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气象办主任勤奋奉公奉献为民事迹材料(3)

事迹材料
2012/2/9
1991年,格桑在嘉黎县气象站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没有燃料,业务人员的心稳定不下来,无法开展工作。该县的燃料来源主要是木材,由县政府发放燃料票以后雇人到离县城80多公里的地方去砍,并且燃料票当年年底作废。当时在站里工作的所有业务人员都是从外地来的,而且大多数是女同志,着急的是一方面燃料票要到了作废的期限,一方面却找不到人去砍。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意味着一年的燃料都得不到保证。业务工作要维持,职工需要燃料,怎么办?从不向困难低头的格桑毅然做出了一个令人无法理解的决定:自己去砍。就这样,格桑带着站上的一名工人和一名业务人员,走进了离县城70余公里的砍柴地点。这次,他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要砍的树都长在悬崖峭壁上。格桑从未干过这类活儿,斧子都不会拿,有力不会使,砍一阵子以后,树没有被砍倒,自己的手却开始磨起了血泡,痛得抬不起来,手指已无法合拢。当时确实有点绝望。但是,职工们在期待着我们的燃料,既然已经来到这个地方,就绝不能空手回站,只有继续忍痛坚持。“格桑给其它两位同志做思想工作,自己又首先带头去砍。到后来,他和两位同事手上的血泡起了一个又一个,血泡又被磨破,开始不停地流血,斧头手把也被鲜血染成了红色。在寒冷刺骨的冰天雪地里光着膀子整整砍了一个多月,伤痛渐渐忘记。由于过度的体力消耗,一天吃六顿糌粑仍然感觉饿得慌。那历经艰辛,克服了无数让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的一个多月,使格桑终生难忘。当他们砍下了十四车燃料,运回到气象站的时候,站里的同志们好半天才认出他们,因为他们的模样,已经很像从原(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始森林中出来的野人。看到他们的样子,站里的同志们全都被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格桑就是这样,甘当基层县站的”后勤部长“,甘愿吃尽苦头,其目的是明确的,那就是在极端艰苦的环境当中稳定人心,维持基础气象业务工作。
无私传教
格桑工作的基层,大多存在着业务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加上新技术、新设备在气象领域不断应用,使那些本来就素质较差的同志更有应付不过来之感。格桑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所以他的业务水平在哪儿也是拔尖的。但他认为,一个测报人员自身的业务工作质量再优秀,技术水平再好,如果不让周围的同志受益,共同进步,搞个人技术垄断,那么他就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测报工作人员。尤其当他开始作为一级领导,更是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
谦虚的格桑在作为一名普通测报人员的时候,就十分乐意将自己工作学习中的心得和经验与同事交流,在索县负责业务工作时,他就着手制定和实施全面提高业务人员整体素质的方案和计划。1992年,他在嘉黎站组织业务学习,自己亲自授课,针对地面报表制作、预审方面的薄弱环节,对全体业务人员进行了培训。同时对业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和特殊情况做了及时讲解、正确处理。而后,针对基层县站微机应用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格桑把他自己刻苦自学得到的pc-1500计算机的操作及basic语言编程知识,无私传授给全站业务人员,先后累计教学近500课时,使全站业务人员都能够修改和排除地面测报程序的故障,并能熟练地编制一些简单的basic语言的程序,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全体业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基层气象办主任勤奋奉公奉献为民事迹材料》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