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传神论的思想史背景(1)


    

    [东晋]顾恺之 洛神赋图 (局部 宋摹本)


    一、“神”的历史:从神之“神”到人之“神” 

    “神”,许慎《说文解字》卷一说:“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声。”又同书卷十四说:“申,神也。七月阴气成,体自臼束,从臼,自持也。” 

    当代古文字学家认为:从字形发展来看,“申”本为象形字,像电光回曲之状,其语义隐含有对自然神祗崇拜的意义。后来由于汉字形声化的原因,申字增加了一个与对祖先之神灵崇拜相关的符号“示”,就构成了“从示从申、申亦声”的会意兼形声之“神”字。“申”本与自然神祗相关,“示”本义则是祖先神崇拜的象征物。神字产生之后,“申字隐含的自然神祗崇拜的意念,融汇入神字的语义里”,同时,神字增加了“示”符,由于“示字所表述的是祖先神灵崇拜,这就使得新创造的神字的语义内涵扩大,自然神祗崇拜和祖先神灵崇拜这两方面的意念,都包含在神字的语义里了”①。因此,由申字加注祖先崇拜的象征物“示”符,所构成的新字“神”,其所表述的语义概念,已经不是单纯指自然神祗,而是“把自然神祗与祖先神灵糅合起来,合二为一地表述所有与‘神’相关的观念”。 

    从神灵之“神”到人物之“神”,这中间转换的一个关键是“神”的抽象化与向形而上的形态的转化,抽象化倾向首先体现在“神”之语义从专指雷电之神到泛指自然神灵,再到自然神与祖先神的通称,《国语》卷十八楚语下:

    

    昭王问于观射父,日:“周书所谓重、黎实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无然,民将能登天平?”对日:“非此之谓也。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日觋,在女日巫。” 

    这里“明神降之”中的“神”,已经带有了一定的形而上色彩,是指神灵之所以为神灵的所具备的“神性”,而非指神灵本身。 

    “神”的进一步抽象化与形而上学化可以从汉初《淮南子》中见出,《原道训》说: 

    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原作“生之充”,据王念孙校说改);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二者伤矣(“二”原作“三”,据王念孙校说改)。今人之所以眭然能视,然能听,形体能抗,而百节可屈伸,察能分白黑、视丑美,而知能另同异、明是非者,何也?气为之充而神为使也。 

    在这里,“神”已经成了与“形”对立而存在的一种概念,是指人之所以“眭然能视,然能听,形体能抗,而百节可屈伸,察能分白黑、视丑美,而知能另同异、明是非者”的依据。 

    “神”从神灵本身进而指神灵所具有的“神性”,从神的“神性”进而指人所有的与形相对的一种概念,它是人“眭然能视,然能听,形体能抗,而百节可屈伸,察能分白黑、视丑美,而知能另同异、明是非者”的依据,“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神是“生之制”,而形则是“生之舍”,神既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蔡仲德说:“《淮南子》认为人的‘生’(生命、性)是‘形’、‘气’、‘神’三者的统一体,‘形’是其物质载体,气是其根本,而神是其主宰。”②

    

    与“形”相对的“神”在《淮南子》中又被称为“君形者”:

    

    《说山训》:

    

        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说(悦);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 

    葛路《中国绘画理论发展史》说: 

    这里所说的“君形”,我认为就是神似。古人经常把君、臣一类的词借用来形容事物的主次关系。山水画有把主山比为君,群峰比为臣的。画西施虽然美但不使人喜欢,画孟贲眼瞪得大,却不令人生畏。原因何在,没有做到神似,即没有表现出他们各自特有的神态。③ 

    其实,《淮南子》这段话,无非是说画中的美女西施“之面”,是“美而不可说”,勇士孟贲“之目”,是大而不可畏,是因为没有“君形者”,即那个与人之形相对而存在的人之“神”,因为画仅仅是画,画中人并非真人,而“君形者”——“神”是只存在于活生生的真人那里的。对于《淮南子》来说,不是批评某一幅画不能传神的问题,而是根本认为绘画就不可能传神。 

    神之“神”已经转换成为人之“神”,但人之“神”能否及如何表现于“外”,被感官所感受到,这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二、形神问题的发展 

