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征物业税的可行性分析(2)

论文致谢信
2012/2/17
从最近中央的一系列措施,如对经济适用房的加大投资,可以看出我国房地产市场结构型矛盾突出,一方面是购房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是空置率年年攀升,有增无减,原因在于高端商品房供应饱和,而低端则供应相对不足,导致普通老百姓根本买不起房,开征物业税后,可以降低购房门槛,以及而物业税的计税是以房地产的价值为依据的,为合理避税,房地产开发商应该会增加低端市场,这样一来就会很大的改善现有的房地产市场结构。
今年的美国国内爆发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在全球引起了重大关注,并且所引发的危害影响力,至今都无法去准确回答,对中国的金融也有所影响。近几年,随着房价上涨,中国国内抵押贷款大量发放,在抵押贷款发放最多、竞争最激烈的上海,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显现,(欢迎访问零二七范文网/faNweN/lwzxx,范文大全)从2004年~2006年9月末,上海中资银行个人房贷平均不良率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上升了7倍多,商业性房贷逾期违约率上升10倍,银行诉客户房贷违约的案件,也从过去的零星案件发展成为常规性案件,部分区法院,一个月就会审理多达十几起房贷违约纠纷,因此,中国的抵押贷款市场存在重大风险,金融市场也存在重大风险。由于房地产行业所需的资金量巨大,它对金融始终保持着很强的依赖性,难于脱离银行支持,中央的有关政策一直强调要警惕“房地产泡沫,避免以银行贷款推动“泡沫”产生并在事后变为不良资产,但是即使银行谨慎放贷仍然承担着过大的风险,土地价格风险只依靠商业银行严格审查土地和房地产项目的审批程序和各项文件是很难防范的,况且我国的金融体系是很不健全的。从商业银行的具体操作上出发,它所面临的风险应主要从抵押品的价值和风险来判断,而不在于程序,但价格却含有大量“泡沫”,如果不从制度上根除土地价格泡沫,将会给我国房地产市场和整体经济带来新的损失。开征物业税,从而挤出土地出让金泡沫,降低开发成本,自然会减少开发商的贷款量,进而减少房地产开发风险,最终使金融系统摆脱房地产泡沫的冲击,提高金融系统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4.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理性消费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的投入非常大,居民的收入也快速增长和新建的住宅也大为增加,已经超出了正常的住房需求,问题是,还有很多人无房居住,问题出在哪里?这可以从现实与预期这两个基本点方面考虑,现实上是,房价的始终居高不下,超出了消费者的承受范围,而且是有不断上涨的趋势,同时也遏制了有效的需求,但是在对未来的预期上,消费者与房开商完全相反,消费者由于自身收入的不稳定和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对房产的消费非常谨慎,而且认为住房的预期价格会下降,导致很多消费者持币等待。 房产商相反,以任志强为代表的房开商认为房产价格是上涨的趋势,支持他们的理由是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短期内不可能改变,房地产市场利润仍有较大的空间等。这一切导致了房地产消费市场的理性不足。开征物业税后,开发商的资金压力会减轻,但这样一来,如果开发商空大量房产的话,除了要负担贷款利息,还要负担物业税,这样,会使开发商加大促销力度,把注意力转向房产的升值潜力,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吸引消费者,使房地产市场更加理性。
5.开征物业税是调节贫富差距以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