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XX一中第二学期学校工作计划(10)

计划总结
2011/2/10
4、学校成立“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评定工作的实施细则与具体程序,组织指导班级评定小组开展工作。每学年以毕业年级为主,进行一次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评定小组要参考成长记录以及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评价的结果,结合对学生日常表现的了解,经集体讨论,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评定。
学校要立足本校实际,努力通过评价制度创新来体现公正、公平、公开。实行严格的公示制度、诚信制度、监督制度、申诉投诉制度,努力提高教学评价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不断发展。
(六)继续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信息化网络、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率,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1、明确学校信息技术教研组的职责和阶段性工作目标。要加强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制定信息技术工作目标,初步建立学校开放的信息资源库,争取通过提供信息服务,吸引网络用户,实现信息扩张,达到宣传学校的目的。
2、努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加强研讨交流,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养成在教学中一贯性地、常规性地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教师要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自己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能熟练掌握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形成信息技术的自学能力和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力,能持续更新自己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能对自己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反思、总结提高,能够借助信息技术与同事、学生、家长、专业人员等进行交流、合作,要具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实施能力。
3、发挥学校网络办公平台的作用,实现日常管理的信息化,如每周工作安排,学校及各部门会议通知,学校规章制度,上级有关文件等的网络发布与检索。
4、加强信息化设施、设备的建设与管理,其中电子阅览室、英语广播电台等的建设和使用尤其重要,同时要尽量利用开放性的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尽可能数字化的学习内容和高交互性的学习环境。
(七)组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管理。
1、学校要把课程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成立学校课程开发小组,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优势和现有条件,挖掘、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努力把蕴藏于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确定学校课程的基本内容。
2、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开发并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