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德育工作会议暨经典诵读推进会上的讲话(3)

发言稿
2012/3/31
中小学德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五大教育”是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和工作任务。
1、文明礼仪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我省的文明礼仪教育开展已近10年,目前已在全省中小学普遍开设了文明礼仪教育课,这是一门以礼仪知识为载体,融德育、美育、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人生成长启示教育等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我省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又赋予时代发展的新内容,突出了实践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真正成为了一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要的、可行的、有效的途径。我们要在过去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最近出台的《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文明礼仪教育的保障体系,保证文明礼仪教育的活动时间,强化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把我省文明礼仪教育推上一个新台阶。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当前,在中小学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教育,帮助学生知道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性进步和光明前途,使学生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的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优秀革命传统,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坚定学生的信念、鼓舞学生的斗志、振奋全民族的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点工作就是广泛开展纪念建(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党90周年系列活动。
3、诚信教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关于诚信教育,我省也抓了好几年了。下一步,各地、各学校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活动,增强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使他们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从小立志做讲诚信、讲道德的人。学校教师要带头讲诚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以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教育和影响广大学生。各级各类学校要以培养“诚信师生”为目标,广泛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在教育战线创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4、心理健康教育。近几年来,学生厌学、逃学的事例屡见报端,甚至有学生因一些挫折而自杀,都反映出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培养培训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全面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石家庄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三级心理维护体系的建设,基本达到了“校校有师资、班班有辅导、生生能求助”。专门出台政策,按照所有学校1:500的标准配备心理老师,定期为全市心理教师进行培训,形成了全市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力军,为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保障。2011年,省教育厅将与省文明办共同制定《河北省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体系建设规划》和《河北省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体系建设评估标准》,召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维护中心建设工作交流会,促进全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今年,各市要建立市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维护中心,全面深化县区、学校二三级维护机构,积极开展百场心理健康专家进校园活动。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学校,要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尚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地方和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在小学德育工作会议暨经典诵读推进会上的讲话》相关的文章。5、法制安全教育。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要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培养学生“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意识,争做遵纪守法的模范。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对如何保护自己知之甚少,所以,我们要把安全教育做为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放到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一把手负责,长抓不懈。除开展好安全教育课程外,在每学期开学初,各中小学校要组织1次集体安全演练,在每学期末放假前,各中小学校要认真开展1次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把珍爱生命教育与安全教育、远离毒品教育、远离“两厅一吧”活动以及“防艾”宣传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以确保校园安全,师生平安。
(二)以“四项建设”为基础,坚持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保障机制。
1、区域特色建设。各地、各校德育工作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突出了自己的特色,如秦皇岛的经典诵读,唐山的廉洁文化教育,沧州的文明礼仪教育,石家庄的心理健康教育、邯郸的“十个一”工程等。但从总体上看,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的环节和不适应的地方。一些地方和学校德育工作随意性比较突出,上面布置什么就抓什么,上级安排不检查的内容就可以不抓,没有一个整体考虑;德育工作缺乏针对性,教育内容单调,从小学到高中接受的是同一理论,同一内容的教育,没有抓住青少年不同的心理、生理、性格特点和知识结构,对症下药,而是千篇一律,一个尺度,缺乏层次性和循序渐进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感到内容重复,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各地、各校要整体规划中小学德育体系,研究构建德育目标体系、内容体系、途径方法体系,研究探索符合本地、本校实际的德育工作体系,形成区域特色,进一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