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专升本鱼类增养殖学考试大纲2

广东专升本
2022/3/16
2022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专升本鱼类增养殖学考试大纲2
第四章 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
(一)内容:
鱼类人工繁殖、HCG、LRH、LRH-A、PG、亲鱼成熟率、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出苗率、人工授精的主要概念。鱼类人工繁殖催产的基本原理。亲鱼培育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人工催产的具体方法,催产剂的种类与注射剂量影响受精卵孵化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孵化率?自然受精与人工授精的方法比较
一、亲鱼培育
1、亲鱼的来源:亲鱼可直接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体中选留性成熟或接近性成熟的个体,也可以从鱼苗开始专池培育并不断选择最终留下优秀个体。
2、亲鱼的选择:种质标准;年龄、体重;体质标准
3、雌雄鉴别:大小差异;体型差异;第二性征。
4、雌雄搭配比例:选留亲鱼的雌雄搭配比例一般应在1:1~1.5,雄鱼略多于雌鱼 。
5、亲鱼培育设施: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水质清新,不能有工业污染。阳光充足,距产卵池、孵化场不能太远。鱼池面积一般3~4亩,水深1.5~2米,长方形为好,池底平坦,以便管理和捕捞。草、青鱼亲鱼池的池底最好无淤泥。
6、亲鱼放养:亲鱼放养的密度不宜过大,以重量计算,亩放养100~125公斤。一般主养一种亲鱼,搭配少量其它亲鱼,以充分利用池塘的食料生物。任何一种亲鱼池中不宜搭养鱼种,否则会互相争夺饲料和氧气,影响亲鱼性腺发育。
二、人工催产
人工诱导产卵药物
脑垂体(Pg):一般为自制,多用鲤鱼脑垂体。其作用机理是利用性成熟鱼类脑垂体中含有的促性腺激素,主要为促黄体素(LH-RH)和促滤泡激素(FSH)。将它的悬浊液注入鱼体后,其中的滤泡激素可促使精卵进一步发育成熟,促黄体素进一步促使鱼发情产卵。l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一般为市售成品,易溶于水,遇热易失活,使用时现配现用。主要成份是促黄体激素(LH-RH),主要作用是促进亲鱼排卵,也有一定的促性腺发育作用。。
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为市售成品,人工合成的,易溶于水,阳光直射会使其变性。它作用于鱼类脑垂体使其分泌促性腺激素,进一步促使卵母细胞发育成熟并排卵。它对主要养殖鱼类的催熟催产效果都很好,现已成为主要的催产剂。
三、注射方法
注射用水一般用生理盐水(0.7%的氯化钠液)。注射前用鱼夹子提取亲鱼称重,然后算出实际需注射的剂量。催产剂量一般每一尾鱼2-4mL,注射部位有下列几种:
(1)胸腔注射:注射鱼胸鳍基部的无鳞凹陷处,以针头朝鱼体前方与体轴呈45~60°角刺入,深度一般为1厘米左右,不宜过深,否则伤及内脏。
(2)腹腔注射:注射腹鳍基部,注射角度为30~45°左右,深度为1~2cm。
(3)肌肉注射:一般背鳍下方肌肉丰满处,顺着鳞片刺入肌肉1~2cm。
注射催产剂可分为一次注射、二次注射,青亲鱼催产甚至还有采用三次注射的。亲鱼成熟很好,水温适宜时通常可采用一次注射,一般两次注射法效果较好。
根据天气,水温和效应时间,确定注射时间。一般一次性注射多在下午进行,次日清晨产卵。两次注射时,则根据第二次注射的时间,一般第一针在早上9时左右进行,第二针在当日下午6—8时进行。
四、孵化条件
水流:流速一般约为0.3~0.6米/秒,以鱼卵能均匀随水流分布漂浮为原则。
溶氧:要求孵化期内溶解氧不能低于4mg/L,最好保持在5~8 mg/L。
水温:最适温度为22~28℃,正常孵化出膜时间为1天左右,温度愈高胚胎发育愈快。
水质:pH一般要求7.5左右,偏酸性水和偏碱性水都会损害卵膜。
敌害生物:水体中会对鱼胚胎孵化造成危害的生物有桡足类、枝角类、小鱼、小虾等
五、产卵与受精
自然受精:亲鱼自行产卵、排精,完成受精作用的过程
