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乡镇党委如何增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3)

经验材料
2012/4/5
树立扶贫先扶智的观念,想方设法增加教育投入,改善贫困山区的办学条件,力争使未来的农民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充分利用成人文化学校、基层党校等条件,进行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培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农民的收入;其次,要把德治和法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抓好农村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的同时,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法进行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法治和德治双管齐下,真正规范广大农民的行为,提高道德和法律素养;再次,要千方百计改善农村的生存条件,拓宽农民的视野,使他们不断接受新信息、新思维、新事物、扩大农民的见识,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了让XX镇的群众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XX镇党委、政府大力协助广电部门做好光纤电视信号传送改造工程,大力支持夏湟祁剧团进行文娱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六)要不折不扣地将各项政策贯彻落实下去。土地问题、财务问题和农村税改问题等都是政策问题。首先要坚持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等农村政策,是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持农村稳定的妙计良方。乡镇党委、政府既要吃准吃透,又要使政策真正深入民心,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好政策的实惠。要加强对村一级的指导和督查力度,采取突然抽查,暗中走访的方式,对土地延包长期不变的政策要加强督促检查,使各村真正完善手续,完成好延包工作。对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落实,要重点在农民收入的真实性上下功夫,决不能出现“看上报收入比例,农民负担不超标准,看农民实际收入,负担比例极高”的情况。其次是将党在农村的林业政策落到实处。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这是一个关系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XX镇近几年来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切实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尤其对乱砍滥伐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绝不手软。最后(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是要尽快完善各种决策监督机制。当前,农村财务管理混乱,干群矛盾突出,工作难度加大等热点问题增多的要害是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不健全。针对这种情况,乡镇党委一定要积极探索和完善村规民约等村民自治制度,真正推行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实行民主决策和民主议事,增强办事的透明度。各村要健全村级民主理财机构,确定审批权限,对数额较大的开支项目要由村“两委”或村理财小组、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后才可支出。村财务大项目资金支出,不仅要有村主要干部的签字,还要有研究审批的有关会议纪录,会议纪录要说明表决情况,并有参加人签字;乡镇对村财务的审计要形成制度,审计后的情况应向群众公布,以便于民主监督,见到实效,对于救灾救济粮款的发放,宅基地的审批每年至少公布一次,努力杜绝干部以权谋私和分配不公的行为。另外,还要加大对财务管理混乱、群众意见大的**干部查处力度,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对触犯党纪国法的,坚决依照党纪国法进行处理,绝不手软。总之,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促进**的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推动农村社会风气的好转。(七)正确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稳定压倒一切。部分村正气不足,邪气上升,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为此,乡镇党委一定要本着一心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时了解情况,调解民事纠纷,公正及时地处理各种案件,以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责任感,大力弘扬正气,抑制歪风,对在村里横行霸道、为非作歹的“恶人”要给予严厉制裁;对有钱有势违法乱纪的“名人”决不姑息迁就;对有关系、有靠山的“能人”犯罪违法,决不能迫于压力,给予开脱。只有这样才能抑制邪气,培育正气,匡正风气,将一些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民事纠纷不出村,治安案件不发生,上访告状无一人,农村稳定才会有保证。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六害彩”的打击力度,净化农村社会风气。XX镇XX**XX村(自然村)老人协会自2003年2月以来,非法干涉村组基层组织正常工作事务,扰乱社会管理秩序。针对XX村老人协会的情况,XX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及时向XX市委、市政府汇报,并立即成立专门工作组,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社团登记条例》依法对该会采取撤销登记,并对原会长梁XX给予党纪处分。通过这件事,XX村的社会风气好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重新树立起来了,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也加强了,并给当地的人民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推动了XX镇依法治镇工作的顺利开展。(八)要严格把好干部选配关。针对近几年社会风气不正的非正常现象,乡镇党委一定要匡正用人风气,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对乡镇级干部的评议工作不能仅限于**评乡镇干部的范围,参加评议的范围要扩大,评议的方法要改进,通过明查暗访,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了解真情实意,找准真正德才兼备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