验土槽的净侵蚀产沙量占坡面侵蚀总产沙量的29.1%~61.0%,且因上方汇水含沙量、坡度、降雨强度和侵蚀方式演变等的变化而变化。揭示了坡面侵蚀产沙过程的动力学机理。在试验条件下,上方含沙水流的汇入使侵蚀沟内水流流速、水力半径、雷诺数和弗罗得数明显增大,水流阻力系数相对减小,从而使坡面侵蚀产沙量迅速增大和侵蚀方式发生演变过程加快。上方含沙水流的汇入也使侵蚀沟内水流剪切力、水流功率、单位水流功率、过水断面单位能量明显增加,且皆随侵蚀方式的演变而明显增大。坡面径流输沙率与径流剪切力j、水流功率ω和断面单
第二是我们针对土壤做实验,了解当地的土壤的特性,然后针对当地的土壤类型进行治理。土壤抗冲实验、抗渗以及土壤含水率等实验。数据处理:实习过程中,我们在样区内采集了共六个环刀的土样(分两层:每层0~20cm,20~40cm各三个)和五块(边长为1mx1m大)样地收集枯枝落叶和五块样地(边长为1mx1m大)进行采集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采集回来进行浸泡和烘干等方法测得其含水率,实习中所在样区采集的植物和土壤持水率及土壤渗透性和在学校进行的土壤抗冲性数据统计。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水保站实习报告》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