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北京服装学院学校简介 专业简介 招生计划与考试时间

艺术高考
2010/1/3
2010北京服装学院学校简介 专业简介 招生计划与考试时间---武汉美术网
学校简介
北京服装学院是全国唯一以服装命名,艺工为主,艺、工、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59年,原隶属于纺织工业部,1998年划转北京市为主管理。
近年来,学校秉承“求是创新、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坚持特色办学,建立了“艺术教育与工程教育、管理教育相结合,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服装教学体系。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7000余人,教职员工800余人,设有5个二级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个系(外语系、造型艺术系)、2个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基础教学部)、1个教学中心(计算机信息中心)及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部和研究生部。有21个本科专业,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第二学士学位点、4个双学位点。有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有7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和3个市级科研机构(北京市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重点实验室、首都服饰文化与服装产业研究基地、服装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有全国“十佳”特色博物馆之一的民族服饰博物馆。
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留学生和继续教育,形成了以本科为主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尤其自2007年教育部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以来,学校以“质量工程”为契机,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改革,通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各项工程均取得了标志性成果,使我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目前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艺工融合应用型现代服装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北京市级特色建设专业点6个——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业设计、表演、轻化工程;北京市级精品课程4门——《服装设计学》、《中国服装史》、《数码设计基础》、《成衣纸样与工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6部——《服装艺术设计》和《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技术(男装/女装)》等;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艺工结合教学团队”、“服装设计与营销管理教学团队”、“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团队”和“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团队”;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服装材料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和“服装服饰实验教学中心”;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北服•A慕服装专业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北服•新百丽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还承担了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教育部英语教学改革项目、北京市级教改立项多项,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北京市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奖项。此外,我校教师承担国家级规划教材13部;编辑出版服装类、美术类、艺术类三大系列教材33部。其中,《服装工业制板》等一批特色教材多次印刷,被国内其它院校同类专业广泛选用。
学校积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十五”以来,承担国家、省部级及各类科研项目806项,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10项。连续三年(2004~2006)均有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我校主持完成的《PA6/PE共混海岛法超细纤维及人造麂皮的开发和产业化研究》项目,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北京奥组委组织的“2008奥运会开闭幕式创意方案”征集活动中,学校“奥运会开闭幕式服装创意方案”被评为优秀标;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制服(包括工作人员、志愿者、技术官员服装三大类)、奥运火炬接力服装、中国运动员领奖服、颁奖礼仪服装之“青花瓷”系列、残奥会入场服装等5类服装均由我校设计完成。我校参与了“神舟七号”航天服设计工作,其中包括舱内睡袋图案设计、航天服的配色设计以及舱内用鞋的研制。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的2004、2005、2006年度全国高校获国家科技三大奖励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统计排序中,北京服装学院分列第36、38、40位。
学校坚持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和创新能力强、身心健康的各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三年来,非艺术类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创业方案大赛银奖、北京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作品比赛特等奖、北京市大学生物理竞赛特等奖、北京市大学生数学竞赛特等奖等各类奖项213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49篇;艺术类学生获国际国内大赛奖项592项,包括“汉帛杯”国际青年设计师作品大赛金银奖、“2006‘大连杯’中国青年时装设计大赛暨中国国际服装创意设计邀请赛”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雅致中华”服装设计大赛金奖、第53届世界小姐季军、戴比尔斯中国钻饰设计一等奖、“2006CCTV时尚中国”首饰设计大赛钻石组金、银、铜奖等重要奖项。特别是在2007年国际钻石高阶会议(HRD)钻饰设计大奖赛中,全球有44件作品入围,来自中国的8件入围作品中有6件出自北京服装学院,为此,比利时王储妃玛蒂尔德公主殿下亲临学校,主持该大赛中国地区获奖作品发布仪式。
