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理工大学未来精工技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招生专业
2023/4/12
相约北理,成就未来。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携手各学院陆续推出“学院巡礼”系列文章,以便考生和家长深入了解我校各学院人才培养特色等最全资讯。北京理工大学张开坚实的臂膀真诚地欢迎满怀立志报国、创业奉献之情的青年学子来此实现梦想,学校已精心铸好全面施展才华的成长平台,助你承载着鸿鹄之志扬帆起航!
本期文章带您走进未来精工技术学院。
1、
学院简介
为响应国家号召,面向国家战略需求
培养能够有效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的
“智能无人+”领域未来领军领导人才
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整体提升
北京理工大学于2021年
成立以“精工”命名的
未来技术学院
2021年9月,未来精工技术学院揭牌
“精工”内涵
未来精工技术学院名称中
“精工”二字取自
“德以明理、学以精工”之北理校训
“精”中有“尖”
寓意敢闯会创
蕴含着特立科研潮头
勇摘工业桂冠领军人才
所需的学术、技能及品质属性
学校党委书记、徐特立学院/未来精工技术学院院长
张军院士与首届同学座谈交流
学院秉承
“立德铸魂、强基拓新、
优教精学、致真求实”理念
聚焦“智能无人+”相关战略领域
及“卡脖子”技术方向
集中全校最优质师资与平台资源
采用“三新”“三柔”“三全”
“两贯通”“四融合”
创新性培养思路与育人理念
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地
育人目标
瞄准“智能无人+”领域“卡脖子”
关键核心技术
扎实数理基础、贯通学科知识、
融合创新实践、
强化前沿技术、延拓国际视野
着力培养
富有家国情怀与强国责任
执着坚毅、担当作为
具备前瞻性、批判性、颠覆性思维
和扎实跨学科学术基础的
智能无人系统及其平台领域的
拔尖创新领军领导人才
张军院士指导班级建设与学生发展
多维度的家国情怀、责任意识及担当精神教育
2、
培养特色
柔性培养
实现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研究创新、综合设计的柔性化定制
学生在院士导师、学术导师的指导下可
自主拟定培养方案
自选主修专业
自主申请辅修专业
自主探索选修课程
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与探索
注重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构建“学生发展档案”
记录学生多维卓越发展历程
柔性选拔与评价
建立科学完善的
招生选拔与学术能力评价机制
高考招生与动态选拔相结合
遴选最具培养潜力的优秀生源
重点关注学生
前沿科学研究能力、
学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按数理基础、研究潜力、
创新能力、心理评估等开展综合评价
培养具有
时代担当、扎实基础、刻苦钻研、
勇于创新、团结协作、
适应未来科技领军角色的拔尖创新人才
全杰出导师
定位“智能无人+”方向
选配由院士、外籍专家、国家级人才
组成的梯级学术导师队伍
每位学生均有一位院士导师
导师团队指导学生专业发展
学术研究及科创活动
建设多维梯级学术研究
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根据培养路径选择
为学生提供研究支撑保障环境
指导本科生开展学术研究
或项目制实践教学
全融通教育
打造本硕博纵向贯通、多学科横向交叉
理论-实践/技术-人文/基础-综合
相互融通的人才培养要素集
本科一年级至二年级
开设全院士导师讲授导论课程
核心数理课程、通识课程
以及学科基础课程
本科三年级
学科贯通型课程、高端交叉型课程
本科四年级开始
进入本硕博贯通培养阶段
开展前沿领域研究
实现“深厚数理基础+专业知识”相贯通
“创新教育+实践训练”相贯通
由张军、胡海岩、毛明、樊邦奎、吴锋等院士讲授的导论课
国家级实践教学中心支撑学院学生基础实验
与项目制实践环节培养
全球化视野
提供丰富机会
支持学生赴海外高水平大学和
科研机构交流
通过联合培养、学生交换、国际课程
参加国际会议等多种形式
培养学生全球视野与国际交流能力
并进一步厚植家国情怀
激发奋斗热情、拓展科技视界
未来学院学生观摩珠海航展
未来学院学生在校外研学基地开展调研学习
实践平台
聚焦“智能无人+”领域
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工程问题
依托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等
国家级科研实验室
构建高水平科教深度融合实践平台
让未来学子在实际重大科研任务背景中
“真刀真枪”磨炼卓越
科研品质与优异创新能力
双领素质 书院熏育
传承徐特立教育思想
打造特立书院精神内核
实施书院、学院协同育人机制
重点培育学生
六大核心模块的英才气质
实施以
“领航”为牵引、“筑巢、寰宇”为支撑、
“雏鹰、强翼、丰羽、翱翔”为主体
的“鹰翔计划”
构建以学术导师为核心的
“七位一体”导师队伍
加强名师引领,打造品牌活动
全面培育学生英才气质和人文素养
首届未来学院学子在书院运动会中脱颖而出、荣膺总冠军
依托书院学生管理、打造温馨社区空间
招生咨询
68918992、81381042
http://xuteli.bit.edu.cn/
微信公众号
官网发布缓存图:
官网发布及后续更新地址,请点击“阅读原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