人工授精:用人工方法采取成熟的卵子和精子,将它们混合后使之完成受精过程。进行人工授精需密切注意观察发情鱼的动态,当亲鱼发情即将产卵之际,迅速捕起亲鱼采卵采精,并立即进行人工授精。
(二)要求:
掌握:鱼类人工繁殖主要设施与功用;不同种类亲鱼的培育技术;催产激素的种类和性能及催产方法;人工授精技术和不同性质的受精卵的孵化方法
掌握:人类人工繁殖的概念、原理;亲鱼成熟度鉴定
理解:催产激素作用原理;影响授精及孵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第五章 鱼苗、鱼种的培育
(一)内容:
夏花、稚鱼、幼鱼、一龄鱼种、摄食效率、不可逆点、鱼苗培育的重要概念;鱼类苗种分期及主要特征;鱼苗质量的鉴别;影响鱼类苗种生长的因素;鱼种投饵管理“四定”原则的主要内容;大规格鱼种培育的意义
一、鱼苗鱼种的划分
根据鱼苗、鱼种的特点把鱼苗、鱼种的生长期划分以下几个阶段。
水花(鱼苗):刚孵出3~4天,鳔已充气,能水平游动,可以下塘饲养的仔鱼。
夏花(鱼种):仔鱼再经5~10天的培育,养成全长3cm左右的稚鱼,也称寸片。
秋片(鱼种):夏花经3~5个月的培育,养成全长10~17cm的鱼种。
春片(鱼种) :秋片越冬后称为春片。
鱼类胚后期按形态特征差异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仔鱼期:鱼苗身体裸露无鳞片,眼无色素,具有鳍褶
稚鱼期:鳍褶完全消失,运动器官形成,体侧出现鳞片
幼鱼期: 全身被鳞,侧线明显,胸鳍末端分支,性腺未发育成熟
成鱼期:性腺初次成熟至衰老死亡
二、池塘培育鱼种技术
1、鱼种池:池塘一般2~5亩,水深要达到2~2.5米,使用增氧机。亩产可达500公斤以上。l
2、放养密度:放养密度还随鱼的种类、池塘条件、饵料肥料供应情况和饲养管理措施等而不一样。可以进行适当的搭配混养,以充分利用池塘水层和饵料资源,发挥池塘的生产潜力。混养还能做到不同鱼类之间的彼此互利。其中以一种鱼为主养鱼,比例较大;其他鱼为配养鱼,比例较小。
3、饵料与投饲:鱼种阶段靠天然饵料已不能满足池鱼摄食的需要,而必须以投喂人工饲料为主。同时,加强投饵是培养大规格鱼种,提高单位面积鱼产量的最重要手段,遵循“四定”投饵原则。
① 定时:选择水温较适宜,溶氧量较高的时间投饵,可以提高鱼的摄食量,有利于鱼类生长。正常天气,一般在上午8~9时和下午2~3时投饵各1次,这时水温和溶氧量升高,鱼类食欲旺盛。在初春和秋末冬初水温较低时,一般在中午投饵1次。
② 定位:投饵必须有固定的位置,使鱼类集中于一定的地点吃食。这样不但可减少饵料的浪费,而且便于检查鱼的摄食情况,清除剩饵和进行食场消毒,防治鱼病。
③ 定质:投喂的饵料必须新鲜,不腐烂变质,防止引起鱼病。饵料的适口性要好,适于不同种类和不同大小鱼的摄食。
④ 定量:每日投饵要有一定的数量,要求做到适量和均匀,防止过多过少或忽多忽少,以提高鱼类对饵料的消化率,促进生长,减少疾病,降低饵料系数。 l
4、日常管理 :鱼种培育过程需每天早晨巡塘一次,中午、晚上结合投饵、清理食台等工作再巡视鱼塘。早晨巡塘主要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
防逃:雨季时注意池塘中水位上涨情况,检查注排水口的拦鱼设施。
防病:根据巡塘观察的结果,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应经常清除池内杂草、腐败杂物,经常清扫食场。
适时注水,改善水质。夏花饲养过程中,至少应加注新水4~5次。水源方便的池塘还可增加注水的次数。由于对夏花鱼种户投饵量较大,鱼的排泄量也多,池水很容易过肥,影响鱼种生长,因而非常有必要经常加注新水。
5、影响苗种生长的因素:1、光照和水温;2、水体大小与苗种培育密度;营养与饲料;4水化学因子:盐度、溶氧、pH、氨氮
(二)要求:
掌握:池塘、室内水泥地育苗技术要点;大规格养殖鱼苗的方法和意义
掌握:鱼类苗种分期及主要特征;鱼种投饵管理“四定”原则和主要内容
理解:鱼苗、苗种生长规律;池塘清整的意义与方法
2022年全国专升本考试大纲汇总(更新中)
2022年全国专升本报名入口及时间汇总
2022年全国各省专升本报考政策汇总(更新中)
2022年全国专升本招生计划及院校汇总
2022年全国专升本报名条件一览
2022年全国专升本报考流程及官网汇总(更新中)
2022年全国专升本报名费用汇总(部分)
专接本考试大纲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