建校50年来,学校向社会共输送毕业生2万余名,许多已成为纺织服装行业的领军人物。近年来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很高。2005年、2007年、2008年,北京市分别授予我校“功勋学院奖”、“时装之都建设育人贡献奖”和“北京时装之都建设特别贡献奖”。
北京服装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努力建设成为“首都服装业人才培养中心、服装科技研发中心、服饰文化传播中心”,不断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纺织服装强国做出积极的贡献。
艺术类各专业介绍
一、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 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一定艺术修养和较扎实的服装学科基础理论,有一定创新实践能力,能独立进行服装设计创作构思和产品策划,能从事流行趋势分析、流行时装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 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获得艺术设计的基本训练,系统掌握服装设计和产品开发、服装材料、服装结构、服装纸样与工艺、服装市场营销、服装CAD所需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技能。
三、主要课程
服装效果图、服装设计原理、服装设计元素、女装设计、男装设计、服装创意设计、服装品牌与产品策划、中国服装史、外国服装史、服装结构基础、女装结构、女装纸样与工艺、立体裁剪、服装材料概论、服装市场营销、服装CAD应用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服装工艺基础实习、女装工艺实习、针织服装工艺实习、服装设计实习、服装市场调研实习、毕业设计等。
五、就业去向
各类服装品牌公司、服装设计公司或工作室、服装行业协会等企事业单位、服装零售业、服装高职和中专院校、服装媒体及网站等。可从事服装设计、服装品牌和产品策划、服装营销和贸易、服装教育及相关工作。
★ 艺术设计(时尚传媒设计)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一定艺术修养和服装学科基础理论,有一定创新实践能力,能从事时装媒体编辑、企业形象策划、服装品牌策划和推广、时装影像、流行趋势分析、平面设计与展示设计等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获得艺术设计和服装设计专业的基本训练,系统掌握服装设计、时尚传播和时装媒体策划、时尚流行和评论、时装展示设计、时装品牌推广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技能。
三、主要课程
服装效果图、服装设计原理、服装设计元素、女装设计、时尚流行与鉴赏、时尚评论与写作、时装媒体策划与推广、时装展示设计、中外服装史、服装结构基础、女装结构、女装纸样与工艺、服装市场营销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服装工艺基础实习、女装工艺实习、时装媒体设计实习、时装展示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
五、就业去向
各类时装媒体和广告公司、服装品牌公司、服装行业协会等企事业单位、服装零售业、服装高职和中专院校、服装媒体及网站等。可从事时装媒体策划与推广、服装企业和品牌形象策划与推广、时尚评论、时装展示设计及相关工作。
★ 表演(服装表演)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修养和服装专业基础知识,经过服装表演系统训练和实践,能从事服装模特、服装表演编导、模特经纪管理、模特教育、形象设计及服装市场营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获得艺术审美和服装专业知识的基本训练,系统掌握时装表演理论和技能、具备较丰富的时装表演、编导和策划实践经验,具有服装设计与形象设计的基本能力。
三、主要课程
服装表演、服装表演编导与策划、形体训练、舞蹈基础、音乐基础、化妆造型、美学基础、中外服装史、服装效果图、服装设计、服装市场营销、文化经纪人管理、整体造型设计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服装表演实践、服装表演编导实习、服装工艺基础实习、毕业设计等。
五、就业去向
时装模特经纪公司、服装品牌公司、服装行业协会等企事业单位、服装零售业、服装高职和中专院校、服装媒体及网站等。可从事时装表演、时装表演策划与编导、时装模特经纪人、时装品牌推广、服装营销、服装模特教育及相关工作。
二、艺术设计学院专业介绍
★ 艺术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时尚审美趣味,熟悉室内软装饰整体设计、服装面料设计,能够在纺织品艺术设计等领域从事设计、开发、营销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装饰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和染织艺术设计方面的整体理论知识,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并具备纺织品面料设计、时尚设计、室内设计的整体综合能力。
三、主要课程:
织物设计基础、印花面料图案设计、家纺设计、传统手工艺、织物与产品设计、室内纺织品整体设计、纤维艺术、织物与空间环境设计、织物创新设计、品牌策划与设计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除了毕业设计环节以外,还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安排一定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设计类型的工艺制造特点与材料的实际应用,与企业联合开发设计项目实践,安排江苏南通、浙江海宁、余杭、绍兴等纺织基地的实习等。
五、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家用纺织品公司、服装公司、图形设计公司、家居陈列公司以及纺织艺术设计相关行业从事设计研发等工作。
★ 艺术设计(首饰艺术设计)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懂工艺、会鉴赏、具有较强产品设计开发能力,能够在珠宝艺术设计、装饰产品设计领域从事设计、开发、营销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装饰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和珠宝首饰设计的形式规律以及制作技术工艺,了解材料、市场、生产流程和这一领域的时尚流行趋势,并具备时尚设计、珠宝首饰设计、装饰产品设计的综合能力。
三、主要课程:
图形设计基础、雕塑基础、专业表现技法、首饰制图、金属工艺基础、首饰设计与制图、首饰与镶嵌工艺、首饰与珐琅工艺、首饰与铸造工艺、宝石鉴定与琢型、珠宝鉴定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除了毕业设计环节以外,还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安排民族民间工艺采风、本专业的实习基地课程以及国际国内的各类设计大赛等。
五、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珠宝首饰行业以及与装饰艺术相关的设计行业从事产品设计以及品牌管理和营销工作。
★ 艺术设计(皮革艺术设计)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较强的时尚产品研发设计能力,并能够在服装服饰产品设计、时尚配饰设计、时尚传媒设计、户外及运动产品设计及其开发、营销等环节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相关艺术设计规律、审美原则和市场流行信息,了解装饰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和皮革设计的形式规律以及制作技术工艺,了解材料、市场、生产工艺流程和这一领域的时尚流行趋势,具备皮革产品设计及相关户外运动饰品设计的整体综合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市场调研、流行预测、鞋靴箱包三维系统建模应用、网页、商业美术设计水平等。
