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3)

调研报告
2012/2/1
社会各界对青少年的网络行为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力度,寻求多种途径解决大中小学生过度沉溺于网络,盲目上网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成长的问题。现在青少年的网络道德问题已被社会各界提上了日程。网络文化的纷繁复杂,考验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即不是虚拟的伊甸园,也不是潘多拉的盒子,点击网络,文明与污染随着鼠标的移动,也有黑暗的角落。作为青少年,要提高自身的分辨力,自觉规范上网行为,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在学习网络提供的知识的同时,掌握其实际运用意义,将网络作为自身腾飞的翅膀。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相关的文章。
二、网络环境下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在充分认识到网络环境给青少年思想道德工作带来的挑战的前提下,我们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抢占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对策有如下几点:
1、正本清源,净化信息环境。
政府和有关部门有必要通过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同各种网上信息犯罪和不道德行为作斗争,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信息过滤,为学校开创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利用网络传播色情、淫秽内容、实施诈骗、破坏安定团结等违法犯罪活动坚决予以打击。对“黑网吧”、“黄网吧”、“地下网吧”要坚决取缔,特别是重点清理学校周边地区。在新形势下要大力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行为,对网络电影、游戏网站等加大管理力度,引导其加强伦理和文化建设,形成正确的经营理念,严格限制开放时段,为青年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各学校的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信息网络监控和管理,防堵有害信息侵蚀青少年思想。
2、大力建设校园网,倡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努力拓展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应大力建设校园网,使之成为网络上的“学生之家”,通过网络虚拟社区满足学生的学习、休闲、游戏、交友等方面的需求,进而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荣誉感,提高学生的幸福感,这是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必须紧紧把握的新方向。近年来,学校的校园网络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为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建设网上校(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园,精心策划,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网站可以开辟学习生活、就业技巧、考研须知、心理咨询、实践指导、信息发布、就业辅导等栏目,开设校园网“思想论坛”,给青少年们一个既可评论时事又可评论校事、畅谈人生、理想、价值的天地,了解青少年道德动态,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要开发网络道德建设课件,把深奥的理论编成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开发思想政治电子教材库,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融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达到吸引学生,寓教于乐的目的。要把传统的校园文化与虚拟社区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两促进。如,目前学校学报、广播、闭路电视等宣传教育媒体,可以通过网络整合起来,丰富校园网虚拟社区的信息资源,加大信息传播的力度,为学生提供优良的信息服务,增强道德教育的开放性、多样性、灵活性和实效性。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校园网的信息管理和技术防范力度,对网上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加快规范网络新闻的进程,避免虚假信息的发布,净化网络环境。如在青少年广为喜爱的校园bbs里,挑选有责任心又有网络技术特长的同学担任版主,对校园bbs进行管理,删除有不良思想的言论和文章。在校园网上安装有关过滤软件,过滤网上的有害信息,净化校园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