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工作总结(2)

单位工作总结
2011/10/31
3、竭尽全力抓农业发展。一是建设基地承载农业。大力建设农业产业基地,近三年来建成脐橙、烤烟、水稻、生猪、大豆等各类农产品基地92个,其中脐橙9.2万亩。今年,落实水稻播种面积78万亩;发展烤烟2.6万亩;以脐橙为主的水果扩园1万亩,以马尾松为主的营造林14.7万亩;建成5户万头规模化标准猪场,新发展年出栏生猪5000头以上的大户86户,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大户116户。二是培育龙头带动农业。注重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以农业产业化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了科茂林化、谷源粮油、香穗实业、乡里来竹业、联邦实业、旺发厚朴、兴达油脂等农产品加工企业30余家;培育民间行业协会和专业组织70余个。三是改善条件提升农业。基本完成全县农网改造,基本实现了乡乡通移动电话和村村通广播、程控电话。多方筹集资金,加强了农田水利建设。我到县政府任职以来,整合资金28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全县4600余处水利工程进行了全面维修,改善和新增灌溉面积近5万亩。投资2100万元,实施了86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7.36万名群众安全饮水问题。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工作总结》相关的文章。二、坚持以民为本,努力实现社会和谐
近三年来,我始终坚持深入基层听民意、解民忧、帮民困,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是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我严格要求各级各部门严格执行和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使农民得到了实惠。仅今年上半年,全县发放种粮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资金等各项惠农资金1.2亿元。二是打造民生暖心工程。XX年年以来,教育、卫生、科技、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达到13.4亿元。建设了12所合格学校、25所乡镇卫生院、21个乡镇文化站;改造中小学危房15.7万平方米;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3.8万人次,帮助返乡农民工在本县就业2.5万余人;新建灾民新房925座、安居工程350户;城乡低保对象达到42535人。三是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我始终把安全生产和群众的安危放在首要位置,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执行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制,并带头接访,处理信访问题,妥善解决了一批重点疑难案件和重点信访老户的问题;深入开展打击“两抢一盗”、打黑除恶、全面禁毒禁赌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社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连续三年进入全省“平安县”行列。
三、坚持勤政廉政,努力塑造公仆形象
一是勤于学习调研。一方面,努力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自身素养。每天坚持集中一定的时间,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牢固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价值观、政绩观,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克服工学矛盾参加湘潭大学在职博士生课程学习,提高自己驾驭市场经济、发展县域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注重学习和吸取历届政府班子的好经验、好作风,虚心向老同志学习,促进了自身执政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勤于调研,更新观念,拓宽工作思路。我抽出大量时间到基层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多方了解情况,广泛听取意见,使自己的工作思路更加敏捷和开阔。通过调查研究,在县域经济发展上,我提出了建设“四个道县”,即建设实力道县、魅力道县、活力道县、和谐道县的思路;在工业园建设方面,我提出了项目签约交纳用地保证金制度,要求企业节约、集约使用土地,兴建高层标准厂房等;在应急管理方面,(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提出了“坚持预防为主(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保障先行、以人为本、科学施救、社会参与、依法运作,规范救灾”的思路,使我县接连战胜了XX年年的“6.7”特大洪灾和2011年的“6.13”特大洪灾,我县的救灾经验得到了国家防总的肯定,并在全省推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撰写了10余篇理论文章,其中5篇在中央、省级报刊杂志刊发。通过调查研究,提高了自己的履职水平和驾驭复杂局面、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注重摆正位置。作为县委书记的助手,我自觉维护县委班子的权威,政府重大问题主动向县委汇报,自觉向县委书记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