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工作考核评价制度标准(2)

规章制度
2012/3/14
(1)每月召开一次村级保健人员例会,掌握本乡镇妇幼保健基本情况,专干下基层时间每月不少于15天,及时建立辖区内孕产妇保健手册,正确、完整填写工作相关表、卡、册,定期上报妇幼卫生工作信息报表。(11分)
(2)按规定完成孕情掌握、产前检查、产后访视,落实高危孕产妇建卡、追踪管理和指导选择分娩地点任务。负责产后42—56天健康检查。孕情掌握率大于95%,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2分)
(3)做好新生儿访视、7岁以下儿童“4、2、1”定期体检或生长发育监测工作。对儿童体检中所发现的体弱儿童进行专案管理。专案管理率达60%以上。(10分)
(4)开展住院分娩技术服务的乡镇卫生院,达到爱婴乡镇卫生院标准,其产科建设符合《湖南省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指导标准》要求。(6分)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乡镇卫生院工作考核评价制度标准》相关的文章。 (5)实行孕产妇分级管理,杜绝截留高危孕产妇。批准开展剖宫产的乡镇卫生院剖宫产率控制在25%以内。(6分)
(6)宣传动员并协助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产前筛查与诊断。《出生医学证明》的发放与管理规范。(5分)
6、农村健康教育(10分)
(1)利用农村有线广播、宣传橱窗、农民技术学校、卫生科普赶集和民族传统节目等开展健康教育。(3分)
(2)开展传染病、寄生虫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4分)
7、村卫生室管理(10分)
(1)实施以公共卫生服务为重点的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加强辖区内乡村医生的监管,定期召开乡村医生例会,统筹安排工作任务。(5分)
(2)按照《湖南省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劳务补助办法》要求,做好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及劳务补助发放工作。(5分)
8、公共卫生管理(10分)
(1)掌握辖区餐饮单位及从业人员本底,指导乡村医生建立农村聚餐信息登记制度并及时上报,对农村聚餐活动开展检查与指导。(5分)
(2)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对辖区内村卫生室医疗废物处置情况进行监管。(5分)
(二)临床诊疗服务管理(300分)
1、医疗质量管理(60分)
(1)院长为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结合实际,明确1名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医疗质量监管工作,行使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职能。(5分)
(2)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核心制度(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谈话告知制度等),相关人员知晓率**。(10分)
(3)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指导下,制定并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医疗质量检查评价标准,医疗质量分析讲评制度。定期开展医疗环节质量检查、讲评、通报,**措施落实。(10分)
(4)严格执行湖南省《乡村医疗机构医疗文书书写规范与管理规定》,医疗文书书写及时、准确、完整、规范。随机抽查在架病历(按总数的10%抽取,抽检总数不超过20份)或病案(30份)合格率为**,病历优良率≥90%,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0%。处方合格率≥90%,临床诊断记载比例达**。(20分)
(5)加强手术病例医疗质量管理。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0%,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0%,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1%。(10分)
(6)加强门(急)诊管理,配齐常用急救药品、器材,并使其保持良好的备用状态。(5分)
2、医疗安全管理(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