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改革潍坊样本:中考不再一定终生(2)

山东综合
2011/6/17
综合素质成“大主科”
“综合素质”,这个往往给人感觉是无法具体考察的项目,却被潍坊教育局定为与高中招生录取“硬挂钩”。按照规定,高中录取时,综合素质要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值对待;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取综合素质等级高的考生;对综合素质特别优秀的考生可破格录取。
“实行等级化考核后,学生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培养综合素质,如果综合素质不够条件,即使学科成绩再好也很难考上理想高中。综合素质考察是把学生不能用纸笔表现的素质,通过标志性成果进行等级评定,涉及品德修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六大方面,而且都有具体的量化标准。”李玉红说,综合素质评价是指初中学校从学生初一入学开始,为每位学生建立的成长档案,分为日常评价、学年阶段性评价和初中学段终结性评价。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做好人好事等都可以获得不同等级加分,学生每个学期获得的标志性成果都必须在校内公示,学生和家长对评价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学校评价委员会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申请复议,无异议后才可作为评价依据。
考录分离,高中获自主招生权
潍坊市教育局还主动下放高中招生录取权,由过去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划线录取,改为在教育行政部门监督下,各高中学校确定各自录取标准,进行自主招生录取。
录取什么样的学生,高中拥有了自主权,高中学校制定各自的招生录取工作方案和考生综合素质认定办法及标准,并向初中学校和社会公布。每名初中毕业生凭着9个学业等级和1个综合素质等级,根据自己的成绩优势报考录取标准与自己的个性相符合的高中学校。“把招生录取权交回给学校,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制定比较个性化的标准,这为高中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潍坊教育局一位教研室负责人表示,高中学校自主招生更有利于高中学校需求的个性与初中毕业生发展的个性相统一,能够实现学校和学生的双赢。
在潍坊中考中,高中学校可按不超过统招生计划数的5% 招收推荐生,初中学校可按照不超过毕业生总数的5%确定推荐生名单。从2010年起,潍坊开始尝试进行特殊才能学生培养试点,一些具有特殊才能的“偏才”、“怪才”初中毕业生可以通过推荐录取的方式,即使分数不够也可以直接进入高中阶段学习。