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天津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

天津综合
2012/7/30
A.影布石上
B.潭西南而望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其岸势犬牙差互
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隔竹林,闻水声,“伐竹取道”才见小潭的经过,给文章增加了探奇的情趣。
B.作者描写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二者相互映衬,具有画面感。
C.小潭“不可久居”是因为“其境过清”,面对悄怆之景,作者心境不免凄寒悲凉。
D.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山水的描绘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了被贬流放的忧伤怨愤。
机密★启用前
2012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生学业考试试卷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Ⅱ卷
二、(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2.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6分)
(1)东临碣石, 。 (曹操《观沧海》)
(2)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岱宗夫如何? 。 (杜甫《望岳》)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范仲淹《岳阳楼记》)
(6) ,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13.自古以来,月的圆缺象征人间的离散,可谓“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在诗人的笔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勾起了游子思乡之情;“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抒写了骨肉离散之愁;“ ,千里共婵娟”寄予了人间最美好的祝愿。(2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14—16题。
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②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③者。竹心空,空似体道④;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⑤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⑥名行⑦,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注释】①本:根。②建:树立。③倚:偏颇。④体道:包含仁德。⑤虚受:虚心接受。⑥砥砺:磨练。⑦名行:名节操行。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竹本固 固:
(2)夫如是 如是: [来源:学|科|网]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来源:学科网]
16.文中“竹似贤”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