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事故的预防处理方案(2)

策划方案
2012/2/13
(2)发爆器发出的电源不充足,达不到雷管的发火点。
(3)连接的雷管太多,超过了发爆器可以起爆的数量。
(4)装药、装泥时把脚线或纱包线捣坏。
(5)脚线、连接线或母线受潮,不合乎要求,电阻大,漏电。
(6)质量规格不同的母线或脚线混用。
(7)连线时错连或漏连。
2.预防方法
(1)装配引药时认真检查火药的质量。
(2)放炮前,检查好发爆器和放炮母线。
(3)装药、装泥时要小心谨慎,使脚线贴紧眼壁。
(4)连接脚线时不留须,不带疙瘩;脚线有锈要刮净;连线后要检查是不是正确。
(5)一次放炮不得超过发爆器可以起爆的雷管数。
3.处理方法
(1)发现瞎炮或丢炮时,要首先检查工作面的顶板、支架和瓦斯,然后进行处理。如果当班不能处理的,要标明记号,并在下班时交待清楚,由下班处理;但是,当班能够处理的必须处理好,不得拖延。
(2)发现一起连接的炮眼没有爆炸时,可以重新连线放炮。如果再不响,再采用单个放炮的方法,最后检查出瞎炮,重新打眼放炮。
(3)有拉花炮(放炮后,出现有隔三跳五的炮眼不响)现象时,必须每个雷管用测炮器重新检查。都能着灯,可重新连线放炮;如果灯不着,即按瞎炮处理。
(4)处理瞎炮时,先检查炮眼外边的脚线有无断线,然后在距离瞎炮0.3米处打与原来炮眼平行的炮眼,进行装药放炮。
(5)崩出的残药、雷管要由放炮员妥善保存好,下班时一起交回火药库。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爆破事故的预防处理方案》相关的文章。三、空炮的预防与处理
1.原因
(1)炮眼在坚硬的煤层与岩层中,打得过深或过浅,角度大,装药量不适当。
(2)使用的炸药和雷管质量差(不同程度的受潮、硬化变质),威力减少,传爆能力弱。
(3)炮眼的充填炮泥量少,质量差(太软或太硬)。
2.预防方法
(1)依据煤层或岩层的硬度,使炮眼角度、深度适宜,装药量合适。
(2)不使用受潮或硬化变质的炸药和雷管。
(3)装填足够数量的炮泥,炮泥质量要好,软硬适当。
3.处理方法
必须在距老眼0.3米以上的地方重新打眼。在瓦斯矿井内,须将老眼用黄泥封好,防止在炮眼里积存瓦斯。
四、放炮后煤岩崩不出的预防与处理
1.原因
(1)装药量少,放炮后只能崩动眼口边缘的煤和岩石,或出现大块,或产生裂缝。
(2)炮眼角度过大,炮眼深,眼孔外硬里软。
(3)煤层或岩层内有裂缝,分散了爆破能力。
(4)炮眼深度不一致,炮眼间距大,各个炮眼的爆破能孤单。
(5)在炮眼周围的煤层或岩层受地压而产生压碎或压紧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