三、主要课程:
设计素描、皮革材料装饰与工艺、时尚鞋靴及设计与造型、户外及运动鞋靴设计与造型、帽设计与造型、箱包设计与造型、皮装设计与造型、鞋楦及脚型功能性研究、鞋靴造型CAD、箱包造型CAD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以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新百丽(深圳)集团为依托,将在专业课的教学中组织安排一定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让同学亲赴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产品工艺流程的学习,注重产品设计的工艺制造特点与材料的实际应用,与企业联合开发设计项目实践。
五、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时尚类以及户外运动类的鞋、箱包、皮装、帽、装饰配件设计以及服饰品牌策划和营销管理。
★ 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视觉信息设计与传播的专门人才,主要从事印刷出版物设计,商业品牌包装与推广,综合媒体广告设计与策划、互动网页设计、展示与活动设计的及教学与研究工作。
二、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与设计方法,并具备文字的设计与编排、插图的绘制,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操作与实践及相关设计项目的设计实践能力。
三、主要课程:
文字设计、版面设计、摄影、图形设计、信息设计、包装设计、商业环境与活动设计、书籍整体设计、商业插图设计、海报设计、综合媒体广告设计、商业形象设计、综合材料表现以及桌面出版与印刷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除了毕业设计环节以外,还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安排一定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如:设计市场调研、印刷工艺实践、与企业联合开发设计项目实践、网络媒体考察等。
五、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广告与设计公司、出版与报刊杂志社、印刷企业、影视传媒机构、网络媒体公司和各类相关企业从事相关信息传播与视觉推广的应用工作。
★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室内、景观、展示、建筑、小区规划等有关环境艺术设计及教学、研究工作的专业人才。
二、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建筑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能运用艺术设计规律进行设计。
三、主要课程:
制图基础、设计基础、设计创意、室内外表现技法、模型制作、建筑史、建筑法规、建筑施工预算、家具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小区规划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除了毕业设计环节以外,还在专业课中安排一定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如:模型工艺制作训练、家具制作、建筑及室内环境测绘、建筑装饰材料及构造、社区建筑调研等。
五、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设计研究院、室内装饰设计或工程公司、景观设计工程公司等各类相关行业企业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和建筑设计工作,可在大专院校等教育单位从事该专业的教学工作,也可在房地产开发公司或政府部门从事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研发应用工作。
★ 艺术设计(产品设计)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产品用户研究分析、外观设计、产品结构设计、产品形象规划、产品系统设计、主题产品设计、产品包装与展示设计等设计开发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产品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并具备产品系统设计、产品结构设计、产品专项研发设计以及产品形象规划等方面的能力。
三、主要课程
设计概论、设计程序与方法、工业设计史、造型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表达、材料与加工工艺、人机工程学、流行趋势设计、产品模型技术、概念产品设计、主题产品设计、环境与展示设计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等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除了毕业设计环节以外,还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安排一定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在设计项目中强调用户、环境特点、加工制造特点与材料的实际应用,与企业联合实际设计项目实践。
五、就业去向
消费类产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设计部门、工业企业设计研发部门、主题性产品开发企业、工业设计公司、产品设计公司、企业宣传与展示部门等从事设计和管理工作。
★ 艺术设计(传媒设计与公关艺术)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传媒策划与公共关系管理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创意设计、时尚管理、整合传播、和全方位的媒体推广策划的基本技能,能够独立从事媒体创作设计、受众调查分析、项目策划运作、危机处理、市场拓展推广等文化传播与策划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通过传媒设计与公共关系管理的系统性训练,熟悉专业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对媒体创意设计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具备丰富的传媒策划和公关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同时能把良好的艺术修养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传媒策划、市场推广、危机管理、及整合营销传播等方面表现出灵活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主要课程:
创新思维设计、摄影基础、艺术作品赏析、广告设计、公共关系原理、广告学原理、品牌设计与推广、传播学、公共关系与中外礼仪、形象设计、商业市场化运作、传媒经营管理、影视传播策划及项目执行、项目团队管理、传媒公关策划实践、信息设计、视觉传达综合设计、时尚情报解析、设计管理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在日常专业学习过程中加强理论的实际运用,突出市场调研、公司实习、社会实践以及与成功传媒策划企业的合作,注重毕业设计和论文的实用价值。
五、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时尚内容策划与编辑、媒介公关、影视文化传播、平面媒体设计、营销策划、品牌推广及运营、文化发展、会展咨询及策划、广告策划、危机公关及企业形象维护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