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探讨(3)

论文致谢信
2012/2/18
如果说企业领导是决定企业能否实施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决定要素的话,那么配备的会计电算化人才素质高低则是决定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成败的关键。在构建会计电算化系统模式下,会计电算化人员负责会计业务的日常处理,如凭证录入、审核、记账结账、报表编制,以及财务分析等工作,工作强度虽较手工方式有了降低,但工作内容却有了很大扩展,除了传统的核算工作外,大量的管理工作也纳入到丁会计工作范畴,这对财会人员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笔者认为,要做到配备合适的电算化人才,可以有两条途径来解决:一是引入高素质电算化人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向大众化教育过渡,每年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走向人才市场,人才供应较前几年有了很大改善,企业完全可以从市场招聘大学毕业生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二是做好老会计的电算化培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小企业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一般偏低。要使其胜任会计电算化工作,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培训工作。目前我国虽然正实施财会人员的电算化培训,做到持证上岗,但实际培训效果不理想,存在培训内容单一和培训时间较短的现象。对小企业会计的培训,财政部门应和企业做好沟通,单独制订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应满足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需要,既要进行基本的账务、报表操作的培训,又应适当扩大培训范围,涉及工资、固定资产、采购、销售、成本等系统,同时还应涉及相关岗位设置、人员安排等内容。从培训时间来讲,因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较差,因此培训时应单独组织,培训时间应尽量较长,给会计人员一个接受知识、消化知识、巩固知识的时间,切忌“速成型”。培训可采用半脱产形式,半天在岗工作,半天离岗培训学习,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例如2~3个月的时间)培训会计人员掌握电算化知识。
四、正确配置软硬件系统
在构建会计电算化系统模式下,(欢迎访问零二七范文网/faNwEn/lwzxx,范文大全)正确配置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是保证电算化系统发挥最大效用的关键环节。如果配备方案不合理,则极易导致电算化系统进入所谓“信息孤岛”,不但发挥不了电算化系统应有的功能,还会给企业的相关工作带来极大麻烦。
(一)配备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硬件配备有多种方式,如单机结构、对等网网络结构、国际互联网结构等多种方案。单机结构由单独一台计算机和相应的外部设备组成,具有实施方案简单,投资少,操作简便的优点,但公司内部数据共享与数据自动传递是其最大弱点。对等网网络是一种简单的网络结构,是通过网线将不同的计算机简单地联结在一起,公司内部之间能够实现数据的自动传递;国际互联网结构能够借助于网络技术将本地计算机和异地计算机连接起来,能够实现异地数据共享与交换,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数据传递。可以说不同方案各有优缺点,小企业在选择硬件方案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就笔者观点而言,更倾向于选择国际互联网结构,因为这种方案相对于前两种方案而言,投资几乎没有差别,但信息传递范围更广泛,容易实现数据的外联,这对于企业宣传介绍、产品销售以及未来发展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配备计算机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