    神能够成为“君形者”,是形神这一对对偶范畴发展的结果,而形神问题的发展最终为传神论提供了哲学上的依据。 

    按照张立文的看法,形与神作为一对对偶范畴,是思想史发展的结果,本来,神与形各为单一范畴,神指神灵,形指形象、形体。直到战国时,形神概念才有长足发展,而逐渐接近后来所谓形神对偶范畴的含义。④ 

    神本来是与人相对成立的一对概念。《左传桓公六年》:“夫民,神之主也。’’后来却又开始与形成为对立概念,其间的转换,经历过“精”与“精神’’两个范畴的过渡。 

    《管子内业》:“凡人之生也,大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又说:“思之而不能,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精气之极也。”张立文说:“形体由地而来,精神由天而来,精是一种细微的气,它相对于构成形体的气来说,是精气,这种精气在人体中具有思虑智慧的功能。‘恩之而不能,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精气之极也。’把人的精神活动、意识现象看作是一种特殊物质构成的,形体与精神可离为二,因为精气在形体之外独立存在,又可合一而为人。这是对形神关系的稚气的探索。”⑤这里与形对立的还不是神,而是精。 

    《庄子知北游》:“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在宥》:“抱神以静,形将自足。”又曰:“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天地》:“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成玄英疏:“禀受形质,保守精神,形则有丑有妍,神则有愚有智。既而宜循轨则,各自不同。”第一例句中,出现了“精神”一词,而“形本生于精”,“形”仍与“精”相对,第二、三例句中,“抱神以静,形将自足”,“神将守形”,“神”已经成为与“形”对立而成的概念。 

    《荀子天论》:“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夫是之谓天情。 

    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不苟》:“形则神,神则能化矣。”形与神两者已经明确地作为对偶概念而成立。 

    从神灵到神灵的抽象的“神”即神性,再到人所具备的形体之外的“精神”,神的概念,由与人对立而存在的概念,转换成为与形对立的概念,这是《淮南子》中以神为“君形者”观念史的史前史。张立文说:“形与神范畴是中国哲学范畴系统中由天道部分向人道部分演变的关节点。”⑥ 

    但是,自《庄子》到受其思想影响很大的《淮南子》,尽管确立了形与神作为对偶范畴的成立,其对于形与神之间的关系,认识仍然是含糊不定的,而且这个神仍然是一种十分抽象的东西,“抱神以静,形将自足”,“神将守形”(庄子)也好,“形具而神生”(荀子)也好,“神贵于形也。故神制则形从,形胜则神穷”(《淮南子》)也好,这些说法都只注意了形与神对立存在性与相互依存性,但很少有对人之“神”的自身的特性,进行分析与定性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教徒慧远的关于形神的论述,可以说是“神”由抽象的纯粹与“形”相对的概念,进化到可以表现于“形”的“神情”的一大关捩。慧远说: 

    神也者,图(应为圆)应无生(应为主),妙尽无名,感物而动,假数而行,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灭;假数而非数,故数尽而不穷。有情则可以物感,有识则可以数求。数有精粗,故其性各异,智有明暗,故其照不同。推此而论,则知化以情感,神以化传;情为化之母,神为情之根。情有会物之道,神有冥移之功。……夫情数相感,其化无端,因缘密构,潜相传写。……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 

    李泽厚、刘纲纪在《中国美学史》中说:“……慧远也承认神是‘感物而动,假数而行’的,即神的活动要以‘物’和‘数’(自然之数,即自然运行的规律、法则、过程)为凭借,但慧远认为‘神’不是‘物’,也不是‘数’,所以‘物’虽灭而‘神’不会灭,‘数’虽尽而‘神’不会尽。慧远通过对神的不可名言的微妙性的强调,最后把‘神’看作是可以独立于物和数而存在的。其次,为了证明神可以独立于物和数而存在,慧远又声称化以情感,神以化传;情为化之母,神为情之根;情有会物之道,神有冥移之功。他把神与情联系起来,生的变化推移是和情的感物分不开的,而神又为情之根,因此‘情’在感物化生的同时也就把‘神’暗暗地移传给不断产生的新的生命了。这就是他所谓‘情数相感,其化无端,因缘密构,潜相传写’。前形虽死,‘神’却可以暗中传于后形,就像前薪之火可以传于后薪,不绝地燃烧下去一样。”⑦ 

