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班主任在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培训会上的讲话(3)

发言稿
2013/2/28
(9)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上课眼观耳听,知识才能入脑,不专心听讲,哪能学到知识呢。
所以,我们的家长再忙,也应抽出时间来,督促、帮助孩子养成以上10种必备的学习习惯。
为此,我们的家长不能“放羊”,不能把孩子一个人放在家里做家庭作业,至少得留一个人在家指导、提醒孩子按以上10条要求去做。等孩子养成了自觉的习惯,再放手就没什么大碍了。但在孩子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前,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放手不管,那样就是对孩子前途的放手不管,对孩子发展的放手不管。
希望我们的家长都能成为尽责的好家长。
(二)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抓住教育的“关键期”
所谓教育的“关键期”是指人生学习的最佳时期。在这个年龄阶段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成效最大。如果在这个年龄阶段对孩子实施某种教育,可以事半功倍,而一旦错过这个年龄阶段,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就明显差多了,有时不只是事倍功半的问题,甚至终身难以弥补。
国内外近半个世纪有关研究表明:
6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的关键期;
8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
2至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个关键期;
3到8岁是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
5至6岁是掌握词汇的关键期;
9到10岁是孩子行为由注重后果到注重动机(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的关键期;
小学一年级是学习习惯的培养的关键期;
小学3到4年级是纪律分化的关键期;
小学3到4年级,初二、高二是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小学阶段是记忆力发展的关键期,是记忆的换金时代;
初中是意义记忆的关键期。
可见,小学一二年级是小孩学习习惯培养的非常重要的时期。你这几年辛苦点,一旦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好了,后面就轻松了。
2、多和学科教师沟通,做到家校一致
多和学科教师沟通好处之一是:可以随时了解到小孩的表现,发现问题,有利于及时帮助纠正。
多和学科教师沟通好处之二是:会及时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关注多了,小孩就会产生这样的意识:老师很喜欢我,我肯定是很优秀的,我应该要表现更好,让老师表扬我。这样就形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