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寒假社会实践医疗卫生调查报告(2)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2012/1/6
六成多市民认为医院大夫在“仔细询问病史”和“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方面做得好。63.9%的市民认为医生询问病史很仔细;63.0%的市民认为医生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超过半数的市民认为医生能够预约复诊时间、认真检查、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不开不对症的药以及诊断时不做无(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关的事情。看来市民就医不用太担心医护人员的态度问题。
然而根据调查数据,48%的市民称接诊的医生不给患者详细解释服药的方法;多达42.5%的市民认为医生诊断不很准确;36.9%的市民否定医生治疗方案的切实性——难怪52.2%的市民担心医护人员的医疗护理水平低,花了钱治不好病。
43.0%的市民担心在医院看病时发生交叉感染,旧病未除又添新病;41.8%的市民担心看病花销大。
另有34.3%的市民上医院怕麻烦,嫌排队等候的时间太长。全国政协委员梁晓声形容说:“在北京,不少医院特别像超市,而且特别像大甩卖日子里的超市,医院里比肩接踵的情形,令人望而生畏。”
3、32.5%的市民担心使用血液制品发生交叉感染
43.0%的市民担心在医院看病时发生交叉感染。在与交叉感染控制有关的各项中,市民最担心由于使用血液制品而发生交叉感染。对此,12.4%的市民表示比较担心,20.1%的市民表示非常担心。
我们考察了市民根据自己的放心程度,以10分制(0分最低,表示“根本不放心”;10分最高,表示“十分放心”)对医院与交叉感染控制有关各项的评分,发现市民对使用血液制品的放心程度最低,平均只有4.70分。
表1:市民对医院与交叉感染控制有关各项放心程度的评分(10分制):
选 项
平均数
标准差
使用血液制品
4.70
2.947
医疗器械的消毒
5.61
2.718
空气消毒
5.63
2.600
一次性医疗器械不被重复使用
6.06
2.961
三、77.6%的市民认为勤洗手能有效防范传染病
如果把医院划分为医院中的医学(临床治疗和护理)和社区中的医学(公共卫生措施),那么无论是从经济学的最小投入最大产出标准,还是从人道主义原则来看,预防疾病都应该优先于治疗疾病。
据卫生部网站消息,XX年全国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为3180327例,死亡7151人,发病率为235.85/10万,死亡率为0.53/10万,病死率为0.22%。全年除脊髓灰质炎无发病、死亡外,其余传染病均有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肺结核、乙型肝炎、痢疾、淋病、甲型肝炎,占发病总数的85.01%。死亡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狂犬病、肺结核、乙型肝炎、艾滋病、新生儿破伤风,占死亡总数的82.65%。
北京市民认为目前对自身威胁最大的传染病居前五位的分别是:乙型肝炎(67.1%)、流行性感冒(63.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55.2%)、肺结核(45.9%)和艾滋病(39.5%)。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2012寒假社会实践医疗卫生调查报告》相关的文章。77.6%的市民认为勤洗手能够有效地防范传染病。但是,我们的调查发现,87%的市民经常或偶尔在外就餐,餐前坚持洗手的比例为82.3%;94.5%的市民要上公共厕所,在方便之后坚持洗手的只有68.2%。
人们通常认为餐馆比公厕的洗手设施干净,并且仅有极个别的人(2.8%)承认没有厕后洗手的习惯,那么相当一部分市民饭前便后不洗手,看来与没水、水龙头开关设置不科学等客观原因有关。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提高公共卫生意识,对公共洗手池的相关设施进行修理和改造,给市民以安全感,让市民生活得更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