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站实习报告(2)

实习报告
2011/10/19
首先介绍一下南方常见水土保持植物措施马尾松林、湿地松林、板栗林和马尾松+板栗林)、3种层次结构(纯草、纯乔、乔-草)水库的迎水坡,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良土壤的作用,是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措施,也是我国江河治理和防洪减灾的根本性措施之一。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对减少径流的正面效应主要是通过3个层次来实现:一是冠层的截留效应,二是地被物覆盖减少径流,三是防止土壤被冲刷。工程措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与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及其他措施同等重要,不能互相代替。水土保持工程研究的对象是斜坡及沟道中的水土流失机理,即在水力,风力,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损失和破坏过程及工程防治措施。水土保持工程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①山坡防护工程;②山沟治理工程;③山洪气压层工程;④小型蓄水用水工程。水工建筑物有水坝、溢洪道、涵洞、水坝迎、背坡面等等的一些知识。顺着水坝我们看到的是我们水土保持的标志,还有关于老虎山的一些介绍,这里的关于水土保持的措施都是比较典型的,挡住水土流下的挡土墙,消力池等。说到消力池,这是水力学的一个概念,做起来也非常简单,就是在水流经的下坡地建起一个高一点的陡坡就是了,这样就能消除水的很大一部分水力,虽然简单,但非常实用,是个不错的水力措施。
(3)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感性认识其在自然界中的具体表现,尤其是植被、微地形)?
植被有减缓土壤侵蚀的作用,茂密的森林可以(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截留一部分雨水,并可消弱雨点对地面的击溅侵蚀能力,枯枝落叶具有很高的涵蓄水分能力,对地面有保护作用。在各种雨强的情况下,一般侵蚀量与坡度呈正相关。水力侵蚀主要是在坡地上发生的。因此,地面坡度是决定径流冲刷能力的基本因素,径流的大小决定径流数量、深度和速度,而速度大小又取决于地面坡度,在一定范围内,地面坡度越大,径流速度越大,土壤侵蚀也更为严重。
(4)径流小区选址,硬件构造,可以观测和测定那些项目,工作原理与优缺点:径流小区选址要有一定的坡度,而且坡度要与当地地形适宜。径流小区主体包括小区护埂、集流槽、引水管、量水设备(分流桶和集流桶)4部分。小区护埂应采用砖砌结构高标砂浆抹面,护埂宽0.15m,基础深0.30m,高出地面0.30m,基础两侧的同填土一定要夯实,防止径流渗漏。护埂顶部做成有一定倾角的单面刃形斜坡,斜面朝外,如果小区相连,相连护埂应做成v字型,便于排水。同时需要注意避免踩踏而造成护埂破损,防止护埂处的降雨因滴溅进入小区内部,影响观测精度。
(5)了解植被恢复的不同阶段的群落景观和生物种群构成?
1.地衣植物群落阶段:岩石表面无土壤,光照强,温度变化大,贫瘠而干燥。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最先出现的是地衣,而且是壳状地衣。地衣分泌的有机酸腐蚀了坚硬的岩石表面,再加之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坚硬的岩石表面出现了一些细小颗粒,在地衣残体的作用下,该细小颗粒有了有机的成分。其后叶状地衣和枝状地衣继续作用岩石表层,使岩石表层更加松软,岩石碎粒中有机质也逐渐增多。此时,地衣植物群落创造的较好的环境,反而不适合它自身的生存,但却为较高等植物类群创造了较好条件。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水保站实习报告》相关的文章。2.苔藓植物群落阶段:在地衣群落发展的后期,开始出现了苔藓植物。苔藓植物与地衣相似,能够忍受极端干旱的环境。苔藓植物的残体比地衣的大得多,苔藓的生长可以积累更多的腐殖质,同时对岩石的改造作用更加强烈。岩石颗粒变得更细小,松软层更厚,为土壤的发育和形成创造了更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