    李泽厚、刘纲纪还认为慧远所说的神的“潜相传写”、“神之传于形”可以启发于顾恺之的“传神写照”、“以形写神”,顾恺之的传神论可能是受到了慧远的形神论的影响: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中国画传神论的思想史背景(1)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Word文档

带你看艺考
艺考信息时光机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1年本科综合评价招生简章发布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的本科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科技领军人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21年国科大将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以“综合评价”选拔方式,在北京、山东、江苏、浙江、陕西、湖南、四川7个省市招录理科或不分科考生约158名(最终招生计划以各省市招办公布计划数为准)。“综合评价”选拔是指综合学生的高考成绩、高校测试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三个方面来录取考生的选拔方式。
2021北京高考高考中国科学院大学综合评价2021北京高考高考中国科学院大学综合评价2021北京高考高考中国科学院大学综合评价2021北京高考高考中国科学院大学综合评价
2022高考 2021北京高考高考中国科学院大学综合评价 2021/5/20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2021年新生入学攻略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2021年新生入学攻略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
入学须知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 2021/9/7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2021级录取通知书已邮寄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2021级录取通知书已邮寄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录取通知书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2021/8/20

长春师范大学2021年迎新特辑:开学必备清单

长春师范大学2021年迎新特辑:开学必备清单
长春师范大学
入学须知 长春师范大学 2021/9/6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录取通知书已发出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录取通知书已发出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录取通知书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2021/8/22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21年黑龙江省艺术类本科二批A段录取结束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21年黑龙江省艺术类本科二批A段录取结束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录取查询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2021/7/1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年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年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7月11日)录取规则: 我校根据各省份招生计划按考生的综合成绩(省级专业统考成绩+文化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若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有规定的(平行志愿)投档综合成绩折算办法,按其投档综合成绩择优录取。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年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
艺术类录取分数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年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 2021/7/13

2021年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全国统考招生章程(含艺术类)

2021年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全国统考招生章程
2021年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全国统考招生章程
普通类招生章程 2021年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全国统考招生章程 2021/5/19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2021年最新返校报到时间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2021年最新返校报到时间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开学时间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2021/8/22

四川师范大学2021年四川省艺术本科一批招生计划

四川师范大学2021年四川省艺术本科一批招生计划计划数科类就读专业培养方向学制学费26艺术(不分文理)表演四年1000077产品设计600074产品设计(中外合作办学)45000159服装与服饰设计600084环境设计6..
四川师范大学2021年四川省艺术本科一批招生计划
艺术类招生计划 四川师范大学2021年四川省艺术本科一批招生计划 2021/6/13

2021年济南大学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计划

2021年济南大学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计划
2021年济南大学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计划
艺术类招生计划 2021年济南大学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计划 2021/8/7

九江学院202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本科艺术类专业录取查询

九江学院202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本科艺术类专业录取查询
九江学院
录取查询 九江学院 2021/7/21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新生大数据揭秘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新生大数据揭秘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新生大数据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2021/9/25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举行2021年第四次疫情防控知识培训会及应急演练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举行2021年第四次疫情防控知识培训会及应急演练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
疫情防控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 2021/9/12

兰州理工大学2021年招生章程

兰州理工大学2021年招生章程
兰州理工大学
普通类招生章程 兰州理工大学 2021/7/26

南阳师范学院2021级萌新大数据

南阳师范学院2021级萌新大数据
南阳师范学院招生办
新生大数据 南阳师范学院招生办 2021/8/25

黑龙江大学2021年河南省提前批录取分数线

黑龙江大学2021年河南省提前批录取分数线
黑龙江大学
普通类录取分数线 黑龙江大学 2021/7/14

甘肃2021年高考录取查询

甘肃2021年高考录取查询
甘肃2021年高考录取查询
甘肃高考录取查询 甘肃2021年高考录取查询 2021/7/24

西安欧亚学院2021级新生大数据

西安欧亚学院2021级新生大数据
西安欧亚学院
新生大数据 西安欧亚学院 2021/9/10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2021年开学返校相关事宜通知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2021年开学返校相关事宜通知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开学时间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2021/8/28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

艺考热搜

艺考数据
艺考资源站

  • 艺考分数线
  • 艺考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